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业七大形式及五大盈利模式
导语:共享农业的开展,其实很多年前都已经有人摸索和实践过,只不过说法不同和方法不同,像曾经的家庭农场,租借土地和现在的领养土地和认养土地,其实都是同享农业的开展和探索。
如今“共享”这个词已是人人耳熟能详,“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汽车”等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消费中。随着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度,“共享”理念也可进入农业领域,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共享农业”。
共享农业,是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全过程,将成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将分散零碎的消费需求信息集聚起来,形成规模,实现与供给方精准匹配对接,是发展共享农业的关键。首先要在硬件建设上抓好互联网在乡村的普及覆盖,尤其要做好农民手机终端的开发使用。
共享农业的开展需求满足几个条件
1、需求的多样性:假如需求是非常简单的,比方只需求面粉,那就是大农场式的开展,这有多样性的需求,不是单一的品种能够满足顾客,顾客才有意向去实践,由于,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说我这同享农业只能满足你夏秋的需求,冬季和春季对不起,没有东西。那顾客的粘性就没有了,你还怎么同享去开展呢?
2、需求的可转授性:这个就更为重要了,比方共享单车,假如不能转授,只能被一个人骑行,那么共享的含义也就没有了,我现在不需求的能够让别人运用,等到我需求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可是我能够从别人哪里得到,这样就形成了另一种流动,当然这种流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流动。这里不必定非要售卖。
3、供应的多样性:只有多样性的共享农业,才能满足现在越来越多样性的需求,当然,多样性并不是说要什么都供应,能供应一些基本的有特点的需求,没有太长的闲暇期,顾客日常需求的东西大部分你都能生产出来。
4、供应的时效性:农业的供应对时效性的要求要比一般的工业品高,由于农产品一般保鲜期比较短,不能放很长的时间,所以要提供更快的配送或自提功用。
共享农业的主要形式
1、共享设备
共享经济进入农业领域,一方面淘汰掉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还要真正做到“共享”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真正起到帮助作用!“共享经济”模式,最基本的就是拿出私有财产,资源或者信息,与用户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增加资源的利用率。
农业领域设备一般为产业链上需要用到的大型机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都是农忙时才会用到,其他时候只能闲置。这体现出农民的一个痛点:刚需、大额、低频。农业机械是必须的,但却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使用的时间集中,怎么办?
以美国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庭院俱乐部”为例,它采取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有形资产分享方式:他们将建筑公司和承建商那里闲置的推土机、挖掘机、反铲机等重型机械设备出租,帮助前者获得额外收入的同时,也省却了不需要经常使用这些设备的小公司一笔不小的投入。
在我国,各地的农机合作社承担了这一角色,帮助所在地从耕、种、收及加工全程机械化,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受地域和习惯的局限,农机合作社没能实现“分享经济”模式,使用率无法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使用范围也没有得到扩大,有待互联网+农业的触角加快延伸到农机领域。
2、共享人力
农村人力资源短缺成为目前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而现在看来,共享经济也许能有效的解决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即人力的共享。
根据农业农忙和农闲的季节规律,可以实现忙时务农,闲时进城务工的格局。之所以在人力共享这一块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民职业培训没有落到实处是其症结所在。若解决了这个痛点,涌现大量为其量身定制的共享平台,对农民工返乡助农业发展以及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 ,对于目前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农场来说,人力的共享在一定层度上也能缓解用人人手不足,人力成本过大的问题。
3、共享农技
目前我国农技服务缺口仍然较大,市场严重不成熟。
国内农技共享一是体现在线下,有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他们的农场成了教育培训部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习基地。
4、共享土地
土地流转在国外一直都可以放开手脚去做,所以,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许多租赁平台做得风生水起。
在国内,经过三权分置、取消农业户口等一系列意见发布以后,土地流转的这个话题也不那么敏感了,目前在国内较大的网站为土流网,其创建于2009年,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累计了数量可观的用户,在农村节约闲置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明显成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CSA共享的平台。我们知道CSA是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城市周边农场主的闲置土地放到网上租赁,而想要圆一个农田梦的城市居民便可以租赁土地,自己或者找人耕种,每天像农民一样吃上自家种的有机蔬菜。
5、共享物流
借鉴城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困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或许可以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去实现。例如“乡村货的”,主要是让乡镇拉货的司机和供货的店主相互找到对方,但它可以让货车司机减少空车运行,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成本。
6、共享仓储
农产品大量上市之后,不可能一次就全卖掉。因此,仓储或冷链显得特别重要。但建设一个仓储成本太高、闲置率也特别大。通过共享模式,激活农村仓储,提供仓储利用率,帮助农友解决农产品存储及农产品安全等问题。
7、共享农庄
村民可将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将民宿出租,民宿的经营权、股权可转让,城里人、候鸟老人可租赁农田农庄,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这就是未来的“共享农庄”。
“共享农庄”简而言之就是在不改变农友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度假养生、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
共享农业的盈利模式
1、卖产品
有些水果基地采用采摘活动,从而把农产品卖出去。这比你去寻找渠道销售卖是不是更有价值些?像现在流行的农事体验,通过体验来卖产品。如体验采摘蓝莓,收割稻子等。
2、租赁
依靠租赁赚钱是农业共享模式的最可靠的保证,通过提供租赁服务可以实现资源的价值。其中,比较多的就是土地租赁、农机租赁。
3、资本运作
这一点有点像共享单车模式,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通过聚焦钱和资源,之后再通过资本运作,保证现金流。
比如,一家养殖大户,养了5000头猪。如果采用领养的方式,一头猪以1000元被领养,那么就有500万元的现金。养殖大户可以凭借这500万投资其他项目,从而实现财富的增长。
4、延伸价值
欧美很多共享农场都与学校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教育,只要农场的宣传和包装做得好,服务扎实到位,人流量可想而知。制定一个合适的价目表,就能坐等收钱。
5、共享农业+互联网
实现共享经济与农业的融合,目前可依靠的平台最具优势的就是互联网。目前,“互联网+”农业成为新趋势 有数据显示,2014年,农村电商交易额达1800亿元,30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农村网民比例均高于城镇网民。但是,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服务网点在农村分布较少,莫说贷款,就是存、取、转这样的基础金融服务在农村都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而对于传统行业的农业,成熟的线下基础,庞大的用户资源,都是其发展的优势。全国农村人口近7亿人,用户群体庞大,互联网基础普遍很低,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国内电商大佬们已经早早顶上这片领域,阿里,京东,纷纷进军互联网农资领域。
借助互联网,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农器具租赁,农村闲置人口再就业,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各种资源再次得到利用。改变传统思想,让资源共享,达到共赢目的,“互联网+”农业将会成为新趋势,共享经济模式也将融入农村生活。
中国共享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共享农业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根据共享农业的发展规律,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设施共享和劳动力共享。小型农户一般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设备和劳动力都很分散,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实现了设备和劳动力的共享。
第二阶段:物流共享和技术共享。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再生产一直稂莠不齐。电商平台的发展促进了基于订单农业的模式,通过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并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可以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并能平衡城乡之间的农业技术水平。
第三阶段:土地共享和全产业链。随着政府进一步放活了土地的经营权,可以通过整合闲置在乡村的优质土地实现土地共享,形成一个具有区域性的“共享农场“,并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旅游、养生、时尚等全产业链供应模式。
来源:资金申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