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百病——水肿

水肿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壅滞,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诊断依据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症状轻者眼睑或足胫水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齿衄鼻衄,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2、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史。

3、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B超等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鉴别要点

1、鼓胀鼓胀为单纯的腹胀大,皮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或兼下肢肿胀,上肢及头面一般不肿;水肿则头面四肢皆肿,可有腹部胀大,但无青筋暴露等体征。

2、痰饮痰饮和水肿同属津液病变,但痰饮之邪停积于局部,而水肿为水液泛滥于全身,不难鉴别。

3、气肿水肿皮肤肿胀而有水色,按之陷下不起;气肿皮色不变,按之即起。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阳水阴水:凡感受风邪、水气、湿毒、湿热诸邪,发病较急,证见表、热、实证者,多按阳水论治;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或久病损伤正气,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证见里、虚、寒证者,多从阴水论治;阳水日久损伤正气,或阴水复感外邪,因虚致实等均可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又宜详辨标本虚实,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急孰缓。

(2)辨病位:眼睑水肿,四肢皆肿,恶寒发热,咳嗽气逆,肢节酸楚,病位在肺;周身水肿,肢体困重,脘闷食少,病位在脾;面浮肢肿,腰以下为甚,伴腰膝酸软,怯寒肢冷,病位在肾;面浮肢肿,心悸怔忡,病位在心;周身水肿,胁肋胀满,嗳气不舒,病位在肝。

2、治疗原则发汗、利水、泻下、逐水为基本原则。以阴阳虚实而言,阳水以驱邪为主,可用发汗、利尿、攻逐、解毒、活血、行气、疏表等法。阴水则以扶正为主,可采用健脾温肾利水、通阳利水、补气养阴利水等法。

3、应急措施

(1)面浮身肿,尿少,心悸,气促,不能平卧,汗出,唇绀,脉虚数或结代,为水邪上逆心肺之变。可选用:a.附子15到30g,桂枝9g,丹参15到30g,益母草30到60g,炙甘草6g,水煎服,1日1剂。b.万年青根15到45g,浓煎成30到40ml,1日内分3次服用。

(2)全身水肿,尿闭,神倦欲睡,恶心呕吐,口有尿味者,属水湿蕴久成浊,浊邪阻闭三焦。可予:a.附子9g,生大黄9g,黄连6g,吴茱萸3g,生姜2片,1日1剂,水煎服。b.附子9g,大黄9g,牡蛎60g,一见喜15g,水煎成150到200ml保留灌肠,1日1次。

4、分证论治

(1)风水泛滥

【证候】眼睑水肿,继之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药用麻黄10g,生石膏30g,白术12g,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g。若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各10g。

(2)湿毒浸淫

【证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麻黄6g,连翘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2g,杏仁10g,金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

(3)湿毒浸渍

【证候】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2g,茯苓皮20g,陈皮、大腹皮、生姜皮、白术、茯苓各10g,苍术6g,厚朴6g,猪苓10g,泽泻12g,肉桂6g。

(4)湿热壅盛

【证候】遍体水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药用羌活、秦艽各6g,大腹皮12g,茯苓皮30g,生姜皮6g,泽泻15g,木通6g,椒目6g,赤小豆30g,槟榔、商陆各10g。

(5)脾阳虚衰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药用茯苓20g,白术10g,木瓜10g,甘草3g,木香6g,大腹皮12g,草果、附子、槟榔各10g,干姜6g,厚朴5g,大枣6g。

(6)肾气衰微

【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药用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萸肉12g,丹皮5g,茯苓15g,泽泻15g,附子15g,肉桂5g,川牛膝10g,车前子20g,白术12g,白芍12g,生姜6g。

5、针灸疗法

针刺脾俞、肾俞、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命门、丰隆、水分,采用弱刺激手法,可酌情加灸。

