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记忆更牢固长久,学学间隔、穿插和多样化阅读

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差而无比苦恼,妈妈说:

女儿今年3年级,学习上很努力,但是成绩一般,主要问题我觉得是记性比较差。

比如孩子每次看书都重复阅读好几遍甚至十几遍,还会摘抄大段内容,看上去挺用功的,可一到考试就各种出错,很多知识都没真正记住。

我们也不知道是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还是记忆力真就那么差?到底该怎么办呢?

★ 怎样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存在脑子里,当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记忆的仓库中随取随用?

11位认知心理学家曾历经十年科研总结出让学习更轻而易举的认知心理学规律,提出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比如其中一位认知学习教育教授马克·麦克丹尼尔,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

马克教授提到,根据他们对大学生群体一个研究发现,反复阅读课本往往是白费力气,并没有对记忆产生很大帮助。

看到这里肯定有家长会发出质疑:背诵和记忆不就是靠不断地阅读、熟能生巧吗?凭什么说反复阅读课本没用呢?

其实,这项研究中说的“反复阅读无用”,是因为学生存在这2个方面的不足:

01 反复阅读背诵过程中,缺乏思考,仅仅是机械记忆。

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依靠机械性的阅读、抄写、背诵,而是要主动回想、总结、概括等,不仅要把新的知识记下来,还要能够和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记忆网络。

这样知识的连接才会越来越紧密,即使你对一个知识点的记忆弱化了,但一想到与它相关的内容,仍然可以更轻松的回忆起来。

02 以为自己记住了,之后就不再复习。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分享过这个知识点:大脑神经遵循“用尽废退”原理,某些知识和技能越是磨练,与其有关的脑神经就越是牢固强大。

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反复阅读课文,当天是背下来了,但如果几天几个星期不温习,仍然会遗忘,所以这个“反复”不仅仅要在短时间内做到,更要长期保持。

★ 如何利用心理认知规律,让学习变得容易、高效一些?

在学习上,要想达到高效,就需要利用人的认知天性,各种方法组合运用。在《认知天性》这本书里,作者提出练习的几条普适性原则:检索、有间隔、有穿插的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以及细化。

01 集中练习产生短期记忆,间隔记忆促进长期记忆

集中练习,比如上面提到的想要背下一篇课文,就反复阅读,这是可以快速见效的,但随后而至的快速遗忘却不被注意,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

有间隔的练习,穿插安排其他的学习内容,加上多样化的练习,能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掌握得更牢固,记忆得更长久,而且更为实用。

那么集中练习更适合什么情景呢?一是刚刚接触新知识需要记忆的时候,二就是在孩子临近考试前,把会考到的重点内容反复阅读记忆,可以加深印象。

02 避免机械式阅读记忆,更多需要主动思考

上面提到记忆的普适性原则是:检索、有间隔、有穿插的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以及细化。

这其中,孩子的主动思考和多样化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纯粹靠机械式的阅读,比如一篇文章读20遍,效果往往不佳,那怎么样才是避免机械式的阅读呢?

比如说孩子的学习任务是:背诵一篇课文。

第一步是讲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字词断句等都不出错;

第二步开始背诵,直到能够顺利背下全篇;

第三步可以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标注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这样背诵的时候遇到困难就可以更好的检索记忆,帮助回忆;

第四步,别老抓着这篇课文不放,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可以去写作文、做算术,穿插学习;

第五步,间隔一定时间后,例如3天或者一周,安排时间温习已经背诵的知识,加深长期记忆。

第六步是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孩子背了一篇诗词是描写柳树的,那么在写作文时,在外出看到类似风景时,就可以大胆表达出来,和生活场景连接,加深这个知识点的运用和储存!

这一系列的记忆过程,对孩子学习背诵知识来说,才是更为稳固和长久的。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孩子的自身努力,更需要我们的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这样学习的体系和习惯。

掌握学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竞思的专业心理认知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科学的掌握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安排任务,告别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习,充分利用时间,做好自我管理。

比如说,孩子对于知识记忆,只会死记硬背,一篇文章读10遍抄10遍,不仅背诵效率低,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其他事情也来不及做了。

通过心理认知训练, 竞思老师会给孩子一个良性指导,让孩子慢慢摸索怎么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怎么交替学习穿插学习,如何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或技巧(如计划表、思维导图、学习笔记等)来提升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这么一来可以改变常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孩子将新旧知识整合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生活更流畅更有序,孩子举一反三、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就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