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髓气郁证】肖春宏老师

​【脑髓气郁证】没听说此证,是吧。但是在中医里有此证,临床也常见,此证为气郁证之一(按部位分气郁证,如心气郁证,脾气郁证等等)

1,诊断症状:头胀,头痛,眩晕,时作时休,并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精神抑郁,默默寡欢,甚者卒然昏倒。或烦燥易怒,胁痛口苦,脉弦数。

2,病因病机:病位在脑,病因肝,肾,心。

3,治法:理气散郁,醒脑利窍。

4,方剂:通窍解郁汤: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藿香,白豆蒄,砂仁,石菖蒲,半夏,薄荷,菊花,山楂。

5,方解: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行气活血,通脑散瘀。藿香,白豆蔻,砂仁理气解郁,宜化湿浊。石菖蒲,半夏醒脑化痰,安神宁志。薄荷,菊花理肝解郁,清神醒脑。山楂消食。

治脑髓气郁证的通窍解郁汤才好呢,用此方治过一位抑郁症,枪响鸟落!津液,津与液是两回事,液是液态物质并位置固定,分布于脑,髓,他们也会郁而患病。

当今讲中医的人多如牛多,头街高大上,可是哪有一个人讲奇恒之腑脑髓之病的?脑髓就不病?

奇经八脉病,奇恒之腑“脑髓”病,临床上,太多了!

脑髓之中也有气,此气也会郁,什么原因?不外乎外感,内伤,这没什么可讲的。任何一个病种,一讲原因,全都是外感邪气,七情内伤……,都是这些,没别个。

我再解释一下气郁。麻杏石甘汤证,是什么病?是外感所致的肺气郁证。穿上马甲了,咱们认识。翻版了讲,咱们依然认识。

外感时,人头昏脑胀,是外感所致的脑髓气郁证,解表则将病因消除了。

通窍解郁汤是治内伤所致的脑髓气郁证。

研究治奇恒之腑的病,这是冷门,平常诊治水平击败博导!

什么脑炎,不是的,脑髓气郁化热。

要问清,放屁后是否舒服?如果是,病性确定为气郁,之后再确定病位,确定病位简单,用我发的脏腑定位症状。治疗大法遵《内经》“折其气郁,资其化源”,治气郁以行气为先。

嗳气,矢气后,感觉舒服,是气郁证。

昨天治一个,嗳气后特别舒服,苔腻。用半夏厚朴汤加桅子,川芎。效果我很自信!

脑为髓海,髓海气郁,则精神抑郁,由于肝是调气机之官,故肝郁加重髓海气郁,使病情加重。

郁,本义是树木丛集茂密,在中医里主要是指各种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聚集而不得发散。也就是不流通,流通就不会聚集了,是吧。

当今中医界之盲区:五脏痹证,五脏郁证,奇经八脉病,奇恒之腑病。所用之药无奇,没有一味药人不知。缺理论有造诣,故不善洽这些病,偶然零星治好几个,当成疑难案例宣讲。

比如:五脏痹,内经讲的清清楚楚,可是见不到治每个五脏痹之方,心愿想知道,不要心急,用不了多久,突然飞来了。

再比如:朱丹溪首创六郁,但是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剂,并不完善,自己想学全面,自然见“郁”字就留心,逐渐就积累全面了,还会有意外大收获,五脏郁,尤其是脑髓气郁证,都学会了!

对于郁证,有因病致郁,有因郁致病。

心气郁:昏昧健忘。

肝气郁:胁胀嗳气。

脾气郁:中满不食。

肺气郁:干咳无痰。

肾气郁:腰胀淋浊。

这个要记牢,在临床上体会。不要指望别人教,没几个人精通,要靠自己。

腰酸胀,不能久立。此乃肾气郁,遵《内经》“折其气郁,资其化源”,辨证是阴虚,六味地黄丸加香附,陈皮。

用香附,陈皮“折其气郁”,用六味地黄丸“资其化源”

外感的麻杏石甘汤证,是因外感病致肺气郁,这是因病致郁。

脑髓气郁证,是内伤七情郁致病,这是因郁致病。

气郁证候性质

1,气郁日久,由气及血,产生血瘀。

2,气郁日久,津液聚集,产生痰饮。

3,气郁日久,可以化火,产生火热。

【干货·脑髓气郁证】

我搜集的历代名著对脑的论述,叙述于下:《灵枢》脑为髓之海。《素问》头者,精明之府。《本草纲目》脑为元神之府。《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医林改错》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脑的生理功能依靠气血,津液,以及水谷精微充养,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故脏腑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脑,出现精神异常。

