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唱京剧要讲究板眼?

(文:戈宝栋)

回想六十多年前,我就爱上了京剧,跟唱片学了几段唱,很得意!什么板眼不板眼,跟唱片上差不多就满足了。后来年纪大了起来,听说,有板眼怎么回事,也没有在意。后来又有人说我唱的没有板眼,我有点反感:吹毛求疵!现在我觉得京剧唱腔,讲究板眼,太精辟了!

但是在初学的人中,也发现有我早年那种“不耐烦”的表情。似乎是学戏(唱)中的必经之路。其实板眼就是指乐曲中的节奏。也就是歌曲曲谱中的2/4、4/4的符号。这我们早就知道了!我唱歌不是唱得好好的麽?一点也不稀奇!不就是说音乐中每小节中有两拍或者四拍吗?它们是强弱关系是“强、弱”或“强、弱、次强、弱”吗?我早就知道了,歌不是唱得很好吗?有什么难的?这是一切音乐的规律。但是一唱戏,动不动就是“没有板眼”!怎么啦?觉得难。唱地方戏也没有这么难!也有的人因此望而却步。看看那些上岁数的人,文化也不一定高,也许乐理知识还不如我,他却唱得有滋有味。就那么神秘?

是的,传统的说法也许没有那么一套。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我国的戏曲舞台是靠音响指挥的,鼓師掌握一副檀板和一面单皮鼓。以檀板的音响作为强拍的信号,以鼓籤打在单皮鼓中的鼓心(称为眼)的音响作为弱拍的信号。舞台上一切演唱与伴奏,都必须听从他的指令。故俗称“板眼”。京剧的板式有“一板一眼”(即2/4),“一板三眼”(即4/4)。强拍以板(檀板)表示,弱拍以眼(鼓)表示。而京剧的“二黄”是“板起板落”即开唱或末字都落在“板”上。而“西皮”是“眼起板落”,也即是每句的起唱在弱拍的“眼”上,而末一字却落在强拍的“板”上。这个规律自古以来就必须严格遵守。对于学唱京剧的人也是如此。

其实就是唱歌,也是如此。只是现在的歌曲节奏通常是机械的行进速度基本上没有变化。通常的歌曲都是强音起、强音落。但是也有弱音起的,至于最后字都是在强音域的,只是不多。如我国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和“把我们的血肉”这个“起”和“把”字都是弱拍上唱的。还有《歌唱祖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五星”也是弱拍起。《国际歌》的“起来…”也是弱拍起。为了便于开口,在歌唱前必须有个前奏作铺垫,这铺垫的最后音必须落在强拍上,否则,就没有办法在弱音区开口。

然而戏曲的唱,不是歌曲那么单纯,唱段中有更多的抒情变化,有时激愤、有时悲惨、有时恋情等等。所以节奏的变化很多,而且人物各别。因此节奏的变化就很多。所以必须在鼓師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所以“板眼”的作用就非常重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板眼”就形成了戏曲演员非常重要的职业习惯。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合理的规则。而业余演唱只是玩玩。所以常常在“板眼”问题上忽略。经内行经常指出,似乎有点“吹毛求疵”的感觉,也成为学戏过程中最令人畏难的问题。其实这却是我国京剧在世界上音乐领域中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