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公开化背后的权力算计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1-08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永始元年 前16年

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朱博。其匿情求名如此!

【译文】王莽曾私下买了一个婢女,兄弟中有人打听到了,王莽辩解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此女有旺夫相,能生儿子。”当天就把婢女奉送给朱博(字子元)。他隐匿真情博取名声的手段往往如此。

【解析】这边材料取自昨天写的那篇中的一小段,由于时间关系,昨天没有铺开来写,事见:既不肯努力又不懂钻营,再高的起点也枉然!

上篇材料我们讲到:

莽因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孤儿王莽由于恭谦好学、修身齐家、孝悌温良而受到王凤、王商和太后王政君的器重,因此而累迁至射身校尉。

射声校尉是北军八校之一。长安守备部队分南北军,南军掌百姓治安,北军掌宫廷戍卫,射声校尉领京都精锐弓兵,秩比二千石,省部级的待遇,这是掌长安部分禁军的实权职位。

王莽的堂兄弟们父亲都是王侯将相,都没有捞到这个香饽饽,却被打小就是孤儿的王莽捷足先登,心中难免不平。于是醋味驱使之下,变开始向王莽使绊子。

紧接着这些堂兄弟们就抓到了王莽的小辫子,你王莽不是折节恭俭吗?不是勤身好学吗?不是被服如儒生吗?

现在我们发现你购买侍婢服侍自己,这和你之前的形象相矛盾啊?这你怎么说?好啊,原来你王莽也只是看起来浓眉大眼,实际上却暗骚汹涌,原来你之前都是装出来的啊!

本来私买侍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是其他人干的,群众们早就见怪不怪了,但这件事情是王莽干的,性质就大不一样了。由于王莽之前的形象太过正面,这和购买婢女的事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于是一日之间添油加醋,大善人王莽竟然也蓄妾的花边新闻传遍长安,吃瓜百姓发挥想象,就变成了原来王莽明面上光明伟岸,背地里却干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形象被捧的越高,摔得就会越重。王莽的人设太完美,遇到这种搞臭名声的事情,形象也就一时间崩塌了。

这时王莽为了自证清白,于是抬出了后将军朱博为自己背书,说这个侍妾是专门卖给朱博当老婆的。

汉制,将军排位为: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后将军的排位仅在大将军、车骑、卫将军之下,和四方将军并列。

后将军位高权重,声称能够送给后将军的侍妾必然不是普通姬妾,姿容必然出众。

也难怪堂兄弟们的反应如此激烈,其实他们就是认定了,王莽买这个侍妾是自己享用的,因此想搞臭王莽,意图通过证明王莽不行,来证明自己很行。

谁知道王莽剑锋一转,便抬出了位高权重的后将军为自己背书,这下好了,不光堂兄弟们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更加强化了王莽义薄云天,乐善好施的形象。

其实这件事是王莽自己策划的,其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引蛇出洞

高处不胜寒,王莽少年得志,越走越高,自己的优秀,会衬托出别人的矮小,自己的光明,必然会衬托出别人的阴暗。因此在暗处,肯定有不少人眼红嫉妒王莽,时时刻刻想给王莽下套,通过把王莽搞死搞臭,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使得自己不再显得那么阴暗卑鄙。

但王莽知道有这么些人,却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于是就联合后将军,搞了这么一出剧本,其用意,就是让这些人自己跳到明面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要这些人跳出来了,以后就好防着了。如果以后要报复的话,也正好凭借着这个事,拉出一个报复名单来。

二、巩固形象

好铁要不断地锤炼、淬火才能变成好钢。好的形象也要经受住不断地危机和考验,才能真正在群众心中巩固下来,使人确信不疑。

王莽开始的形象是光明伟岸的,光明到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而私买侍妾的事情被爆出来后,其实就是去补这个不真实的缺口,补上这个缺口。

满足人们的心理预期之后,再通过后将军朱博的背书站台,再次力挽狂澜,形象扶摇直上,一起一落之间,群众心里就踏实了,因为这种不真实的预期得到了满足。

之前怀疑王莽是在做戏的人,在这一起一落之间,心态从:看吧,我就说王莽这小子不正经!到:原来是我错怪了王莽,直接黑转粉。

而之前就一直坚信王莽的人,则会经历委屈、愤怒、扬眉吐气的整个过程。一开始是委屈的: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抹黑王莽,王莽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子的。

