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一章

引子

大同,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大同在历史上处于胡汉结合之地,这片土地上,兵家必争,有过汉高祖被困白登山,也有过杨家将血战沙场,更有过清朝初期的屠城。

大同做过都城、做过陪都。

大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作者想说的是其医药文化史。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吧。

为什么从万历年间说起呢?从明朝万历八年起到了后来四百四十年之后的公元2019年,大同的中医药传承汇集到了晋北唯一一家中药生产企业,名为“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此公司前身为大同中药厂,而大同中药厂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当时大同的各老字号合并而成,可以说是大同中医药的集大成者,细推历史广盛原的发展可以从万历八年说起。

或许谈史有些夸大了,作者只是从浩翰的史料中搜寻几处或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小故事穿插在一起来描述一下大同中医药、广盛原中医药的历史片断。

此书就名为《广盛原传奇》吧。

第一章   小韩进落难大同城 任服远救孤认螟蛉

话说大同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这里处于胡汉结合之地,那连年的争战始终不休。明朝之前,这里多数时候是为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偶而归于汉族,那也是长期接受着边境之外少数民族的侵袭,到了明朝初期鞑靼连番入侵,明朝军队防不胜防,直到1571年明朝政府在又一次战争之后与鞑靼议和并封鞑靼首领俺答为顺义王,自此大同马市重开,边境贸易恢复,一派繁荣之象。

有道是天道无常,这繁华的景象延续了九年,到了1580年,也就是大明万历八年,一场天灾突袭大同城。

这一年的八月,北岳恒山上的一场大风吹折了无数的树木,落得满山遍野,这一异象当时弄得人心惶惶,但也就过了一个月大多数人就忘掉了,人们也不会丝毫想不到一场天灾将要降临大同。

进入九月,北方的天气开始冷了下来,这一天黄昏,一个八九岁小孩从大同城的永泰门(大同城南门)独自走了进来,清秀的面容上灰尘掩不住悲戚之色,污渍满身的衣服划破了几道口子,但仔细看那衣服的料子还是不错的。

小孩进入城门,边走边四处瞧着,路过一家包子铺深深的吸了口气,咽了咽口水,想来是饿了很久,但终究还是走了过去,快到鼓楼的时候,大约是又饥又冷最终蜷缩在一家店铺的墙角下。

这是一家医馆,门头上大书普济堂三个大字,冷清的生意倒是符合门两边的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天还没有黑下来,但北方寒冷的天气让街上少有行人,偶尔有人经过,也并未在意那墙角的小孩,天可怜见,莫非这孩子就要冻死街头不成?

普济堂里走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材略高,穿一身灰色长袍,面容慈善,大约是出来要去采买什么,一转身看到墙角的小孩,急忙走了过去。

“孩子,你怎么在这里蹲着?,大冷的天,不要冻坏了。”中年人边说边蹲下来伸手去拉小孩。

小孩大约在饥饿中睡着了或是昏了过去,一动不动,中年人急忙伸出右手三指在小孩子左手的寸关尺一扣,“这是饿的”,说罢将小孩抱起匆忙走进医馆。

这中年人正是普济堂的大夫,名为任服远,任家祖辈行医,任服远在大同那也算得上是名医。

将小孩放在诊床之上,任服远边去取东西边叫道:“夫人,快去把做好的热粥盛一碗来,这里有个快要冻饿而死的孩子”。

里屋门帘一起,出来一个妇人,一看便是正在做饭的样子,一瞅躺在床上的小孩,“这太平盛世,怎会有孩子冻饿街头,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任服远催道:“先别管那么多,救人要紧,你先去把热粥盛过来,我先救醒来再说。”说着搓了搓双手,在孩子两擘及胸口几处穴位轻轻按摩,之后于小孩人中穴上轻掐了几下,小孩慢慢醒了过来,睁开双眼,稍有惊恐之状。

“大叔,这里是?”小孩显然也看出任服远并无恶意,而且是在救自己。

“孩子别怕,这里是我的医馆,我叫任服远,先别说话,喝点米粥”,任服远向端着一碗粥出来的妇人说道:“就劳烦夫人了。”

任妻倒也习惯了丈夫的客气,没说什么,坐在床边,扶起小孩开始喂粥,半碗粥进肚,小孩的脸色开始变好,也有了精神,“多谢大叔大婶相救之恩,我只是两天没吃东西了,饿得晕了过去,现在好多了,我自己来吧”。

任妻看了一眼丈夫,任服远说道:“没事了,孩子就是饿的。”又对孩子说道:“自己喝吧,慢点,不要急,马上一块吃饭。”

孩子点头端过碗来,连声道谢后大口的喝着。

任妻站起来对丈夫说道“方儿也该回来了,饭菜好了,叫孩子一块吃吧。”

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身秀才装扮,一进门就叫道:“爹、娘,我回来了。”一转脸看见床上刚刚喝完粥的小孩,“咦,哪来的孩子,这穿得莫非是个乞丐?”

