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的联系
一、名家注释
王冰注:“言冬夏二至,是天地气主岁至其所在也,春秋二分,是间气,初、二,四、五,四气,各分其政于主岁左右也,故曰至则气同,分则气异也,所言二至二分之气配者,此所谓是天地气之正纪也;以分、至,明六气分位,则初气、四气,始于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为纪法,三气、六气,始于立夏、立冬后各一十五日为纪法,由是四气前后之纪,则三气、六气之中,正当二至日也。故曰,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也。”
张介宾注:“分言春秋二分,至言冬夏二至。冬夏言至者,阴阳之至极也。如司天主夏至,在泉主冬至,此六气之至也。夏至热极凉生,而夜短昼长之极,冬至寒极温生,而昼短夜长之极,此阴阳盈缩之至也。春秋言分者,阴阳之中分也。初气居春分之前,二气居春分之后,四气居秋分之前,五气居秋分之后,此间气之分也。春分前寒而后热,前则昼短夜长,后则夜短昼长;秋分前热而后寒,前则夜短昼长,后则昼短夜长,此寒热昼夜之分也。至则纯阴纯阳,故曰气同。分则前后更易,故曰气异。此天地岁气之正纪也。”
张志聪注:“气至,谓冬夏之二至;气分,谓春秋之二分。此承上文以申明,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言二至之时,总属寒暑阴阳之二气,气分之时,则有温凉之不同也。”“春秋之气始于前者,言春在岁半以上之前,秋在岁半以下之前,夏冬之气,在二气之后,谓四时之主气也。”
二、至与气的含义
释字:至者,《说文解字》:“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玉篇》:“来也。”《易·坤卦》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分者,《说文解字》:“别也。从八刀,刀以分别物也。”《易·系辞》:“物以群分。”又《增韵》:“裂也,判也。”
“至”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飞鸟从高下至地上。第二是至极。这两个意思不同,第一个意思是指大地,地为四方天空的中心。第二个是至极端。两者意思相反。
“分”是分别的意思,两者阴阳分裂开。
三、三候谓之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说:“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所谓“候”是古人在炼丹时候的火候,把5天称为一候,五天的炼丹过程中火候的大小、进退等,火候分为小火、大火、持续、退火、保温等5个阶段,也是火的5种状态,代表着生、长、化、收、藏5种气的状态。经过三候十五天就形成了气,这个气是一个节气,也就是说这十五天的气候阴阳寒热属性是一样的。三候是经过了天地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完成了天气下,地气升,天地之气交的过程,天地气交就产生了生命,也就有了气,整个过程需要15天。六气,一共90天就是一季,也称为一时。四时也就是四季成为一年,称为一岁。
这样算来,因为每十五天为一节气,一年就是由二十四个节气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在使用,而且有的节气还定为法定节日,例如,清明节。
四、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是最早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开始的历法都是农历,但是农历比较适合计时,不能指导农业生产。农历是月历,是根据朔望月计时,农业生产要根据太阳的四季变化,播种、成熟、收藏,所有的农事活动都要严格按照四季变化的规律进行。因此就要求历法也要有阳历的特征,于是就在农历中加上了二十四节气,今天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一部历法,但需要明确的是,二十四节气不是农历而是阳历。例如,中国的夏至时间和美国的夏至时间是完全一样的,而且所有的节气时间每年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清明节永远都是4月5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所以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基本上是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到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的十二月十五日,最晚可在正月十五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得知,节气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来划分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一年4个季节的开始,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我们知道一年中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来回反复移动,在中国的中原地带会发现,不同的季节,太阳高低不同。太阳最高时就是夏至,最低时就是冬至,位置居中的时候就是春分和秋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的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五、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
