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77)】

第二十三章:东游风光

3凭吊彻空大师

  夏季来临,庐山是最佳的避暑胜地。年逾古稀的憨山不想再冒暑赶路,便在庐山金竹坪居住下来。

  在庐山,憨山不仅登山赏景,还凭吊怀念了老朋友彻空大师。彻空大师在万历初年,曾到五台山修行,与憨山住在一起,交流佛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彻空大师到了庐山,兴建黄龙寺,弘扬佛法,名声很大。但当憨山晚年来到庐山时,彻空大师已经圆寂了。憨山怀着沉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祭文:

  惟师之来也,何事何为?惟师之去也,何心何虑?现比丘身,坐断乾坤;作狮子吼,惊走狐兔。当索我于清凉也,云满溪山;复归师之旧隐也,月圆蓬户。尚把九曲之珠,拟待师而暗度;何其一旦长行,哀音忽讣。呜呼!使我有口难开,含冤莫诉。以其同生而不同死,同归而不同住。赖有匡庐山高,法身遍覆;彭湖水清,三昧昭著。然虽倒却刹竿,且幸扶起露柱。顿令五老长呼,千峰率舞。白鹿悲风,黄龙泣雨。愈卷恒舒,愈隐弥露。是则可赞而不可叹,可笑而不可哭。呜呼,师且暂休,听末后句:打破寂光,掀翻净土。再来撞着恶辣阇梨,拖住定不放师归去。惟灵尚飨!

4金竹坪上注《肇论》

  憨山在庐山金竹坪上暂居避暑,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憨山完成了生平另一部重要著作《肇论注》。

  在晚明的佛教史上,有关《肇论》,曾经有一次剧烈的学术争论。憨山本人,既是发起者,也是终结者。

  早在青年时期,憨山和妙峰禅师在山西蒲州结冬,校对《肇论东吴集解》,曾经对《肇论》中的《物不迁论》,有神奇的修行体验。隐居五台山后,因和妙峰禅师共同举办无遮法会,从北京邀请了一大批高僧来参加,其中有一位镇澄空印法师,精研佛学,智慧过人,得到憨山和妙峰的青睐。憨山还把自己的紫霞兰若让给镇澄法师居住,有空便在一起探讨佛学,交情很深。

  有一次,憨山把自己研读僧肇大师《肇论》的心得给镇澄法师讲出来,希望得到镇澄的首肯,没想到引起镇澄的强烈反对,镇澄认为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写得不好,是外道见解。两人争执许久,互相不能说服。

  不久,憨山离开五台山,到山东崂山隐居。这期间,镇澄法师和憨山通过信,坚持以前的观点,并作深入研究,继续讨论。镇澄还写了《驳物不迁论》一书,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公开刻印发行。当时的佛学界一片哗然,海内的著名大德纷纷撰文批驳镇澄,讨论得非常热烈。

  有关这场争论的前因后果,是是非非,可以参看学者江灿腾的论文《明末<物不迁论>的争辩--异议者镇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憨山在庐山金竹坪注《肇论》时,镇澄法师尚在人世,住在五台山。两人的私人交情,并没有因为剧烈的争辩而改变。万历四十五年镇澄法师圆寂,到四十六年,憨山在庐山隐居,镇澄的法孙上山拜谒,专门请憨山为镇澄撰写塔铭。憨山在塔铭中肯定了镇澄的佛学成就,赞叹了镇澄的高僧风范,并且有意回避了关于《物不迁论》的大争论。这篇塔铭,也成为后世研究镇澄法师生平的重要传记资料。

  但在《物不迁论跋》中,憨山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向镇澄让步。

  《物不迁论跋》

  予少读《肇论》,于《不迁》之旨,茫无归宿,每以“旋岚”等四句致疑。后有省处,则信知肇公深悟实相者。及阅《华严大疏》,至《问明品》:“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清凉大师引肇公《不迁偈》证之。盖推其所见,妙契佛义也。

  予尝与友人言之,其友殊不许可,反以肇公为一见外道,广引教义以驳之。即法门老宿如云栖、达大师诸老,皆力争之,皆未回其说。

  予阅《正法眼藏》,佛鉴和尚示众,举:

  僧问赵州:“如何是不迁义?”州以两手作流水势,其僧有省。又僧问法眼:“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何不取于相,见于不动去?”法眼云:“日出东方夜落西。”其僧亦有省。若也于此见得,方知道“旋岚偃岳,本来常静;江河竞注,原自不流。”其或未然,不免更为饶舌:“天左旋,地右转,古往今来经几遍?金乌飞,玉兔走,才方出海门,又落青山后。江河波渺渺,淮济浪悠悠。直入沧溟昼夜流。”遂高声云:“诸禅德还见如如不动么?”

  然赵州、法眼,皆禅门老宿将,传佛心印之大老。佛鉴推之,示众发扬不迁之旨,如白日丽天。殊非守教义文字之师,可望崖者。是可以肇公为外道见乎?