由于五脏六腑范围大,辨脑髓病之因难度相当大,《内经》“人之一身,唯气血尔”,我们抓住气,并且是关健的气郁,则执简驭繁。

导致脑髓气郁的脏腑并不多,主要是心,肝,肾。

导致脑髓气郁的病因主要是痰瘀,痰瘀阻碍气的运行,当然气郁。

方剂,把我发的通窍解郁汤研习熟,以此方加减。

治脑髓气郁证,当然遵《内经》治气郁大法“折其气郁,资其化源”。

研习熟,治有些脑病不会黔驴技穷了,而且备的是绝活。

我以前也不知这是绝活,研习熟了没用,因为不知效果如何,无良策时用了,哇!……效果好极了。

对于津与液,我讲过了,省略。

脑髓,从中医角度看,是什么东西?是液,是“津液”中的液。知道了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如何补脑髓之虚!

把脑髓气郁解除,再一补脑髓之虚,治疑难病完活了。

肺失宣发,治节失常,则上焦气化不利而郁滞,是吧。常可影响于脑,导致脑气郁闭,出现头晕,头痛,烦燥等症状。

肝气郁会如何?肝失疏泄。心气郁会如何?清阳不展。脾气郁会如何?清气不升。胃气郁会如何?浊气不降,都会影响脑。

【干货·辨证诊断郁证】

郁,是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聚集而不发散。痰郁就是痰聚集而不散。心郁就是心气聚集而不散。之前讲了心郁,肝郁,肺郁,脾郁,肾郁之诊断症状,今晚讲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之诊断症状,分述于下:

1,胸满协痛,脉沉涩者,为气郁。

2,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遇阴寒便发,脉沉滞者,为湿郁。

3,胸膈满,动则喘,寸脉沉滑者,为痰郁。

4,目蒙口干,舌燥,小便赤,脉沉数者,为热郁。

5,四肢无力,能食便血,脉沉芤者,为血郁。

6,嗳酸腹饱,不能食,左脉和平,右脉紧盛者,为食郁。

六郁诊断之主脉症讲完了,您知道谁是诊断六郁之高人?是《证治汇补》。在任何一方面,都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高人!

《证治汇补》,此书牛在“补”字上了,谁都不会的证治,众人知识盲区,补上。哈哈……

肖郎无事乱翻书,对“补”好奇,想知道补什么,结果发现诊断六郁之主脉症,正是我所需!

治六郁以气郁为先,此为定法。那你只化痰能效果显著吗,是吧。

此六郁诊断之主脉症,任何人用,任何时用,都神准!这才是真正中医也。

六郁证怎么治?用六郁汤通治六郁,比如治痰郁,将六郁汤中的化痰的半夏加味,加胆南星。捧着一个六郁汤,通治六郁,多好!

学这么点东西,可治一大片疾病。

【总结】泻火,有通治十二经之火的泻火圣神汤。治脏痹证,有通治脏痹之五脏痹汤。治郁证,有通治郁证的六郁汤。您从其中领悟出什么了?

【五痹汤】人参,茯苓,当归,白芍,川芎,五味子,白术,细辛,甘草。

1,〔解读〕

从气血角度来理解此方,经脉供给五脏气血产生功能,无气血则五脏功能全停。补气血是强五脏功能诸法中的一法。对于痹证,《内经》说“盖因气血不充,兼受风湿而成”。补气首选人参,当归是补血圣药,用此二味药补气血。白芍柔肝,肝痹时肝郁,血不行,用川芎。细辛解表,配五味子,一散一敛,复肺宣降。心痹时,心火衰,湿气凌心,用细辛配伏苓,白术。细辛还可搜肾痹时,伏于肾之邪,细辛作用多。

2,〔加减〕

肝痹:加枣仁,柴胡。

心痹:加远志,茯神,麦冬,犀角。

脾痹:加枳实,砂仁,神曲。

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

肾痹:加独活,杜仲,肉桂,牛膝,萆薢。

@上海—肖春宏    听说六郁丸可去烟等瘾?同仁堂的老产品。

@上海—肖春宏 老师泻火圣神汤也通治虚火吗?

治!

治虚火时,把方中补阴虚的药,加点量。

气郁则津液聚产生痰郁,然而痰郁又阻碍气的运行,因此气郁与痰郁同治,故附朴二陈汤效果显著,以前讲过此方,也有人用过此方,体验到了效果迅速而显著!

