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只有300人,首战接敌却一哄而散,徐向前如何指挥这支部队?

“根据地的十多万群众纷纷“跑反”,漫山遍野,扶老携幼,一片混乱的景象,我们转到来家河,打了第一仗,没想到敌人一打机枪,游击队都跑散了,这次我们虽未受损失,但说明队伍缺乏严格的战场纪律和过硬作风,遇上战斗力较强的国民党正规军,有怯战心理。”

这是徐向前回忆到鄂豫边苏区后面临国民党围剿打第一仗时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红军初期战斗力的面临情况的严峻,时间是1929的夏季。

1929年6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徐向前由上海来到鄂豫边苏区,担任红31师副师长,负责军事指挥工作。因为就在这一年的5月,红31师吴光浩师长带着10多个人去商城南部帮助开展工作,途经罗田藤家堡时,遭地主民团袭击,不幸牺牲,红31师一时群龙无首,所以中央派具有军事工作经验的徐向前前来负责军事工作。

徐向前到达鄂豫皖苏区后,才知道红31师名为师,却只有300多人,下辖4个大队,每大队五六十人,四五十条枪。戴克敏任党代表,曹学楷任参谋长。

徐向前刚到达苏区,国民党就对鄂豫边苏区发动了围剿,当时蒋桂军阀混战已经结束,蒋介石取代了桂系在湖北、河南南部的统治,迫不及待地发动对鄂豫边苏区的第一次“会剿”,史称“罗李会剿”。

罗是指国民党军独立第4旅旅长罗霖,他率所部2个团,由黄陂、黄安出发,向北进犯,李是指暂编第2旅旅长李克邦,他命令驻潢川、光山的暂编第2旅的1个营及光山反动民团红枪会五六千人,向南进犯,驻麻城的夏斗寅第13师补充团和黄土岗一带地主武装,也出动配合,全力压向鄂豫边苏区的腹心地带七里、紫云地区。敌人企图南北对进,长驱直入,一举围歼红31师于黄安、麻城、光山三县边界地区。

敌军的总兵力在1万以上,是我方兵力的30倍以上,而且由于事先没有获悉敌人“会剿”的情报,红31师主力正分散在各处游击,徐向前身边仅有2个大队,百余人枪,只得仓促应战。结果首战接敌却一哄而散,我军一击而溃,如何打破围剿,徐向前必须对军队进行整顿。

为此徐向前规定部队必须要一切命令听从指挥,对于违反命令者严惩不贷,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而徐向前更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经过一段时间整顿,部队作战能力大为提高。

对此徐向前曾说过一段话:

有一次,警卫员在我后面走,,飞来颗子弹,把他给打死了。走在前面的人没吃上子弹,走在后面的倒吃上了,就能把你打死。战争就是这样,说说笑笑,嘻嘻哈哈,一个弹头飞战场上,子弹、炮弹经常落在身边,怕死还行?怕死就不能打仗。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沉着坚定,从容不迫,很重要。遇到危险,你自己首先慌张起来,怕得要命,部队不乱套才怪呢!

这一段话揭示了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秘密,徐向前将部队整顿一番后,战斗力增强了,徐向前认为要粉碎敌人的“会剿”,关键是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打也好,跑也好,进也好,退也好,集中作战也好,分散游击也好,都离不开这一点,经过仔细的研究,徐向前决定把首战的目标确定为北面的李克邦部,先拿这股敌人开刀。

因为北面的李克邦部是土匪队伍,战斗力不是很强。徐向前先以群众武装广泛袭扰东、南两面之敌,集中兵力歼灭已进占柴山堡地区李克邦部和反动组织红枪会。

7月初,徐向前指挥红31师2个大队,在三四千名手持土枪、长矛的革命群众配合下,歼李克邦部营长以下百余人,活捉了红枪会头子戴五爷,缴获枪支40余支,第一反“会剿”作战初战告捷,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必胜信心。

虽然这一次战斗规模不大,缴获也不多,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接着徐向前带领部队乘胜追击,红军一举攻占白沙关,毙伤敌数百人,残敌向北狼狈而逃,战后,红军在白沙关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镇压了戴五爷等一批恶霸和红枪会的反动头目,大快人心。

与此同时,苏区广大群众和赤卫队对国民党军南路罗霖部及第13师补充团展开了广泛袭扰,使敌无法在苏区立足,被迫退回河口、黄安、麻城等地不到半个月,“罗李会剿”即宣告失败。

徐向前作为红军的高级指挥员,从小熟读《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而且通过战争实践,把两者结合起来,在这一战役中,徐向前充分运用《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正合,以奇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理念,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精心谋划,根据地形运用适当的战法来获得胜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