  书此以示学者,则于《物不迁》义,当自信于言外矣。

  根据憨山撰写的《镇澄塔铭》,镇澄虽然以研究教义为主,但也参过禅。不过他研究讨论《肇论》,却主要是站在学者的立场上,援引大量经论,进行严密的论证。憨山虽然也研究教义,有过许多著述,但却是站在禅者的立场上说话,以自己的真修实证做基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学者与禅者的争论,或者是“教下”与“宗下”的争论。在下说句“和稀泥”的话,佛学著述应当以真修实证为基础,但同时应该注意文字表达的严密性,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或许有真修实证的基础,但在文字表达上可能有某些漏洞,所以才有了憨山与镇澄的争论。

5看中了庐山的环境

  憨山在庐山避暑写作,同时也继续游览写诗。庐山优美而幽静的自然环境,使憨山再一次产生了长期隐居的想法。这一次,他是真想把庐山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归宿。

  庐山的僧人们,对憨山的到来是很欢迎的,也希望他长期在这里居住。有位僧人,愿意把属于自己产业的五乳寺,出让给憨山。

  五乳寺始建于宋代,到明朝时已经败落。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五座乳房形的山峰,围成一个圈椅形,中间有一百多亩大的平畴,环境非常幽静。这地方虽然不算宽大,不适合修建大型寺院,但作为老年僧侣养老的小庙,却是十分好的。机缘凑巧,紫柏大师的一位俗家弟子江州邢来慈居士,到庐山看望憨山大师时,听说了这件事,慷慨解囊,愿意布施金银,支付五乳寺一带的地价。另外还有一位陈赤石居士,也表示愿意担任憨山的护法,照顾憨山的晚年生活。所以,憨山觉得和庐山很有缘份,决定晚年就在庐山度过。

(0)

相关推荐

  • 京北巨刹红螺寺(下)

    现在,红螺寺还不属于宗教活动场所,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僧人主持庙宇.红螺寺之所以明天那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它建寺历史较早. 据资料记载,红螺寺最早是西域僧人佛图澄主持建设的,时间要推到东晋时 ...

  • 禅心皓月(第116期): 三论宗的源起及其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X (文/达空法师) 三论宗,亦称为法性宗.破相宗.空宗,属大乘中观教派,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和南京栖霞寺,因依印度龙树菩萨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所著<百论&g ...

  • 牛宝名:10个能考上剑桥大学的斯姓新生儿名,是心动啊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 -- 宝宝科学取名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父母的情感期望.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通过一 ...

  • 著书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90)】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5回归曹溪的因缘 憨山大师于万历四十五年归隐庐山,兴建起了五乳峰法云寺,准备在这个地方安居养老.但是,因缘际会,请求他回归曹溪南华寺的呼声越来越高. 万历四十七年 ...

  • 归隐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89)】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3营建五乳峰法云寺 憨山师徒一行,告别了刘玉受,继续乘船出发.有位吏部官员崔鹤楼,赶来拜会憨山,听说已经出发,便乘船追赶,终于在长江上会晤,畅谈而别. 五月十六日 ...

  • 何谓憨山?——憨山大师传【连载(95)】

    何谓憨山?(代序) 1第一标题 题 "憨" 憨有痴呆的意思,又有天真.纯朴的意思.使用起来,语气比较亲切,没有太多的贬义.在下是北方人,从小经常被人称做"憨憨" ...

  • 不坏金身——憨山大师传【连载(94)】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8金刚不坏的肉身 据负责运送灵龛的晏日瑞和慈力.广成等人说,灵龛在途中曾有许多神异变化.刚开始,是四个人抬着走,并不觉得沉重.但到了濛里码头,弃船上岸时,八个人抬 ...

  • 争夺遗体——憨山大师传【连载(93)】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6隆重的后事 大师去世的消息传到韶阳,太守张三星立即派遣官员来吊唁,并且主持封龛仪式. 萧玄圃离开曹溪只有五天,还在雄州.他听说以后,非常赞叹,说:"大 ...

  • 涅槃寂静——憨山大师传【连载(92)】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4从容辞世 憨山大师对自己的辞世时间,早就心中有数,体现出修行有素的大德风范. 八月,大师派侍者去感谢吴生白的护法诚心,临行嘱咐说:"即使是佛祖,也非常 ...

  • 回归曹溪——憨山大师传【连载(91)】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1回归曹溪 明天启二年(1622)十一月十日,七十七岁的憨山大师在僧俗弟子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了隐居五年多的江西庐山五乳峰法云寺,回归广东曹溪南华寺. 这是一件很有 ...

  • 异梦传说——憨山大师传【连载(88)】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1在江苏一带的游历 憨山师徒离开浙江,进入江苏境内,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可以说是东游余韵. 在苏州,受到雪浪洪恩门下弟子巢松.一雨两位法师的欢迎,他们把憨山师徒 ...

  • 告别杭州——憨山大师传【连载(87)】

    第二十四章:菩萨应世 1第一标题 题 11补叙东游的其它故事和著述 东游期间,憨山除了在径山.云栖.净慈等地活动外,还漫游了杭州附近的名胜,如灵隐.三竺.西山等.这段时期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给紫柏.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