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谣言你都听过吗?Mayo Clinic科研人员教你如何应对

导   语 

“晨起时喝淡盐水排毒保健”“反复烧的开水致癌”“生吃茄子减肥”“木瓜丰胸”“食用5颗樱桃核就会中毒”……眼熟么?以上列出的,都是和健康有关的网络谣言。

作者 | 张彬
Mayo Clinic科研人员
(文章略有删减)

两年前,腾讯公司统计过,在各类层出不穷的谣言文章中,“健康与养生”类达到了总谣言量的38.77%,占所有虚假信息比例首位。

在这个时代,信息的获取正在由因为匮乏主动搜寻,转变为在冗杂中被动筛选。在接触到的信息中,总有那么一部分属于未经实际验证的、不全面的,甚至虚假的内容。尤其是医疗健康领域的相关信息很容易被广泛传播,其中有些内容会造成对健康问题以及疾病的误解,延误诊治时机,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无论是谁,为什么,制造这些谣言,其危害都不容忽视。那么,这类信息为什么会广为传播?都有哪些危害?应当怎么应对?

健康类谣言之所谓广为传播,首先是受众相当广泛。

病痛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或多或少而已。相同的疾病,类似的经历,一定会第一时间抓住眼球,吸引注意力。

比如“不用吃药远离××病”“做这个动作就可以避免××”“有××病不求医”等,相比去医院挂号看医生,显然不花钱、方便易行的“偏方”更有诱惑力。下意识里,我们对信息的获取有所偏好,爱听简单的、省钱的。

其次,健康类谣言的很大一部分传播,源于我们阅后即转的习惯。

网络时代信息分享方式的便捷改变了分享成本,无论是睡前睡后,屁股下面是公交车座还是马桶,花几秒钟,划划手指头的成本换来了廉价的关心和分享。

事实上,善意地转发一条虚假信息造成的危害,不见得就比造谣本身小。

有些谣言充其量只是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如“在家煮锅绿豆粥防百病”“吃饭加瓣蒜,营养长一半”“晚上关WiFi可防癌”等;然而,另外一些谣言可能会干扰到潜在患者的就诊和治疗时机,以及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如毫无依据的“偏方”“窍门”,关键时刻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

举个例子,2017年有一则广泛传播的视频,被拍摄者据说是台湾某医院的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在视频中,他极力推广一种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拿自己的手去使劲掐对侧的腋窝。据他说这样做心绞痛就会很快缓解。

作为一个长年工作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学人员,我深知这个视频的危害性有多大。于是搜索相关新闻,果不其然,随着视频的扩散,严肃媒体终于介入调查,发现该视频录制的是一位姓洪的易经讲师,没有任何医学背景,更不是什么台湾医院的心血管专家。那个自救方法,也是别人教给他的,纯属以讹传讹。

但是,有多少人在看了这个视频后去会去深究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有多少人会质疑身着白大褂的“台湾知名心血管病专家”?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有人按照这个方法开展心梗后的自救,会导致什么结果。

PS.心前区疼痛,尤其是有明确冠心病史或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史的,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参考目前广泛推荐的急性心绞痛自救步骤。

此外,专业人员对于医疗健康信息的推广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在中国,一位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患者,工作完还要再学习,做科研,搞晋升,以及张罗自己的生活。

在有限的时间里,医生只能给单个患者传达相当有限的信息,大多还是对方不爱听的。接诊经验越多,往往顾虑也会越多,因为在医疗健康领域,个体差异完全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诊疗结果。

而一条网络信息,传播量却是以数千、上万记。所以,专业人员哪里比得上网络写手?

有的网络写手完全没有医生的层层顾虑,想到一就敢说成二,阶段性科研成果就说“攻克”“根治”,断章取义也是家常便饭……阅读量是他们的业绩指标,转发率是他们的成功信条,只要承受病痛的不是他们。

最后,有限的医患交流不能解答所有疑问,患者和家属免不了自行寻找信息。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在我从医时,也会遇到和患者以及家属解释疾病和治疗方法的情况。

往往这时候我会尽量偷懒。比如在我谈话对象中有一位有医学相关背景的,我会强调重点,短时间内传达重要信息,科普任务就落在这位的头上。如果没有医学背景的家属,就需要花一定时间,利用“打比方”的方法,尽可能地转达我的意思。

然而,遗憾的是,有时即便是花了超过一个小时的谈话(相信我,这个谈话时间对一个外科医生来讲已经很长了),还是很难充分解答患者或家属的所有疑问。因为要透彻了解任何一个疾病,都需要诸如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作为背景。

更何况,对于现代医学来讲,很多领域本就还存在争议,如何解释这部分,是比较头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关不同手术围术期(做手术前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具体使用上来讲,广谱的效果好,但菌群失调可能性大;抗菌谱窄的,又有可能不能覆盖个别病例的感染。更别说还有研究表明,对于某些手术,严格的术前准备和无菌操作甚至不需要预防性使用围术期抗生素。

就这一个小问题,想跟患者和家属讲明白就不容易,何况还要考虑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

所以通常,在有限的时间内,医生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所有疑问是不现实的。那么不可避免的,患者和家属会自行寻找更加详细的各方面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和医生的解释相悖的结果,就会造成怀疑和担心。患者不知道是该信任自己的医生,还是网上的信息。因为医生同样会出错,没有一位医生能保证自己所有的诊断都百分百正确。

这些困惑可能会令患者和家属疑惑、犹豫,甚至错过诊疗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健康类谣言的泛滥,我们到底应当怎样应对?

盲目抵触网络信息无疑是徒劳和愚蠢的。反而,利用网络的迅捷,合理地了解相关的信息,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地和自己的医生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疾病——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改善的。

根据前人总结的一些经验,在这里,我也尝试着给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注意信息的来源

一个值得信赖的信息应当有可靠的发表来源、明确的发表机构,以及发表时间。如果出处不明,信息的真实性就值得考虑。

2. 寻求权威机构的验证

如果这条信息引起了你的兴趣,并且有着明确的来源(如果是转载,请稍稍花几分钟看看原始信息,以防有断章取义),那么接下来建议再寻找下是否有其他权威机构和医院有相同的说法,以便验证。如果是外文,扔给家里学外语考级的娃,就当练习阅读理解。

3. 尝试做一个怀疑论者

“疑惑固非乐事,确信更属荒唐——伏尔泰。”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怀疑论和阴谋论是两回事。前段时间网络大量传播的一个谣言《化疗杀人已被实践证明》就是典型的阴谋论。这篇文章认为之所以化疗,是因为厂家要造成癌症恐怖,提高利润。文章把在化疗时出现的一些毒副作用与虚构的厂家阴谋论结合,危言耸听,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危害甚大。

4. 主动找医生交流

不管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对网络上获取来的信息,建议还是应当花点时间,和你的医生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困惑。我相信,一位认真负责的医生是能够帮你解答上述问题的。

如果,我们还是不相信当前医生的建议和诊疗方案,应当怎么办呢?很简单,换一个医生再看一看,兼听则明。

在这里还要呼吁,那就是关于传播、传播、传播……

迅捷的信息交流让我们每个人不仅变成了接收站,也成为了中转站。当每条健康类信息到了我们手中后,转发前请稍微再考虑一下,每一个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朋友,都可以是该类谣言的终止点。

希望我们都成为网络谣言的过滤器,而不是被人利用的放大器。

作 者 简 介

张彬,男,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近9年,历经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岗位,以及硕、博士学习。2010年赴明尼苏达大学参观访问,并于该年底开始在Mayo Clinic从事科研。目前科研方向为老龄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方向的临床转化研究。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在看”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