任服远轻喝道 :“方儿,你也是读书之人,当知书答理,怎地如此说话。”

任方一低头,“爹爹,是孩儿不对,不该如此说话。”转头向小孩说道:“小兄弟,是任方无礼了,小生此厢有礼了。”

任服远笑道:“莫要贫嘴,进屋和你娘准备饭吧,我出去再买点包子,叫上孩子一块吃。”

任方笑着对小孩说道:“小兄弟,你尊姓大名,来自何方?来,我带你洗脸洗手,一块吃饭。”

小孩倒也不认生,“任方哥哥,我姓韩名进,朔州山阴人。因故流落此地,多亏大叔相救,小生这里多谢了。”

任方有些吃惊,这韩进说话明显不符合他的年龄,“哇,看来韩小弟是读过书的?”

小韩进一昂头,“那当然,我自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三岁就熟读三字经,到现在我可是把论语春秋熟读过两遍。”

任方有些不信,但又不好说什么,带着小韩去边上洗去脸上手上的污渍。

不一会儿,任服远返回医馆,荷叶包着两笼包子透出诱人的香气,“来吧,进屋吃饭。”

吃饭的时候,小韩进已经把任服远一家当做亲人,说起了过往经历,原来韩进本来住在朔州山阴县一个小村,父亲是乡下的一个私塾先生,家境也算中等,半年前村子里发生瘟疫,十室九空,父母都在那场瘟疫中病故,小韩进随着幸存的人逃难出来,一路走到大同。

听了韩进的遭遇后,任服远一家人对小韩进深表同情,最后任服远做出了个决定。

“韩进,你孤身一人,年龄又小,这在外流浪可并非长久之计,任某开此医馆虽说不能算是家境殷实,但也能养家糊口,也不在乎多养一个孩子,如果你愿意,我想收你为螟蛉义子,你今后就住在我的医馆,与任方一起读书,也可学习我任家的医术,不知你可愿意?”

小韩进哪里不知这是天大的好事,急忙跪倒在地称呼义父义母。

毕竟任服远认了个干儿子,也算一件喜事,第二天一早任服远带着韩进购买衣物之类,有街坊听说此事,也来道喜。

这一章到此告一段落,欲知这大同城内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天灾,请待下文分解。

(0)

相关推荐

  • 一个海外归来的邻居

    一个海外归来的邻居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 回乡偶书 >  唐  贺知章 晨六时许,起床散个步.春天的清晨真是有點凉啊,台湾话说,春寒雨边下,前 ...

  • 评书《广盛原传奇》清朝篇 第一回

    原著:正哥闲话 山西老解  播讲:山西老解 引子 话说明朝万历三十四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公元1606年,这一年的9月22日呀,在距陕西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一个破烂的土窑中,出生了一个男孩儿,男孩 ...

  • 《广盛原传奇》明朝篇 终章

    第四十二章  韩进修道入蜀山 小儿神效传东瀛 <广盛原传奇>明朝篇  终章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韩进回到大同偷偷与义父义母相见,但无奈只能再次离开大同. 任服远夫妻虽然对韩进不能归家耿耿于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归同始知天降祸 韩进无奈密会亲 书接上文,韩进在海外漂泊两个多月后,终于搭了一艘琉球国前往大明的商船返回中国,不过是在福州. 韩进暂时不想表露自己官员的身份,你想你本应该在朝鲜留学的,这突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道法始遇有缘人 漂流荒岛终得归 书接上文,大同白衣庵的方俊大师与一道号静如的道姑和韩进曾经见过的刁蛮的女子三人在京城一处茶馆喝茶聊天,所谈的居然是韩进之事. 原来这刁蛮女子是那静如的弟子,而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任服远无奈逐义子 方大师忽谈韩进事 书接上文,暂且按下韩进在海中不表,先说那张王两位太医返回大明京城之中,先向黄太医汇报了此次出使医学交流之事,自然两人一口咬定最后韩进私通倭寇将朝鲜所赠一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医书被劫诬通倭 逃生无路海上漂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大明出使的医学交流人员返程之时在港口还没有完全上船突然遭遇倭寇的袭击. 朝鲜商船紧急启动驶向大海,这大船如果说在短距离上可能速度赶不上倭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医方类聚>赠大明 返程突遇倭寇袭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道奇芩邀请大明使臣众人参观朝鲜太医院的医典室,这个倒是和韩进的工作一样的一个场所. 奇芩另外说了要给大明赠送一部朝鲜官修的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奇芩相赠道家书 韩进指点五禽戏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韩进于赴朝鲜的路上将小儿神效丸的处方给了韩鲜的使臣奇芩,奇芩打算日后在朝鲜制作此药之时起名金匮救命丸. 次日早上,韩进起来吃过早饭,果然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航海途中把酒谈 神效秘方传奇芩 韩进可以想象大同城内义父的高兴,但肯定不会想到那刁蛮女子上门来找事,此时的他正在海船之仰头看着那一轮月牙和满天的繁星,心中想着无论身居何地,我们都是顶着同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