护理

患者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避免疲劳。要防止感染。严防感冒、扁桃体发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其次要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保持床上平整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未婚患者,应在病情稳定2到3年后再考虑结婚,婚后也要节制房事。注意精神调养,保持精神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合理安排饮食,做到饮食有节,宜忌得当。水肿初期,或水肿较甚者,应给予无盐饮食。肿势减退后,可逐渐改为低盐饮食。其次不宜进食滋腻,肥甘之物。忌食发物,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物品。切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寒凉之品。

预防

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防止外邪侵袭。饮食有规律,劳逸适度,房室有节,慎用伤肾药物,有病早治。

点击获取大量中医讲座视频、音频,电子书,共1700G

(0)

相关推荐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水肿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 概述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 ...

  • 早晨眼睛肿,重在调理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主任赵文景 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的部位之一,皮下组织疏松,容易发生液体积聚而导致水肿.人在熬夜过度的情况下,晨起会引起眼睑水肿,充分休息后可缓解,这种情况多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鼓胀(肝硬化、腹水)】

    鼓胀 鼓胀是根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得名. 以腹部膨胀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 多因湿热毒邪久羁,情志所伤,劳欲过度,饮食不节,血吸虫感染,或黄疸.积聚失治等,使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于 ...

  •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 本病当属中医"水肿"范畴,为多种病因损及肾脏所致.由于风寒热毒等病邪侵袭以及劳伤内伤等,损伤脾肾.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统摄固摄失职,精微下泄,故出现大量蛋白尿;由于外 ...

  • 双下肢水肿——易安X形法临床实践录

    双下肢水肿 易安 1.疏通肺经.脾经.胃经 疏通方法:往左往右各揉三下,遇痛点多揉一会儿. 先胃经从梁丘到厉兑往下揉,再脾经从大脚趾隐白到血海往上揉,再肺经从鱼际穴往上按揉. 2.揪带脉,拨太溪大筋 ...

  • 中医治百病——鼻渊(鼻窦炎)

    鼻渊 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又称之"脑漏"."脑渗"等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本病发病率高,甚可 ...

  • 中医治百病——皮痹(硬皮病)

    皮痹 是一种以皮肤初起肿胀发硬,久则菲薄如纸为特征的皮肤病.相似于西医的硬皮病.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亦可见于各种年龄.性别.皮损可发于头面.颈胸.腰腹.背臀.四肢等任何部位.可单发,亦可多发.病程较 ...

  • 中医治百病——云雾移睛(眼科)

    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浑浊不清所致,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蒙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浑浊.本证可由多种内障眼疾引起,病因复杂,涉及面广,预后随内 ...

  • 中医治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而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征.本病最常见于1^4~1^5.1^5~81,约占90%~96%,好发于30~ ...

  • 中医治百病——眩晕

    眩晕 一.概念 眩晕是主观症状,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外界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低血糖症.高血压病.低血压 ...

  • 中医治百病——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儿童极少见.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髌骨骨折,但以间接暴力多见.直接暴力引起的,多因髌骨直接撞击于地面或受打击所致,骨折多为粉碎性,但股四头肌腱膜及扩张 ...

  • 中医治百病——神水将枯

    神水将枯 神水将枯是气郁化火,津液亏损,泪液减少以致目珠干燥失泽的眼病.相当于西医中的泪腺分泌降低引起的结膜干燥症.临证多为双眼发病,临床上以眼干.口干.鼻干为主要表现.若病情顽固日久不愈,常并发黑睛 ...

  • ​中医治百病——白浊

    白浊 白浊是因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而致,以小便浑浊不清,白如泔浆,或夹有凝块或小便时尿道口有白色滑腻之物排出,但溲时并无尿道淋漓涩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本病又称为"溺白"." ...

  • 中医治百病——花翳白陷

    花翳白陷 花翳白陷是因肝经结热,或感外邪,致黑睛生翳,浑浊灰暗,四周高起,中央低陷,形如花瓣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某些角膜溃疡.中医又称"生花翳",是一种边缘性,渐进性的黑睛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