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故事:段王爷向天再借五百年,为祖国守土保民
当被问,大理段氏的统治何时终结,各位看官可能说是1254年蒙古军灭亡大理国,也有的会说,是1381年大理总管兵败被擒。
但遗憾的是,这两个答案都不对。
最后的段氏封建统治者——泸水段土司,于1950年放弃承袭566年的土司权力,大理段氏的统治才告终结。
这支泸水段土司不为人知的传奇,不仅印证了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而且还是一段滇西人民保卫国家的史诗。
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段王爷
1381年,大理被明军攻破,末代总管段世被俘。然而,段氏的支系却得以在云南继续充任土司。
由于实力有限,朝廷显然不可能掌握全部地区。因此,一些在皇帝老爷们看来是“鸟不拉屎”的边角地,仍旧可以让土司掌管,既节约了统治的成本,也可以彰显皇恩。
在大理州喜洲镇周城村,流传着一个传说。龙潭里有一条真龙守护当地人,后来龙去了怒江。每当周城老乡路过,龙都会用周城乡音与老乡攀谈,那些来怒江的周城人也会生意兴隆。
这条真龙,就是段氏土司,段氏祖先、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的故乡便是喜洲。段家的根在喜洲,段家的后代去了怒江泸水。
据明正统九年(1444年)的《段福墓志铭》记载,段家从洪武年间开始世代任老窝(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老六库村)土知州,即一直是泸水六土司(六库、老窝、鲁掌、登埂、卯照、练地)的首领。
保土守民
段氏始终是爱国的,无论是效忠大元的大理段总管,还是效忠明、清、民国的泸水段土司。他们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土守民。
早在元朝,段氏总管就率领麾下爨僰军与云南元军一同征战,多次击退入侵的缅甸蒲甘王朝军队。
段土司府
明清时期,段家的势力虽然大为缩水,但仍旧组织了土兵,于永历二年收复片马领土300余里,又于乾隆年间征称戛、茶山。
而最为光彩的,则是本文的主角,土司段浩反击英军的战斗。清末宣统三年,作为头号强国的英国染指片马,数百人的段浩弩弓队与傈僳族蓑衣队团结一致,击退了一千多人的英国巡逻队,迫使侵略者退出片马一带。
射弩是傈僳族的绝活
片马从此彻底被保住,但段浩更大的功绩则是抗日。
七十八岁高龄坚持抗日的段土司
抗战期间,段浩家族成立了“临时难民接待站”,发动土司、富户捐钱捐粮,援助从缅甸遣退回国的远征军官兵及华侨难民。
与此同时,作为保卫家国的一员老战士,段浩与其他爱国土司,响应宋希濂总司令和李根源监察使的号召,在六库成立了“福(贡)碧(江)泸(水)练(地)民众自卫支队”,段浩亲任司令。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了。
支队由当地土兵千余人组成,所持武器相对落后简陋,但爱国热情高涨。尤其在侦察和情报方面,支队为正规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山中宰相”李根源,与段家是义兄弟
为了保证部队供给,段浩还相继成立了泸水军民合作站、西区军民联合办事处、称戛、老窝、鲁掌、六库军民联合办事站等机构,主要负责解决后勤物资。各族民众不分昼夜加工粮食,供应前线。
而从保山瓦窑到片马的运输线几乎全在高山和深谷的崎岖小道上穿行,既有江岸酷暑地带,又有高山雪原及原始森林,条件极为艰苦,加上战时供给困难,缺医少药,饥饿、劳累和时疫使不少民工倒在运输途中。两年中老窝区共有100多民工死亡。据不完全统计,仅反攻期间为支前运输就有338人为国捐躯。
为了支援抗战,段家近乎倾家荡产,甚至腾出院子给军队使用,自家去住山里的茅草房。李根源曾作诗称赞段浩:“潞水诸土司,忠贞知报国,上游段镜湖,下游线比德。”段镜湖即泸水老土司段浩,线比德即潞江土司线光天。
传奇的终结与延续
49年前夕,滇西匪患严重。即使是辉煌一时的段土司,也畏惧三分,甚至家中的救命钱财也让土匪夺了去。根据段家后人描述,若不是他家不曾残酷剥削领民,人缘好,有老百姓接济,怕是也要饿死了。
终于,1950年,泸水解放,匪患也平息。段氏家族因为支援过解放军,又接受了新思想,和平交出了承袭566年的土司权力与家产。他们的班,由另一个更先进的政权接了过来。
这场向天再借五百年保土守民的土司传奇告终了,但段氏族人的故事却仍在延续。
泸水
泸水段氏后人段森华,在本世纪初来到了大理喜洲,并意想不到地与同祖同宗的喜洲段氏族人相遇,双方对上了家谱,相认为亲。
分离数百年的段氏族人,终于得以团聚……
后记
这是一篇关于段氏、关于滇西人民保家卫国反击侵略的短文,篇幅有限,不能将波澜壮阔的历史详细诉说。
可能有些朋友注意到文章的照片奇缺,只能用一些关系不太密切的图替代。这也是历史的遗憾,由于地处偏远等原因,云南人民的伟大历史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遗忘、边缘化。
作为云南人,作为历史爱好者,作为有责任心的普罗大众,本号竭尽所能,为还原历史与真相做一些微小的工作,让云南人民、云南文明及其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平台作者:odmail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