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搜出一张借据,却惊动了中央,连开国元帅都亲自过问

建国初期,正是百废待兴,大搞建设之时。

轰轰烈烈的运动推进至新解放地区时,工作人员们在某户地主家中搜出了一叠借据。

这叠借据的其中一张,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有着惊动中央的本领,更是令开国元帅朱德都亲自过问。

这薄薄的一纸借据,到底是什么来头?

朱德

惊动中央的一纸借据

1950年的一个寻常冬日,四川省长寿县某座村庄迎来了一支工作队。

他们此行目的是为了推展实行减租退押。

然而谁都不曾料到,减租退押工作进行到一户地主家中时,工作人员从家里搜出的一叠借据,令所有人都瞪圆了双眼。

这叠借据在岁月的蚕食下早已泛黄斑驳,不过其中有一张一百块大洋的借据,落款依旧清晰可辨:正是“朱德”二字。

在场的所有人,谁人不知晓立下赫赫功勋的朱德元帅!

难道,这位与开国元帅同名同姓的借款人,当真是元帅本人?

工作人员即刻捏着这纸借据跟户主对峙:“这个朱德,是什么人?”

地主淡然回道:“就是北京的朱总司令。”

这句轻飘飘的话犹如平地惊雷,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大家不禁追问道:“朱总司令怎么会向你借钱?”

“那是在德国留学时的事。”他回答。

众人听闻此言,面面相觑。

一旦借据和开国元帅扯上了关系,那性质必然是有所不同的,这可不是压迫贫下中农的问题了。

此等情况,令工作人员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承受着大家激烈质疑的这人,名叫傅德辉。

他是当地较为知名的地主,祖上几辈人也皆是地主出身,傅家的土地和财富也因此得以代代积累。

如果傅德辉胆敢在这纸借据的来历上说谎,那他可就要被作为压迫百姓的典型代表,受到严惩。

可见他那副古井无波的坦然样子,又不像是满嘴谎言的奸猾之人。

不过,堂堂开国元帅,功绩卓著,怎会与这村落中一户小小地主产生债务关系?

退一万步讲,倘若这地主讲的是真话,那他与朱德元帅又有着怎样的往事?

心里打鼓的工作人员们不敢怠慢,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将借据一事汇报给上级,征询处置意见。

此事由村报到了乡镇里,又逐层上报至区、县。

然而县里的官员也不敢贸然做出指示,只能继续上报到川东区、西南局,最终汇报到了中央,传到了朱德元帅本人的耳朵里。

不久后,朱总司令的信件传回,他在信中证实,确有向傅德辉借钱一事。

本以为是用来逃避处罚的荒谬借口,居然成为了元帅承认的事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质朴元帅的异国求索

朱德与傅德辉一纸借据的签订,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彼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朱德受此影响,坚定了出国寻求真理的决心。

朱德出生于一个世代租种地主土地的贫苦家庭,父母终年劳碌,却仅供全家糊口,于是他五岁起便上山砍柴、割草,为家人分担力所能及的劳动。

1908年,二十二岁的朱德与几位好友回到家乡,共同筹办了高等小学堂。

然而百姓的苦难与统治阶级的腐朽,令他深刻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

他毅然弃教,于1909年考入了讲武堂步兵科,从此开启戎马一生的峥嵘岁月。

经过了诸多场激烈战斗的历练,朱德因骁勇善战而闻名于军中,成为川蜀的知名人物。

他不仅战功卓越,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兴趣。

人到中年的朱德,仍保有青年的热血,用理智选择了一条义无反顾的道路。

1922年,他弃高官、抛厚禄,经过了四十多天的航行后抵达德国,期望探索出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法则。

在德期间,朱德广泛交结进步人士,与周总理相识,并经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又迎来了一名坚定而勇敢的战士。

1923年,朱德进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哲学与社会学。

穷苦出身的朱德,满腔救国救民之志,惟愿追求光明、追求真理。

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他昼夜不分的苦学德语,正是这份坚韧的品格,令朱德几个月后就掌握了基础德语,可以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对话。

然而,前进的步伐不会一帆风顺,重重障碍正企图扼杀追求真理的灵魂。

1925年,为了声援国内五卅运动大会,朱德参与了德共举行的工人运动,继而被德国政府逮捕。

通常情况下,因参加集会活动而被逮捕的人员,关押三天后就会被释放。

然而,因为朱德党员的身份,他遭到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并且被吊销了护照。

迫于局势,中共旅莫斯科支部批准朱德前往苏联学习,这其实也是朱德长久以来的愿望。

可是,在德留学生基本都家境清苦,不得不勤工俭学以维持生计,朱德也不例外。

前路漫漫,囊空如洗的他根本无法负担去往苏联的路费。

历经困苦的求学之路,难道至此就要落下帷幕吗?

