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三) 刘福通建立大宋政权

刘福通那是标准的老革命,毫不夸张的说,大元帝国崩塌的序幕,就是刘福通拉开的。

1351年时,刘福通计划和韩山童一块起兵。

按他们当时的宣传,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刘福通是宋将刘光世的后人。

这种宣传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韩山童是老大,以后当皇帝;刘福通是老二,以后当丞相。

韩山童既是转世的明王,又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在他们的政治宣传中),那他们的奋斗目标,自然有两个。

第一、以转世明王的身份,率领大家建立一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新世界。

第三、以大宋皇帝后裔的身份,率领大家反元复宋。

但是很不幸,在起兵前夕,韩山童就被政府军捕杀了。

听到韩山童被捕杀的消息,刘福通在仓促间举起了叛乱大旗;虽然起义进行的非常仓促,但是因为叛乱的大潮刚刚开始,所以大元帝国还没有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在这种背景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很快让整个河南省,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但是随后不久,各地民团组织纷纷建立,他们背靠庞大的政府组织系统,很快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这种背景下,不只是刘福通一系,渐渐陷入困境,其它各大叛乱势力,也纷纷跟着陷入了困境。

但是革命的火种,在这个阶段,已撒得遍地都是。

在这种背景下,大元帝国取得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因为更大的叛乱浪潮还在深海中继续酝酿。

终于在1354年,出现了张士诚大败脱脱的事件。

张士诚大败脱脱那一年,刘福通拥戴韩林儿(韩山童之子),在中原地区正式开国立号,再次掀起了革命的高潮。

在刘福通一系的宣传中,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那韩林儿自然就是宋徽宗的九世孙了。所以这个政权的国号,天然就得是宋;韩林儿自然就是大宋皇帝。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服政治宣传的野蛮粗暴。你看,刘备说自己是皇族之后,好赖他姓刘;曹操说自己是曹参之后,好赖他姓曹;韩林儿说自己是大宋皇族之后,却是连个姓都懒得去改;总而言之,虽然我姓韩,但我就是货真价实的赵氏子孙。

因为韩林儿在位的时候,年号是龙凤。所以说起这个政权时,我们通常都称之为龙凤政权。

在刘福通一系的宣传中,因为韩山童是转世明王,那韩林儿自然就是转世明王之子了。

而且在当时,这个政权主要是以白莲教为基础建立的,所以人们说起韩林儿时,通常都是称之为小明王。

小明王为代表的龙凤政权,绝不是什么草台班子,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军事集团。

龙凤政权正式建立后,曾经以北宋的都城开封汴梁,作为自己的都城。在此过程中,派出各路大军四处攻城掠地,让整个北方地区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

全盛时期,势力遍布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山东、塞外、东北、甚至朝鲜。

龙凤政权,全盛时期的势力范围。

图。

面对龙凤政权这样漫无边际的发展,大元帝国自然把最主要的力量,都用于围剿龙凤政权。

最后,龙凤政权在大元帝国政府军、民团的联合围剿下,开始渐渐走向衰败。

然后,龙凤政权就渐渐收缩成一个很小的地方政权。

图。

这两幅历史地图源自网上,并非原创。在此感谢历史地图制作者。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元末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政权,都是虚君在上的格局。

北方的龙凤政权,是刘福通拥戴韩林儿建立的。在这政权中,皇帝(或是小明王)韩林儿是标准的傀儡,军政大权始终都抓在刘福通手里。

南方的天完政权,是彭莹玉拥戴徐寿辉建立的。在这个政权中,皇帝徐寿辉是标准的傀儡,军政大权都抓在彭莹玉手中。

彭莹玉死后,皇帝徐寿辉还是傀儡,军政大权又抓在了倪文俊手中。

倪文俊死后,皇帝徐寿辉还是傀儡,军政大权又抓在了陈友谅手中。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政权,都是会这样种虚君在上的格局呢?