再到愤怒:你们这些黑粉是在太过分了,就算王莽私买侍妾又怎么样,你们谁没有九房姨太太,王莽买个侍妾怎么了?他比你们强多了。

再到后将军出来背书站台后的扬眉吐气:看吧,我就说我说的没错,王莽是最棒的。经历过这种大起大落之后,对王莽的崇拜倾慕之情,就更加坚定不移了。

三、宣传需要

这件事情前后的反转巨大,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戏剧化的事情,极具传播的话题性,如果汉朝有微博,这件事情绝对要上热搜的,不光上热搜,而且会霸占热搜。

一旦霸占热搜,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王莽,王莽的知名度也就更广泛了,从小圈子内的著名人物,一跃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著名人物。

四、矛盾诛心

通过这件事情,成功的把王莽和反对王莽势力的矛盾公开化。自从这些人抓住王莽的这个错误,奔走相告,自以为得计,却又被王莽轻易化解之后。之后这些人再想黑王莽,就已经跑到明面上了。

如果之后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再黑王莽,王莽就可以翻旧账,某某某之前就不怀好意的污蔑过我,现在又来污蔑我了。就算此人后来说的是真的,群众也会更愿意相信王莽,而不是此人。

相比于偶像明星,谁会更倾向于相信一个有前科的小人呢?

同时,王莽如果要报复这些人的话,也就师出有名了,为什么搞死你?因为你黑过我。这有利于王莽之后树立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权威形象。

但如果这些人没跳出来,王莽就无缘无故对这些人动手,恩怨未显,王莽先动的手,就会引起恐慌,其他人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被王莽整,就会人心惶惶。知道了是因为这件事,跟自己不沾边,也就心安理得不慌了。

当然了,王莽得权以后,也可以上演化干戈为玉帛,不计前嫌的戏码。其他人一看,这些得罪过王莽的人都没事,那我之前也得罪过王莽,投靠上去,想必也不会有事吧?于是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当然了,怎么做,主动权掌握在王莽手上,而这件事的性质就是让王莽拿到了主动权,后面的事,就可以根据情况来抉择了。。

(0)

相关推荐

  • 《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介绍(2)

    博雅人物网 > <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介绍(2) <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介绍(2) 21.薛仁贵 唐 (613-683)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 ...

  • 《光武中兴》之七:王莽新朝覆灭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八月,更始帝刘玄派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京城震动.析县人邓晔.于匡在南乡起兵响应,攻打武关,都尉朱萌投降:又向西攻克了湖县.王莽更加担忧,想 ...

  • 《尉缭子兵法》--- 将令

    将军受命,君必先谋于庙,行令于廷,君身以斧钺授将,曰:"左.右.中军皆有分职,若逾分而上请者死.军无二令,二令者诛,留令者诛,失令者诛." 将军告曰:"出国门之外,期日中 ...

  • 王莽传(下)原文及翻译(2)

    [译文] 四年五月,王莽说:"保成师友祭酒唐林和原谏议祭酒琅邪郡人纪逡,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对事忠诚,待人仁爱,尊敬朝廷,爱护百姓,广泛通晓古籍,德行纯厚完美,直到老年,没有过失.赐封卢挞为 ...

  • 82、矛盾公开化背后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永始元年 前16年 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朱博.其匿情求名如此! ...

  • 资治通鉴:反目成仇背后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惠皇帝元年 前194年 癸巳,以曹参为相国.参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 ...

  • 互相拆台背后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宣皇帝 地节二年 前68年 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以右大将女为大阏氏,而黜前单于所幸颛渠阏氏.颛渠阏氏父左大且渠怨望. 是时汉以匈奴不能为 ...

  • 84、假痴不癫背后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元延四年 公元前9年 中山王兴,定陶王欣皆来朝,中山王独从傅,定陶王尽从傅.相.中尉. 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 ...

  • 假痴不癫背后的权力算计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1-1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元延四年 公元前9年 中山王兴,定陶王欣皆来朝,中山王独从傅,定陶王尽从傅.相.中尉. 上怪之,以问 ...

  • 神秘人事件背后,是故意制造政治氛围,扩大打击面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征和元年 前92年 上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中龙华门,疑其异人,命收之.男子捐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 ...

  • 宦官有害,为什么皇帝还用?背后的权力计算你知多少?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8卷,汉纪二十 汉元帝 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原文] 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自宣帝时久典枢机,明习文法: 帝即位多疾, ...

  • 《红楼梦》背后的权力体系,“贾王史薛”真正的支柱到底是谁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一,在<红楼梦>之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饮食文化,<红楼梦>都有所涉及,正所谓:<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 ...

  • 资治通鉴:刘邦讳疾忌医背后的权力逻辑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十二年 前195年 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曰:"疾可治."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