气至在自然界是指节气到了,或者节气到了某种极致状态。节气一共有24个,每个节气15天,农历月中每个月是29天到30天不等,两个季节之间是15天,因此一般来说每个农历月一定有两个节气,第一个称为节气,第二个称为中气。由于阳历与阴历时间有差别,阴历时间短,因此在对应二十四节气时,节气会逐渐向后移,当移到月中,而且刚好遇到的是小月29天,这个月只会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就要在这个月后加闰月,以保证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农历月的制定是根据两个朔望日的时间定的。
中国大陆的中原地带地处北半球,属于北温带,在北回归线的北部,中国的最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4个省、区。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夏至,这时候太阳离我们最近,位置最高,而且停留时间最长,也就是白天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是每年的阳历6月21日。经过夏至后太阳从北到南移动,在9月23日这天到达赤道位置,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正处于秋分,昼夜时间长度相等。经过秋分后太阳继续南移,直到达到南回归线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这一天是阳历的12月23日,夜晚时间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太阳也是高度最低的一天,因为太阳离北半球最远。到了南回归线后,太阳开始转向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气候也开始由寒转暖,直到3月21日时,太阳又回归到了赤道上方,北半球这一天昼夜再一次相等,这就是春分了,也是一年的开始。
太阳南北移动的位置变化产生了四季,冬至与夏至是太阳运动的两极,极则生变,阴阳运动方向相互转变,但是太阳离北半球的距离相对没有改变,因此在北半球感受冬至、夏至的前后温度没有明显改变。而秋分与春分是太阳运动到两极间的中点,阴阳运动方向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太阳这时或者离地球越来越远,或者越来越近,在北半球感受的温度的变化是明显的。一般来说过了春分气候明显由寒转暖,相反过了秋分气候明显开始转凉了。
再以一天为例,两个“至”点时间一个是在子时,一个是在午时,两个“分”点的时间,一个在卯时,一个在酉时。子时阴至,午时阳至;卯时阴分,酉时阳分。假设以卯酉为地平线,子时代表夜晚,午时代表白天。子时气从降转升,午时气从升转降,子午时阴阳升降方向转向反面,而气温没有变化;卯时阳出阴气温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但气升的方向没有改变,酉时阳入阴气温会有明显改变,同样气降的方向没有变。
总之,“至”与“分”虽然都是处于阴阳转变的时候,但各自所具有的特点不同,“至”是指气的运动方向从阴转阳,但气的寒热没有变化;“分”是指气的运动方向没变,但气的寒热发生了很明显的改变。
所以《黄帝内经》有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至则气同就是指寒热相同,所谓分则气异是指寒热不同。
六、至阴与阴至
本条经文所讲的“至”实际上是“极”的意思,夏至、冬至也是阴极、阳极的意思。该经文出自《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的一篇,关于运气七篇的内容是否是《黄帝内经》的原始文字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从经文内容来看有很多新的概念出现,而且大部分只出现了一次,很多内容看似有点怪异,但仔细分析起来又不相矛盾,因此我认为,运气七篇的内容应该不是《黄帝内经》的原始文字,但是同时代的著作。
关于“至”的问题也是,《黄帝内经》中经常提到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主水为至阴等内容,但这个至阴不是极阴的意思,前篇内容讲过,脾为至阴是因为在四季气的变化中,脾不独主时,脾土寄治各季的最后18天,位居各季节的中心位置,因此为至阴。肾主水为至阴,是因为在阴的状态下,水的功能主软化,其作用性质为其他四象的中心枢纽,所以为至阴。总之前面经文中提到的至阴是指中心枢纽,而不是极阴的意思。
但本段经文所讲的至是极端的意思,在本章开始的释字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至”这个字的本意有两层,第一是到达中心,第二是极端。这两层意思已经代表了“至”在经文中的两种意思,两个意思似乎是矛盾的,但这里所用“至”组词时,“至”位置不同,这里是把“至”放在后面,不是“至阴”而是“阴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这样的位置颠倒就使“至”的意思发生改变。所以读《黄帝内经》的时候要非常仔细,每一个字都要斟酌,甚至同样字不同顺序表达的意思有可能不同。
七、临床应用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提到有水分、血分。“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榖不化,脾气衰则鹜清,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这两条内容介绍了两种病症,一个是血分,另一个是水分。血分病是月经先停而后出现水饮病;水分病是先有水饮病然后月经停止。月经也叫经水,水和血在这里都指月经,但寒热不同,血分病多寒属难治,而水分病多热容易治疗。这就是经文中“分”的含义,阴阳的运动方向相同,但寒热不同。阴至、阳至代表阴极、阳极,对应冬至、夏至,在《黄帝内经》当中属于“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范畴,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前面都有论述到,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