此时,有一个人对朱德伸出了援手,犹如寒冬里的火烛,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位与朱德签订借据的傅家公子,傅德辉。

乐善好施的留洋学子

傅德辉其人,出身地主家庭,家境富裕。

1919年,傅德辉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化学系。

面对彼时硝烟四起的环境,傅德辉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凭借自己的所学,实业报国。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又奔赴德国留学,继续深造。

在德国期间,傅德辉钻研学业之余,还常常在校外授课,并且翻译了不少书籍。

这些工作的报酬较为可观,因此傅德辉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

热情友善的他,时常对囊中羞涩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全然没有富家公子的桀骜之气。

许多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曾在低谷时向傅德辉借钱,并主动与他签下了借据。

虽说是借据,但傅德辉从来不曾要求他们兑现,只是将这叠借据默默保留下来,当作一份守望相助的回忆。

作为胸怀报国之志的同窗好友,朱德与傅德辉相交甚笃,傅德辉还经常帮助朱德翻译革命书籍。

当朱德因前往苏联的高昂路费而一筹莫展时,是傅德辉借了他100块大洋,那张借据的落款也因此署上了朱德的大名。

1925年7月,在告别好友后,朱德乘上了前往苏联的轮船。

在汪洋上颠簸了一个半月,轮船经过了波罗的海,终于抵达了列宁格勒。

在苏联的日子里,朱德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革命问题的认知也更为清晰深刻。

1926年春天,北伐战争前夕,中央根据情势需要,决定召朱德等人回国。

朱德回国后,马上投身到了风起云涌的革命当中,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可惜的是,自从朱德前往苏联后,他便与傅德辉便失去了联系。

德国一别,险些成为他与傅德辉的最后一面。

直到二十多年后,一纸借据被从傅家搜出,出现在了众人视野,才让朱德能够再次联系上这位恩人。

而傅德辉后半生的命运,也随着这张借据的出现,悄然发生了改变……

予人为乐的一段佳话

在借据一事上报至中央后,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不敢马虎,立即前往朱总司令的办公室。

朱德在听完汇报后,说确有此事,并马上提笔,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解释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并仔细嘱咐道,傅德辉是个搞科学的,人才难得,不要难为他。

而且,朱德还提出将傅德辉送到北京来,既是想见久违的旧友一面,也是想让傅德辉来首都学习,于专长上更进一步。

当年,在与朱德告别后,傅德辉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身在异乡的他,仍时时刻刻惦念着国内的发展,积弱积贫的中国现实,令傅德辉认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

于是,傅德辉学成归国后,在四川投资建设了一座水泥厂,期望在家乡开启强国富民的实践道路。

水泥厂投入使用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在与合伙人意见相左、关系破裂后,傅德辉愤而退出,回到了那座出生的村庄。

他放弃了昔日的满腔壮志,决定不再出去闯荡。

优渥的地主家庭出身,令他只靠继承祖业,就能衣食无忧。

在得知傅德辉的近况后,朱德马上下令,将这位多年未见的老友接到了北京。

他清楚这位旧友拥有着真才实学,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死守一方田地,郁郁而终。

在首都学习的三个月里,傅德辉的思想进步很大。

回到四川后,他被任命为工业厅化验室主任,几年后,又相继在西南工业部和综合勘查院西南分等处,专门从事化学工业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得以一展所长。

人生命运的转变,往往就在瞬息之间。

谁曾想,一纸泛黄的借据,解开了尘封已久的往事,不仅惊动了中央,还令两位旧友得以重逢。

薄薄一页纸,不仅承载着开国元帅的信守承诺、重情重义,也彰显了傅德辉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的美好品行,实在是一段佳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