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细解读《资治通鉴》的微言大义,收获才是最大的

工作关系,经常和老板们在一起讨论公司战略管理,人才和股权问题。

也会谈论一下读什么书?用什么方法读书?谈到历史书,很多老板对司马懿,曹操,刘邦很有兴趣,也会发表一下看法。

许多人知道我读历史书,尤其读《资治通鉴》,总会问一个共同问题:怎么读《资治通鉴》效果最好?有啥具体方法?

我的方法就是三句话。

第一:多读,大量读,不懂才要读下去

第二:深读,参考读,注重联系当下工作去读

第三:细读,细节读,不要忽略每句话背后的意义

我以“司马懿征讨公孙渊”的案例,深入拆解一下阅读《资治通鉴》和践行《资治通鉴》的一些读书方法。

司马懿是个具有争议的人物,说他“阴谋诡计”的人很多,说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也不少。

不管如何,司马懿的“实战”“实用”“实操”“实效”的谋略水平,在历史上,可以名列前茅。

灭掉公孙渊的事儿,让我们见识了司马懿“运筹帷幄”“精准打击”“知彼知己”的谋略水平。

一.决策前的头脑风暴

1. 《资治通鉴》原文:

春,正月,帝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四万讨辽东。

议臣或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

2. 洪槿译文:

春季,正月,魏明帝曹睿从长安把司马懿召回来,下达命令让他率领军队4万人征讨辽东公孙渊。

参预军事会议的很多大臣认为4万兵员给的太多了,军队费用根本解决不了。

3. 洪槿点评

如果现在还不是领导,县做个好部下,领导让你干啥,就干到位,有些事儿需要提示老板,也要迂回着来。

司马懿很高明,明知道曹睿是个明白老大,马上执行才是我司马懿最好的策略。

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面,也有利弊端。

曹睿发兵4万征讨公孙渊,如果核心班底没有反对的声音,这很危险。

如果决定就这样干了,作为下属还是“没皮没脸”进谏“忠言”,也令人反感。

二. 众说纷纭时,必须当机立断

1. 《资治通鉴》原文

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也。”

2. 洪槿译文

魏明帝曹睿说出自己的观点:“四千多里,远征讨伐公孙渊,虽然需要出奇制胜,但是奇策也需要实力作为保障,做大事,不应该斤斤计较军费问题。”

3. 洪槿点评

“头脑风暴”必须激发每个人的思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团队在决策前,必须接受不同的声音,决策后就要维持一个声音。

《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说的也是“合心”“合力”制胜之理。

如果“头脑风暴”一大圈后,做不了决策,这是老大的无能。

曹睿在关键点上,提出明确决策主张,不计较军事费用,集中兵力和资源,想办法拿下结果,这正是优秀老大必有的决断力和魄力。

三.交派任务给下属,必须会问

1.《资治通鉴》原文

帝谓懿曰:“公孙渊将何计以待君?”

对曰:“渊弃城豫走,上计也;据辽东拒大军,其次也;坐守襄平,此成禽耳。”

2. 洪槿译文

魏明帝曹睿问司马懿说:“以你的判断,公孙渊这哥们儿,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您呢?”

司马懿拱拱手回答说:“公孙渊放弃守城先行逃走,这是他的上策;

如果据守辽东,抗拒我们大军,这是他中策;

假如公孙渊死守住襄平,必然被我生擒。”

3.洪槿点评

不要做一个说话“磨磨唧唧,吱吱歪歪,没完没了”的老大,牛逼老大不说废话,直切要害。

曹睿不仅不说废话,不问司马懿,你有什么办法弄死公孙渊。

而是更深层次发问:“以你的判断,公孙渊这哥们儿,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您呢?”

这个问题下去,不仅考验司马懿是否有成熟的作战方案,也暗含《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原则。可谓高明一问。

四.勘验部下行不行,要问他更具体的打法和方案

1. 《资治通鉴》原文

帝曰:“然则三者何也?”对曰:“唯明智能审量彼我,乃豫有所割弃。

此既非渊所及,又谓今往孤远,不能支久,必先拒辽水,后守襄平也。”

2. 洪槿译文

魏明帝曹睿接着问:“那么,根据您的判断,公孙渊在这三个策略中,他会选择哪一种呢?”

司马懿回答说:“只有脑子比较明智的人,才可以做到审慎度量敌方何我方,双方的军事力量,才有可能预先有所舍弃。

这种谋略境界绝对不是公孙渊的才智所能达到的。

公孙渊一定会认为我军是孤军远征,不能玩持久战,一定会先在辽水抗拒,然后退守襄平。”

3. 洪槿点评

曹睿很会问问题,这个招法,曹睿参考了他爷爷曹操的心法,而曹操传承的也是刘邦的心法。

刘邦领导部下的秘诀不过四点

第一:遇到困难,一定问大家“为之奈何”?

第二:纠结问题,一定问不同的人的不同意见。

第三:不好决断,就问最高明的张良和陈平。

第三:行动之前,不管谁提出的办法,只要有用,马上就干。

所以司马光给刘邦三个关键词“善谋,明达,能听”。

揣摩一下曹睿的问话,接着第一个问题,马上问第二个问题,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具体,这些方法是马上可以用的。

司马懿的回答显示谋略家的深刻,根据曹睿问题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深入解读公孙渊的策略选择,实在是一个很牛逼的下属。

到此,我们知道,阅读《资治通鉴》不要每天读几篇,如若读懂几段,马上去用,就会在工作上产生效果。

五.委派任务后,必须给出具体截止时间

1. 《资治通鉴》原文:

帝曰:“还往几乎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2. 洪槿译文:

魏明帝曹睿继续问:“往返需多少天啊?”

司马懿回答说:“进军到辽东一百天,攻击公孙渊一百天,回来一百天,再用六十天作为部队的休息日,这样的话,一年时间足够了。”

3. 洪槿点评

《孙子兵法》“计篇”有一句话很经典“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何况于无算乎?”

孙子特别强调作战前“算”的功夫,凡事算不到,风险瞬间变大。

司马懿做到了“多算者胜”的谋略境界,算出公孙渊会有什么策略?

公孙渊会怎么判断我们?公孙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算出了用兵的往返时间,这是很清晰的谋略头脑。

曹睿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清晰知道司马懿不打无准备之战,抓住最后关键:确定这个任务最后截止时间。

从头到尾,曹睿排除众意,明确思路,问出对策,锁定时间,这都是一个做老大的必修本事。

司马懿有问必答,思路清晰,方案落地,算计到位,不愧为很牛的谋略家。

六. 再论《资治通鉴》的阅读方法

阅读《资治通鉴》确实很有挑战性,真正挑战不过是前三遍而已。

坚持读过了前三遍,在进行阅读就会势如破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