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仅让中国文人痴狂,连日本天皇都顶礼膜拜

张志和的这五首《渔歌子》一出,立马是洛阳纸贵引起轰动,唐朝人喜欢自不必说,南唐后主文艺青年李煜,对张志和的渔父词崇拜有加。李煜其实命中注定就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其实真的不想去做什么皇帝,是命运赶鸭子上架,非要让他做了皇帝。李煜曾经自号钟山隐士,极为艳羡张志和笔下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的生活,他也写了几首渔父词,其中一首写得极有意境。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对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看来,在李煜的眼里,做什么王子,做什么皇帝,都不如一壶酒,一竿身的渔父来得快活。宋朝更是一个文艺的时代,因此,张志和的渔父词在宋朝是大行其道。南宋的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的时候,甚至一口气写了十五首渔父词,你说你赵构不去中兴大宋直捣黄龙,还向往什么渔父隐逸的生活,怪不得南宋一直奉行投降偷安主义。不过,赵构的渔父词水平很高,颇有味道。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

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赵构不想去做中兴名主,倒是想去打鱼捕虾,“赢得闲中万古名”,可见这个渔父的理想对文人影响至深。

其实,无论是苏东坡还是宋高宗赵构,他们并非是真的想去打鱼,世间人群之中,大部分人是虚伪的,没有几个人肯放弃钟鸣鼎食红袖添香的富贵浪漫,去烟波里钓鱼去,恰如很多人崇拜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但真的就没有几个人脱下官服,像陶渊明一样,起个大早去南山除草。官场中人,他们实在放不下名利红尘的诱惑,他们渴望的是生活的调剂,他们只是将渔父的隐逸生活当作一种追求,作为安闲恬适的生活理想,作为一种超尘绝俗的人格象征罢了。

而真正将渔父生活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还要算是元朝的大才女,著名书法家词人管道升。管道升是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而赵孟頫虽然是汉人,但在元朝贵为一品大员,被封为魏国公,可谓是权倾朝野。但管道升认为,富贵利禄就是天上的浮云,“三十功名”也会瞬时间成为“尘与土”,于是就写了四首渔父词,劝丈夫赵孟頫放下尘世的执着,回归隐居生活。其中一首,充满了对人生哲学深邃的思考。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管道升说,浮名浮利虽好,但代价是自由,管道升这五首渔父词,最终真的把赵孟頫 给叫回了家。

张志和的渔歌子,不仅影响了苏东坡、李煜等一大批文人,他的影响力更是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俘获了包括日本天皇、公主在内的一大批粉丝。张志和的《渔歌子》成了日本大街上最流行的歌曲,日本人没事就唱着“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日本人很喜欢,但很遗憾,他们找不到张志和完整的五首渔歌子,在公元806年,日本遣唐使归国前,曾向唐宪宗要另外四首《渔歌子》。唐宪宗很重视,就派人去找,但是没找到。后来是牛李党争中的李党的领袖李德裕找到了,最终传入了日本。

得到了完整本的渔父词之后,日本嵯峨天皇很高兴,开宴赋诗,君臣唱和《渔歌子》,揭开了“词”这一新兴文学样式在日本发展的序幕。嵯峨天皇水平热爱中华文化,向往渔父生活,模仿张志和的词,水平实在不赖,他也写了五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青春林下渡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

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嵯峨天皇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内亲王智子也写了两首,其中一首是: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

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对于天皇的作品,日本人当然评价极高了,神田喜一郎在《日本填词史话》中说,“嵯峨天皇是以张志和词为蓝本的。并读二作,只觉得一种高雅沖淡的意趣见于其中:天皇不只是仿效原作的形式,而且深入到原作的神髓中去,这种境界使人为之倾倒。”这个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本来是唐朝的朝廷高官,后来挂帆远去的隐士诗人张志和,唐肃宗不仅送了两个仆人,还惹得后世的皇帝,到处去寻访他的诗集,这个待遇不大常见;张志和又凭着五首词,让东林日本上下是如醉如狂,连受到日本朝野上下的崇拜,这种魅力实属罕见,他确实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很大的光荣。张志和的人生真的是达到了巅峰。

关于张志和的最终结局,其实是一个悲剧。他是喝醉了酒掉在河里淹死的。因为张志和浑身都是仙气,于是人们为他的溺水而死编了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是颜真卿等一帮文人高官与张志和聚会,赋诗作画,那场面是相当的和谐热烈。张志和开心啊,结果喝大了,于是就想为大家表演道术——因为张志和以道术出名。张志和让人弄了个垫子扔在水里,他坐在上面,表演坐地飞升,当时,波平浪静,白鸥围着张志和飞来飞去,那情景宛如仙境。于是,众人就兴致勃勃地看着张志和沉入水底,淹死了!

引领了一代渔父词风潮的张志和终于真正回到了他的桃花源,那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地方,去做真正的渔父了。而至今,渔父仍然是中国文人的诗与远方。

至于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渔父词,喜欢渔父出没烟波里的生活,其实很简单,许巍有一首歌唱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毕竟,追求自由浪漫,是人类的宿命。

(0)

相关推荐

  •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 (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其三) ...

  • 跌入春光不思归

    X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时节,倚在春的门柱上,读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一下子就想到他曾在烟波浩淼里种下的风骨,便不觉得在春色里游荡一个 ...

  • 「书写经典」第231期,书写张志和(唐)《渔父词》

    [书写经典]第231期,书写张志和(唐)<渔父词>. 原文: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作者介绍: 张志和,唐代诗人,别称张龟龄.年少聪慧,有记载说 ...

  • 青箬绿蓑不须归,志和之词如美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与外部空前大交流大融和的时期,而为这种空前文化大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除了唐太宗时期的玄奘,后来的日本遣唐使,鉴真和尚等,其实还有一位没有出过国却充当了文化交流大使的人物,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

  • 【书写经典】第231期,书写张志和(唐)《渔父词》

    [书写经典]第231期,书写张志和(唐)<渔父词>. 原文: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作者介绍: 张志和,唐代诗人,别称张龟龄.年少聪慧,有记载说 ...

  • 中国文人的“半”字哲学

    文学家屠隆<娑罗馆清言>说:"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阴: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这个"半"字,实在是体现了主人鲜活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意识.在传统的中国 ...

  • 天下无道则隐:魏晋风流背后,中国文人的苦难和矛盾

    原创 天下无道则隐:魏晋风流背后,中国文人的苦难和矛盾 阿杰谈历史 2021-03-03 14:32 240年,是魏晋文学的一个分界点.240年之前,社会动荡不安,产生了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从240年 ...

  • 中国文人画最后的一笔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 ...

  • 苏轼《自书渔父词卷》行书

    苏轼<自书渔父词卷>,行书,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黄庭坚<山谷题跋·跋东坡墨迹>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李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 ...

  • 变异学系列 || 《墨子》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变异——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的“失语症”

    本文原载<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1期 已获作者和刊物授权,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聂韬,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

  •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中国文人用小草抄了篇先...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中国文人用小草抄了篇先秦文学作品<庄子.南华经.知北游>,选取被衣讲道其中一小断,供赏! 释文: 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 ...

  • 中国文人画里的岁寒三友

    松竹梅--松,四季常青: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合称"岁寒三友". 松.竹.梅做为中国文人画经久不衰的题材,经常一起出现在画中,取松茂而文.竹瘦而寿.梅寒而秀,是三益友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