肝火是众火之首,然而心火又会引动肝火,因此肝火与心火同治,故泻火圣神汤效果迅速而显著,也有人用过此方,体验到了效果迅速而显著。

我们治病,不但要显著效果,还要快速!

五脏痹证与五脏郁证有何异同?这个我不讲了留给您研究。

外感邪气,是导致五脏痹,五脏郁因素之一,因此治皮毛成为善治者,牛大了。我没换主题,依然在聊“治皮毛”,即治表证。

不要心急,一步一步地踏实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连成片,融汇贯通!治病枪响鸟落[强]

(有个临床小细节,请指教一下,想行气,必考虑气足与不足,不足者,必须补气,首先土生金)

事物发展是由微渐著,阳虚开始仅是卫虚,之后气虚,再之后阳虚,最后亡阳。调营与卫就是调阴阳失调,调微小的阴阳失调。

补气的同时行气,否则人感觉胀。

绝技不是一代人完成的,比如诊断气郁,叶天士总结说,气本无形,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医家误认有形之滞,放胆攻削,不死于病,而死于药。可是叶天士没指出如何诊断,只指明了理。骨伤科弄明白了,气滞痛与血瘀痛诊断方法我讲过了,气郁与气滞相似,气郁形成气滞。

我看骨伤科之著,其中引用叶天士原话“气本无形,郁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之后又讲诊断无形气聚,即气郁。诊断有形血聚,即血瘀。

什么叫郁?看完这几句话,明白了聚集就是郁,叶天士讲的清楚,明确,肯定。

骨伤科把内科之论拿来用,成骨科大名家了,哈哈哈……。

无形之物聚集就是气郁

于是我治胳膊腿疼医术飞跃式上了好几个台阶。

病人说腿疼,我按压,问这痛?不是。再按压,问这痛?也不是,……反正说不出来何处痛,就是那一片痛。此为无形气聚痛,即气郁,气滞。别再用老套活血化瘀法了,改治气郁。

绝技,不是看一门书就可以拥有的!

如果肝是气郁,当然可以。

咱们系统复习脑髓气郁证,由于“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每个人的中医知识结构不同,我从零开始捞干的讲。

一,【概念解释】

郁,本义是树木丛集茂密,在中医里主要是指各种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聚集而不得发散。血郁就是生理物质血聚集而不得发散。湿郁就是病理物质湿聚集而不得发散。心郁就是心气聚集而不得发散。

二,【六郁之主脉症】

1,胸满胁痛,脉沉涩者,为气郁。

2,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遇阴寒便发,脉沉滞者,为湿郁。

3,胸膈满,动则喘,起卧怠惰,寸脉沉滑者,为痰郁。

4,目蒙口干,舌燥,小便赤涩,脉沉数者,为热郁。

5,四肢无力,能食便血,脉沉芤者,为血郁。

6,嗳酸腹饱,不能食,左脉平和,右脉紧盛者,为食郁。

三【郁证之治则】

治郁证之要“以气为先,以中为要”,《证治汇补》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治郁之法多以调中为要者,无他,盖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四脏所受之邪过于中者,中气常先受之,况乎饮食不节,寒暑不调,停痰积饮,而脾胃先受伤,所以中焦致郁恒多,治宜升发运动,鼓舞中州,则三阴三阳之郁不攻自解矣。

四,【治六郁之方剂】

1,治六郁用六郁汤,可以抱着一个六郁汤通治六郁证。六郁汤组成:香附,川芎,炒桅子,苍术,神曲,半夏。其中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炒桅子治热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病人一般不会六种郁全俱备,没有的郁,将所治之药少用点或去掉,但是治气郁的香附不能去掉,这是因为六郁以气郁为先,气郁是产生六郁的根本原因。而其余五郁又可以阻碍气的运行产生气郁,这叫六郁相因论。当以六郁中某个郁为主时,将其加味,增加力度。加味法如下:

(1)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

(2)热郁:加黄连,倍桅子。

(3)湿郁:加白术,倍苍术。

(4)痰郁:加胆南星,枳壳。

(5)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

(6)食郁:加山楂。

3,记牢六郁汤有一个好处,当用其他方剂治某个病时,如果存在某种郁证,你到六郁汤中选取加味药,比如有热郁,你就将六郁汤中的炒桅子拿来,加到所用的方中。

继续聊“脑髓气郁证”,既然肝存在气郁证,其余四脏也存在气郁,可是我们除了诊治肝气郁熟悉,而对其余四脏气郁陌生,甚至没听说过。由于诊治五脏郁证资料比较难找,我将干货列于下。为了便于理解方剂,我加了方解,方剂中括号里的内容即是方解。

