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白 | 抚卷临沧海
作者简介
高健飞,字虚白,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自由职业者。
喜文学,善太极。
文/虚白
艺术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将原本的现实世界改造得更富有人性气息并突显出来。
——黑格尔《美学》
父与子
在遥远的西南方向,灰黑色的天空,腾起几股龙旋风般的硝烟。如盛夏暴雨时的,头顶空中滚雷似的的枪炮声,震耳欲聋。
国共双方猛烈地战斗,在中原一度形成拉锯状态,尔来我往,打得难舍难分。
讨饭出身,当过财主家长工,喊着悲伤号子拉过纤,曾是袁世凯麾下一员猛将的父亲,此时由老家浚县,带着金银细软并一家老小“跑土改”,跑到新乡投靠门当户对的儿女亲家。他终日坐卧不安,不久又听到传闻,解放军不日将围攻新乡,于是又急携家眷,来到安阳,投奔昔日部下,现为警备司令。款待备致,自不待言。
在解放军将要以凌厉之势攻打安阳之时,他们全家又被荷枪实弹的卫兵护送到火车站,仓促逃到了汲县即今卫辉市。
此时屡立战功的大哥刘光华,正是刘邓麾下的独立团团长,师级将领。在一个残阳如血,景象颓败的傍晚,经请示上级特率一小队人马,来做父亲疏散钱财的工作,将来解放了,做个破落地主以减轻罪责。而穷苦人出身的父亲,是不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财产的,加上他对国民党还有一丝地幻想。
结果,父子俩谈了整整一夜,争吵了整整一夜。“嘭、嘭、嘭”拍桌子凶猛的声音,令小武华感到惊慌和恐惧。
俩位倔犟的将军,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不欢而散的父子,在这兵慌马乱的年代,竟从此永别,再也没见面了。
哥哥飞身上马,呼啸而去的背影,令小武华倍感迷茫。
他只是朦胧地记得,他们家有碉堡,钱庄,工厂和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良田。只记得他的第一幅美术作品得到了老师的嘉奖,从而种下了对绘画一往情深的痴迷和挚爱的种子。
达芬奇充满少女活力的《玉兔》,米开朗其罗线条圆润的美男子《大卫》,凡.高激情燃烧的《向日葵》,他的这些崇拜者,正把他引向艺术的天国。
然而,1955年鲁迅美院,大一三班神气俊郎的刘武华,还没有从父亲被镇压的噩梦中醒来,一张苍白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纸张,从校政工科狭隘的窗口,被一阵急促的旋风,李逵扳斧式剪踅到了,泪痕未干的武华的手里。
小武华的梦,被一道无形的浑厚的墙给阻断了,破灭了。他愤懑地向浩瀚地海洋呼号,向无极的苍天呼号,向广袤的大地呼号!
框架
潢川县以一水连南北二城而绮丽,以战国四君子之一黄歇封地而闻名遐迩,以水域花城盛产花木水稻而享有小武汉,小苏州之美誉。
豫风楚韵,人才倍出,昔有鸿儒马祖常,今有书法名家曾繁伟。
在中国历史最著名的,对知识分子最为严厉的1957年,刘武华在大哥刘光华的干预下,考上了河南水利专科学校。开启了他赖以生存的,为国家做出诸多贡献的,水利土木工程生涯。
具有豫北男子汉直率豪爽性格特征的年青的刘武华,自1959年“水校”毕业,按成份的“级别”分配到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潢川县。风风雨雨,花开花落,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了。他从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儿,弹指间已经到耄耋之年,从慷慨激昂的壮年,已经成为和蔼可亲的老人了。
数十年来,他的足迹曾踏遍信阳市大型(鰱鱼山、泼河、南湾)水库兴建工地;参于潢川境内鲢鱼山水库干、支、农、细诸多种类的渠道的设计与施工;构图献策于潢川大型工业企业(如棉纺厂,化肥厂)的建设与崛起。
他长有两只充满灵气的大招风耳,一双睿智而洞察秋毫的眼睛,中等而结实的豫北汉子的身板。
刘武华在闲暇之时,在充满梦幻般的业余时间里,忘情于美术、文学、气功、《周易》等诸多警幻仙界,领悟深刻,并在美学方面颇有造诣。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趣的得“道”者。他的性情已经融入了,他自己设计的超脱的轨道中去了。苦也变成了乐。于是,他比一般的同类(出生成份高)者,多了几分自信,多了几分潇洒。事实上苦难更能令读者的灵魂得到升华,但是,现在,他不愿再去回顾和再现,那些难以启齿的、令人泣血的往事。他冲淡了,平和了。他内心的激越和博大,偶尔把某些诗句作为喷发口,巧妙地抒发一下外。他完全是呆若木鸡,虚静守一了。
是人性的升华,也是人生的悲哀。
棉纺厂
八十年代潢川县大型国营企业棉纺厂,拥有三、四千员工,人们最迫切地要求,就是拥有一套较为宽敞的住房。
厂党委决定,在原“省立高中”用来观赏游玩的池塘上,建立一座七层高,四个单元,可以容纳二百多人的宿舍楼。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如中头彩,欢呼雀跃。
当塘泥被清走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片,如农村打谷场一样的平整、光滑、坚硬的场地。
刨锄下去冒金花,连外行人都知道可以下基础,磊砖墙,起高楼了。
城建局检测站下了允许开工建设的文件。担任工地负责人的刘武华,对建筑基础一向谨慎。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施工。
几千双探照灯似的眼睛,闪烁着急迫的幽光。那阵子他的门槛都被踢坏了,本厂的同事,老职工,好朋友都来劝他:“赶快开工吧!领导都发话了,你还怕啥?”
