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丨魏晋金扣蚌壳羽觞(五)
羽觞是中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半月形的双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这件金扣羽觞以较大的蚌壳做杯身,呈椭圆形,浅腹,平底。蚌壳口沿处用贵金属黄金镶金边,口沿两侧有横柄,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圆润,光泽晶莹锃亮,白色蚌壳与金色镶口交相辉印,和谐自然。
南朝梁元帝萧绎在《采莲赋》中吟道:“鹢首徐回,兼传羽杯”。羽觞盛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为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铜质耳杯,蚌壳镶金口的耳杯极为罕见。此器应为主人生前喜爱和使用之物,同时也体现出其主人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器具本身华丽华贵,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古人饮宴,必以音乐伴之,方能尽宾主之兴。《礼记·投壶》:“请行觞”,是举觞相劝酒的含义。颜延之《陶徵士诛》:“念昔宴私,举觞相诲。”古人礼仪,以双手执耳杯饮酒,不似今人单手执杯。古时天子用爵饮酒,公卿以下用羽觞饮酒。《楚辞》曰:“瑶浆密勺,实羽觞兮。”即用漆勺往羽觞中酌美酒。《汉书·孝成班婕姝》云:“酌羽觞兮消忧”,说的是以酒倒入羽觞之中,饮酒消愁。
图片来源于百度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周代有水滨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体以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有郑国阳春三月祓禊的情景。汉代时三月上巳确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魏晋以后上巳改为三月初三,成为一个重要节日,洗濯身体的风俗逐渐演化成临水宴客和郊外踏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祭祀仪式后,举行曲水流觞的游戏,四十二人人饮酒咏诗,所作诗句结成了《兰亭集》,王羲之为该集作《兰亭集序》。从此曲水流觞,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历经千年而盛传不衰。
END
供稿:文物典藏部
编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