五,【五脏郁证之诊治】

1,脾郁证:脾郁就是脾气郁,病位在脾,病性是气郁。

(1)辨证:脾郁的主脉症为脘腹胀痛,食后胀甚,纳呆呕恶,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四肢不温,大便不畅,苔白腻,脉弦。

(2)治法:行气解郁,健脾化湿。

(3)方剂:用健脾解郁汤,方剂组成陈皮,木香,白术(理气健脾,化湿助运),紫苏,白芷(散寒行气,化湿和中),葛根(升发脾阳),黄连(清热燥温),神曲,麦芽(消食导滞)。

2,肝郁证:肝郁就是肝气郁,病位在肝,病性是气郁,即肝失疏泄。

(1)辨证:肝郁的主脉症为精神抑郁,甚则急躁易怒;胸闷不适,喜叹息:胸肋、乳房、少腹等肝经所过之处发生攻窜胀痛;咽部似有异物梗阻感觉;妇女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郁则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甚则闭经;苔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络。

(3)方剂:用疏肝解郁汤,方剂组成香附,柴胡(疏肝解郁,以畅情志),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缓拘急),枳壳(宽中下气),川芎,丹皮(行气活血),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止呕),石菖蒲(宁心安神,以畅情志)。

3,心郁证:心郁就是心气郁,病位在心,病性是气郁。

(1)辨证:心郁的主脉症为善惊易恐,胸闷心悸。心前区胀痛,时作时止。失眠多梦。舌质暗,脉涩。

(2)治法:行气解郁,养心安神。

(3)方剂:用安神解郁汤,方剂组成酸枣仁,伏苓,琥珀,远志(安神定志,养血安神),檀香,郁金,丹参,砂仁(行气活血,以通心络)。

4,肺郁证:肺郁就是肺气郁,即肺气失宣,病位在肺,病性是气郁。

(1)辨证:善悲易忧,咳嗽气促,胸闷膨胀,稀白色痰,鼻塞流鼻,或干咳少痰,咳吐不爽,或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理气解郁,宣肺散邪。

(3)方剂:用宣肺解郁汤,方剂组成桔梗,瓜蒌仁,前胡,杏仁(宣肺化痰,理气解郁),枳壳(宽中下气),柴胡,荆芥,桑叶(祛风解表,行气散郁)。

5,肾郁证:肾郁就是肾气郁,病位在肾,病性是气郁。

(1)辨证:肾郁的主脉症为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腹胀痞满,脐下悸动,或心中踊踊,如有所惊。水肿皮肤颜色不变,按之即起,小便不利。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少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男子阳痿不举或阳强不倒,头晕失眠,舌苔白,脉沉涩。

(2)治法:补肾气,散郁泄浊。

(3)方剂:益肾解郁汤,方剂组成山茱萸,山药,杜仲(补肾益精,以助化气),伏苓,泽泻,丹皮,肉桂(利湿泻浊,解郁散滞)。

六,【脑髓气郁证的诊治】

1,辨证:脑髓气郁的主脉症是头胀,头晕,头痛,并且特点是时作时休,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精神抑郁,默默寡欢。或者烦燥易怒,胁痛口苦,脉弦数。或者卒然昏倒,口噤握拳,脉沉弦。

2,病因:任何疾病的病因,不是内伤七情就是外感六淫,或者不内不外,仅此三种而已,脑髓气郁证的病因依然如此,也不例外,内伤七情最常见。病位在脑,与心、肝、肾相关。以血瘀体质,气滞体质和痰湿体质为主。

3,病机:脑为髓海,髓海气郁,脑部气血不畅,则症见头胀,头晕,头痛。脑为元神之府,髓海郁滞,则症见精神抑郁,默默寡欢。复加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则症见卒然昏倒,口噤握拳。

4,治法:理气散郁,醒脑利窍。

5,方剂: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藿香,白豆蔻,砂仁,石菖蒲,半夏,薄荷,菊花,山楂。

6,解析: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行气活血,通脑散瘀(针对血郁而设);霍香、白豆蒄、砂仁,理气解郁,宣化湿浊(遵治六郁以调中为主之旨);石菖蒲、半夏,醒脑化痰,安神宁志(针对痰郁而设);薄菏,菊花,疏肝解郁,清脑醒神(遵治六郁以顺气为先之旨);山楂,消食导滞(针对食郁而设)。若气郁化火,加桅子(随兼证加减)。

