走过半生,我才读懂了端午 2024-06-21 17:42:07 洞见 国学文化 今天 作者:洞见Buliu来源:洞见(ID:DJ00123987)每一年端午,每一段人生。走过半生,我才读懂了端午来自国学文化00:0014:29♬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2021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有一段关于贾府过端午的描写。“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恰逢宝玉因为晴雯摔坏扇子生闷气,黛玉宽慰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插蒲艾、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赏午驱邪,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赋予端午的记忆。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在岁月这条长河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如一朵泛起的浪花。这一朵朵浪花,正是岁月更迭的仪式,见证了在河中嬉戏的我们,一点点的长大,一点点的感悟人生的节奏和意义。 01 钱 童年的端午,过的是热闹。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就像民谣里唱得那样,小时候的端午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是四里八乡的孩子们整个上半年的期待。在我老家的江南小镇,每年只有这一天,往日平静的河道才会热闹起来。彩绘的龙舟首尾相衔乘潮而上,漫天的水花随着舟上的鼓点肆意挥洒。大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围在河道两旁助威呐喊;小孩们四下追逐嬉闹,玩得再野、衣服再脏,回家后也不会被训斥。童年时的我,不知屈原为何人,更不知赛龙舟缘起于中华民族古老的龙图腾,却丝毫不妨碍端午刻进幼小的心灵,成为我记录岁月流逝、感知世界美好的成长坐标。多年以后,读到宋代诗人黄公绍的《潇湘神》: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那一刻我忽然领悟,人生其实也如龙舟竞渡一般,需要耐得住性子,讲一个蓄势待发,奋力拼搏。可此时,我再也找不回童年记忆里那份纯粹的激动和快乐。原来,热闹的不是端午,而是可以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小时候,快乐是件很简单的事情;长大了,简单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今才明白,世间万物,不是因为美好而单纯,而是因为单纯才美好。 02 钱 青年的端午,过的是乡愁。 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给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淘洗出了专属的美食。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文士周处就在《风土记》中对端午食粽留下了记载。“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光阴流转中,端午和粽子早已形影不离。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甚至直接把端午节称呼为粽子节。记得大一那年的端午,室友早早收到了父亲从老家嘉兴寄来的鲜肉粽。“这可是《舌尖上的中国》特别推荐的美味,你们都来尝尝,保管好吃!”剥开一层层包裹的箬叶,饱满的糯米粒裹着鲜嫩多汁的大块精肉,油脂混杂着箬叶的清香扑鼻而来,着实诱人。可一口咬下去,却全然没有室友那一脸满足的幸福感,反而心头莫名涌上一股难言的酸涩。是啊,外面的粽子再精致、再鲜美,可终归不是故乡的田地里生长出的稻米,不是妈妈亲手淘洗、包裹、蒸熟的,纵使解得了口腹之馋,又如何解得了思乡之苦?作家苏童在《祖母的季节》里,曾讲过一段端午往事。每年端午,祖母都会带上少年苏童,挎着竹篮走过田间陌头,到五里外的白羊湖采青粽叶。回家后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塞紧包好,然后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挂到小苏童的脖子上。屋前屋后那股凉凉的清香味,和一年一度脖子上的那支小脚粽,就是苏童关于端午最深的记忆。只是随着求学、工作,远走他乡的苏童多年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再次穿过田间陌头,走在平静的白羊湖畔时,入眼的只有湖边的一座新坟。“坟上长着一株娇黄的迎春,没有青草,青草还没有长出来。”坟里葬着的是他的祖母,又何尝不是他的少年时光。诗里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客居异乡的我也终于明白:青年的端午,过的是一份背井离乡的乡愁。从踏出故土的那一刻开始,每一个节日都在提醒我们,此生此世子女只剩背影,父母唯留目送。 03 钱 中年的端午,过的是责任。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一天,是恶月恶日,又恰逢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辟邪,因而传承下来许多辟邪、禳灾、防疫的风俗。传说古时候端午这天,龙虎山会聚集许多妖邪,群魔乱舞,祸害一方。太上老君就派张天师下凡,骑着用艾叶扎成的神虎,手持菖蒲剑降妖除魔。“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降魔五万五”。张天师降魔的传说,流传至今就演变成了端午时分家家户户门头插艾的习俗。讲究的家庭每逢端午,孩子一早起床,母亲还会递上一只由红、黄、白三色布料剪裁缝制的香包,里面塞满了朱砂、雄黄、香药和晒干的艾叶,亲手给孩子戴上。“等哪天下雨了,记着把它解下来扔进水里,把病灾都冲走。”随着年龄渐长,不断读书进学,自以为有文化、懂科学的我,也曾对这些古老的风俗不以为然。直到走过半生,自己也当了父亲,才开始期待每年端午前,父母从老家打来的那通满是叮咛的电话。“我又割了些艾草,晒干了,给你寄过去吧?马上就梅雨天了,用艾草泡个热水脚,能祛寒,不感冒!”隔着手机,我仿佛都能看见二老满脸近乎讨好的期待。一边应承着,一边也询问他们,是不是收到了自己寄过去的那箱粽子。养儿方知父母恩,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终于懂得:中年的端午,过的是一肩挑两头的那份责任。不求显赫富贵,但愿幼儿平安长大,老人长寿健康。▽五月五日端午节,多少中国人的记忆,都停留在那个初夏明媚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清风摇曳着树枝,我们朦朦胧胧地睁开眼,就看见母亲已经从厨房端出一盆新出笼的热粽,而父亲刚好抱着一搂艾草进门,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爷爷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这一年都要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呀。”是啊,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岁月再多无常,这个端午都愿你有艾香长伴,一世安康。 赞 (0) 相关推荐 明清宫廷里的端午(故宫文物话端午) 2021-06-14 09:12·Artistchain 明代宫廷端午节 节庆习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明清宫廷的端午习俗与民间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形式或规模上更为精致奢华 ...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6.14 端午 文/风过园林 1 这个早上,一条大江穿胸而过 我从胸口巨大的空洞里,望去滔滔 江面飘散的竹简,每一笔的书写 都响着击水之声 我捞不起屈子,他的绝决 沉过了两岸的山,他抱过的巨石 卧于浑浊江底,在 ... 九首人生诗词丨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有一些诗词,初读不以为意, 走过半生,才明白其中真意. 有一些诗词,总能在风月的长河中, 愈发闪亮,给人以感慨. 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清-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 ... 十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黄 ... 九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有一些诗词,初读不以为意,走过半生,才明白其中真意. 有一些诗词,总能在风月的长河中,愈发闪亮,给人以感慨. 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清·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 转:十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1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 ... 十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1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 ... 走过半生,才读懂这些诗其中的真意! 走过半生,才读懂这些诗其中的真意! 古典文学与诗词 发布时间:20-05-2513:52编辑,本地资讯优质创作者,文化达人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 ... 走过半生,才读这几首诗中真意!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黄 ... 夜读 | 走过半生,才明白平凡也是圆满 名家画廊 | 野地美树子,日本插画师.画作多以花草植木的自然形态展现大自然的四季景象,给人惬意.恬静的感觉. 爱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别人. 有时人们什么都不怕,却害怕一生平凡. 前几天,在群里聊 ... 走过半生,才懂母亲||熊瑛 下午时光,我打开封闭了好久的书柜,取下一本带着薄薄灰尘的书--<泰戈尔诗集>,想从他的笔下了解下百年前的印度.也不知道是阳台上的阳光太强烈,还是手机里的视频太经典,在我看到2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