熟悉我作品的人,对于这种权力格局,应该不会陌生。

虚君在上的格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建立一个众多大佬联合执政的格局。

坐在头把交椅上的实权派,虽然大权独揽,但是因为他缺乏皇帝的名号,所以他与其它大佬之间的关系,永远只是同事关系。

皇帝虽然始终居中而坐,而且从名义上,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但是因为他是傀儡,所以他也缺乏号令下面大佬的实力。

这样一来,这个政权注定是一个多头格局。

龙凤政权、天完政权之所以都以这种模式存在,是因为他们是众多叛乱集团加盟建立的。

这些叛乱集团的首脑,自然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换而言之,他们是带股加盟过来的,自然谁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股权。

在这种背景下,刘福通也好,彭莹玉也好,只能建立一个这种虚君在上,自己充当执政官的格局。换而言之,咱们现在就建立一个股份公司;各大股东的权利我们都尊重、都承认;咱们的地位是对等的,只是股权不同罢了。

类似的方式,让他们的政权都发展的非常迅速。因为各地的叛乱首脑,都清楚的知道,只有大家实现某种联合,才可以有效抵抗大元帝国的围剿,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张;而大家带股加盟的协作方式,又会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自然纷纷向龙凤、天完两大政权方向集中。

虚君在上的格局,最大的坏处,就是它的组织性相对松散。

龙凤政权如燎原之火一般,让整个北方地区,很快变成了红色的海洋,但是在如日中天之际,让政府军、民团打残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组织太过松散,所以在战略上很难以实现有效协作,而且内讧不断。

朱元璋在开始建立自己基本盘时,就已开始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了。

换而言之,朱元璋在培养核心班底成员的时候,大都只选那种只有两个肩膀一个脑袋的人,换而言之,都是既无班底,又无原始资本的人。这些人跟着朱元璋,自然不敢、也不可能奢求什么股权不股权的。

因为这个核心班底太过强大,而始终占据核心位置;所以后来带股加盟朱元璋的叛乱首脑,也只能以朱元璋马首是瞻。

这个组织,从开始就是中央集权性质的;而且在朱元璋的铁腕管理下,始终都是一元的管理。

相比而言,张士诚、陈友谅建立的军政集团,在组织结构上,自然比龙凤政权、天完集团更严密,但是与朱元璋相比,终究还是棋差一招。

这种组织结构的差距,在绝顶争锋的时候,那是致命的。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继续顺着龙凤政权说事。

因为龙凤政权组织结构太过松散,所以面对大元帝国政府军、民团的联合围剿,在如日中天之际,很快就让打残了。

龙凤政权,虽然让大元帝国给打残了。但是经过这一通折腾,大元帝国也是夕阳没路了。

是不是还是说得有点远,我们再书归正传,从龙凤政权建立之时说起。

龙凤政权建立之后,就派人邀请郭子兴一系加盟。

当时,郭子兴死了,所以郭子兴一系加盟龙凤政权时,是由郭子兴的儿子、郭子兴的小舅子、郭子兴的养女婿三人为代表进行的。

郭子兴等南方叛乱势力,愿意加盟龙凤政权,一方面是因为龙凤政权,是当时最大的叛乱集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龙凤政权在北方,正好替他们挡住了元朝政府军的围剿。

当然了,郭子兴等南方叛乱势力,加盟龙凤政权后,也需要尽一定义务的。比如,战略上的配合。

最简单而言,江南的军事集团想挖龙凤政权的墙角时,会顾忌郭子兴等南方叛乱势力的存在。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龙凤政权在北方与敌人死磕之际,却天天提防后方有人捡落,那还了得。

这种合作,大家都有好处。

龙凤政权可以依靠郭子兴各系力量的的呼应,安心的在北方发展;郭子兴各系背靠龙凤政权,在南方安心的扩张地盘。

龙凤政权的建立、发展,对于南方叛乱势力而言,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因为龙凤政权在北方地区遍地开花,一度都打到了大元帝国都城附近,所以大元帝国的军政资源,主要用于了围剿龙凤政权。

在这种背景下,南方的叛乱势力,相对发展,就比较容易了。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终于开始计划夺取南京城了。

欢迎大家关注一下节 朱元璋兼并巢湖水寨

文章末尾加个说明,泪痕的一些粉丝建了一个微信群,算是一个粉丝群加历史讨论群吧,现在人数超过两百了,不能扫二维码加入了,只能通过好友邀请进入,有想进群的,可以加正哥的微信号13033490021,说明想进群,正哥会拉进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