脑髓气郁证,最后一讲,现已完毕,掌握了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临床上的一部分所谓的难治之病。

【复习·脑髓气郁证的诊治】

1,辨证:脑髓气郁的主脉症是头胀,头晕,头痛,并且特点是时作时休,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精神抑郁,默默寡欢。或者烦燥易怒,胁痛口苦,脉弦数。或者卒然昏倒,口噤握拳,脉沉弦。

2,病因:任何疾病的病因,不是内伤七情就是外感六淫,或者是不内不外,仅此三种而已,脑髓气郁证的病因依然如此,也不例外,内伤七情最常见。病位在脑,与心、肝、肾相关。患病以血瘀体质的人,气滞体质的人和痰湿体质的人为主。

3,病机:脑为髓海,髓海气郁,脑部气血不畅,则症见头胀,头晕,头痛。脑为元神之府,髓海郁滞,则症见精神抑郁,默默寡欢。复加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则症见卒然昏倒,口噤握拳。

4,治法:理气散郁,醒脑利窍。

5,方剂: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藿香,白豆蔻,砂仁,石菖蒲,半夏,薄荷,菊花,山楂。

6,解析: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行气活血,通脑散瘀(针对血郁而设);霍香、白豆蒄、砂仁,理气解郁,宣化湿浊(遵治六郁以调中为主之旨);石菖蒲、半夏,醒脑化痰,安神宁志(针对痰郁而设);薄菏,菊花,疏肝解郁,清脑醒神(遵治六郁以顺气为先之旨);山楂,消食导滞(针对食郁而设)。若气郁化火,加桅子(随兼证加减)。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一.病因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所致. 西医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好好干活).食管廓清功能下 ...

  • 《复习·诊断与治疗脾阴虚证》肖春宏老师

    ​<复习·诊断与治疗脾阴虚证> 许多疾病治不好,并不是疾病有多难治,而是自己中医知识有盲区,疾病在自己视野之外.比如脾阴虚证,如何辨证诊断?用什么方剂治疗?脾阴虚证与其他脏兼证又怎么治?咱 ...

  • 复习·朱丹溪《格致余论》中的“相火论”(肖春宏老师)

    一,相火寄于肝肾中,居于下焦.相火有两个含义,分述于下: 第一个含义是"相火为人身之元阳",意思是说:在生理状态下,人清心寡欲,相火能安守本位禀命,支援五脏六腑之阳气,为五脏六腑阳 ...

  •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肖春宏老师)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其中"厥"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四肢发凉,二是指不省人事,三是指病名,如:热厥,寒厥.在中医里,"厥"字频繁出现,全面掌握"厥&qu ...

  •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肖春宏老师)

    ​[原文]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注释]痿: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肺痿,二是指肢痿.喘:喘息.呕:呕吐,病位在胃.上:指中焦和上焦,主要是指肺. [译文]凡是肢痿,肺痿,喘息,呕吐的病,大多数病位在中上焦 ...

  • 病在肝俞在颈项;病在心俞在胸胁;病在肺俞在肩背;病在肾俞在腰股;病在脾俞在脊柱★(肖春宏老师)

    [译文]在外表没有病形的表现却感到疼痛的这一类病证,其属阳的体表完好如常,只是属阴的五脏六腑有病,应该急速治疗其属阴的五脏六腑,而不要治疗其属阳的皮肉筋骨. [分部]即然不是体表的问题,那么是体内什么 ...

  •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肖春宏老师)

    ​[原文]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注释]诸:凡是.有声:指腹部肠鸣声.鼓之如鼓:第一个"鼓"字是动词,指医生对患者腹部叩击.第二个"鼓"字是名词,是指 ...

  •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肖春宏老师)

    ​[原文]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注释]水液:是指分泌液和排泄液,包括尿液.汗液.泪液.痰液.鼻涕.带下液.乳汁.月经.疮疡脓汁.泻下液.澄澈清冷:是指水液呈现透明.清稀.寒冷的状态. [译 ...

  • 气分证(肖春宏老师)

    ​气分证:只要症见舌质红,舌苔黄而干,或者舌苔厚白而干,脉数有力,发热而不恶寒,口渴,小便色黄.即可以诊断为气分证,至于伴随出现的咳嗽,头痛等症状,对辨气分证没大用,不需要记牢的.凡是热邪不在卫分,也 ...

  • 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肖春宏老师)

    ​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只要症见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舌尖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即可以诊断为卫分证,至于伴随出现的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痛等症状,对辨证没大用,不需要记牢.临床实际应用,对温病邪在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