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家庭治验回忆录
单位:山西晋城德易堂中医诊所
作者:王红兵
1949年,伯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六大队一中队队员,渡过长江,南下福建,江南解放后,在福建福安工作,退休后叶落归根,回到家乡定居。生活低调简朴,却乐于捐款赈灾、修路建校、接济贫困乡亲。他义务作为一名爱国主义宣讲员,经常走进机关学校,讲述红色故事。
2016年是伯母90岁那年,一日萍姐(堂姐)打来电话说伯母这几天恶心不想吃饭,心慌气短,现在又喘的厉害,我驱车到家一看,只见伯母端坐呼吸,喘促短息,喉中哮鸣,口唇紫绀,眼皮低垂,双目黯淡,触之四肢冰凉,脉沉弱细涩,我说:“是心源性哮喘,得赶紧住院”,当听说要住院,伯母可能是想起过去住院检查插管之苦,用仅有的力气大喊:“我不去!我不去!…”萍姐说:“这可咋办?没有其他办法了?”我凑到伯母耳边问:“不住院,给您熬点中药,您能不能喝?”伯母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嘱咐立即吸氧,据证辨为太阴少阴合病之心衰重证,拟真武汤:附子、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30克,捣碎急煎,少量频频送服,至夜服完。
次晨,萍姐打来电话:“啊呀红兵,我妈已经不喘,精神好了,今天要着吃东西,早上吃了两个荷包蛋,哈哈,你的药太厉害了!”
从此,隔一段时间萍姐电话说,伯母又没精神了,不想吃饭,心慌气短,我就开真武汤,总有显效,从没住院,我深知高龄老人这样将息之,更为妥当。两年后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2岁。
伯父90岁高龄时,仍然精神矍铄,参与筹建长江支队纪念馆,我们去看望他时,侃侃而谈,说起董卿主持的诗词大赛,津津乐道,唐诗宋词,脱口而出,我们作为晚辈自愧不如。而伯母去世后,精神饮食大不如前。
一日萍姐打来电话说伯父喘的厉害,在电话这头,我能听到“吼吼”的喘声,我急忙到家,只见半卧在床,喘声大作,声高息粗,张口抬肩,细问方知是萍姐为孝敬老人,给吃补品后,七天未解大便,腹痛拒按,身热面赤,口燥烦渴,两目呆滞,大有“睛不和,目中不了了”之状,此阳明里实证俱。
高龄老人,气血津液俱虚,当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若抓药浸泡煎煮耽搁时间,恐生变证,“少阴三急下证”就体现在一个“急”字,我急取开塞露和生理盐水深部保留灌肠,虽是西医操作,却是经方思维大承气汤法。当即泻下粪水,却并没粪便排出,一看肛门内,全是粪球堵在里面,我戴上手套,抹上甘油,伸进指头将粪便抠出,岂止是“燥屎五六枚”?足有三十五六枚,顿时恶臭满屋。
收拾完毕,我看伯父时已经喘平息安,他用深情的目光望着我,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安然入睡,这一刻让我至今难忘!后糜粥自养而愈。一年后,2019年冬患食管癌离世,享年94岁。
至此,晋城长江支队的功臣们已全部辞世。
谨在此,向长江支队的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