倔强的豫北汉子,刘工程师用科学、严谨的大门,将芸芸众生的南腔北调,将政府职能部门的压力,将厂领导犀利的目光全部挡在思索、考察的厚墙之外。
他像亲吻大地的赤子,将真诚的身体俯在地面上,观察,探究地表层的纹理,宛如年轻的母亲呵护襁褓中的婴儿一样,他发现孩子肌肤,因天气炎热起了一些痱子。
他敏锐地发现了土地表层,展现的细微紊乱地变化,还有一些砖渣、石块。
原来原始土层的肌理,就像猪的五花肉一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不含其他杂质。
疑团像冬天午夜的浓雾,被稍微有些清冷的微风徐徐迎面吹来。
为了解开这些疑团,由于没有先进的钻探设备,他只好叫人用洛阳铲(半圆筒形钢铲专打土井。)进行人工钻探。其结果令所有的人瞠目结舌。
因为刚刚钻探不足二米深,就令人惊异地出现了淤泥。挖走这一米多厚的硬壳,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娇憨睡眠着的,一位千年美人,她是曾经流淌着怎样清彻碧波的古河道啊!
她穿过整栋待建楼层的基础,流过原“二中”学校试验田,翩翩起舞,漂向有着美丽传说的小潢河中去。
古河道旁边,有一古朴的青砖彻成的水井,周违还有一些瓦罐,瓷碗等生活用具。罕见的古遗址,标志着潢川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
那些浮燥的人们,像做错事的小孩子,面对幽青的淤泥,都缄默其口了。
一向老成持重的厂党委书记张贵馥,一想到如果贸然施工,大楼倒塌,二百余人生死难卜时,便脊背冒汗,暗中庆幸。一天,他用感激的双手,紧紧握着刘工严谨慎密的双手,无不感叹道:你救了二百多个人的性命啊!
他抬头看看那幢,融合欧亚建筑风格的高耸的宿舍大楼,又喃喃自语:也救了我啊!
宝书台
从巍峨高大,直上云霄的大别山黄毛峰发源的小潢河,承载着数千年世界黄姓发源地历史,悠然地流过连接潢川南北二城的镇潢桥,朝着遥远的东北方向,逶迤流入绵延仁慈的淮河中去。
镇潢桥的北头是一个十分繁华的丁字路口,这里修建了一个宽大的基座,基座上是“一本十余米高的巨型毛著,所以此地就叫着宝书台
七十年代,急弛在东西南北两条国道(312和106)上的大小车辆,都必需经过高耸的宝书台。
宝书台南面绘着一幅巨大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领袖风采庄严,信仰坚定。这就是刘武华和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几位画家的杰作,他们通过线条的韵律来表达情感,并使和谐的色彩与情感协调一致,而笔触更加有控制力和表现力。
这幅画共用掉好几公斤的颜料,是刘武华拜托他的卫辉老乡 ,时任“中央文革小组”下设审查全国美术 作品机构的负责人,在北京购买的。
“在两大箱颜料中间夹着一个小盒子,里面尽是些数额很小的毛票、硬币和发票。原来是没有用完的余额。”
刘武华称赞道:
“那时的人啊,真是太认真了。”
1968年全国掀起“红海洋”风暴,在全国各地大办“毛泽东同志伟大革命实践展览馆”。刘武华的油画《井冈山会师》,画风自由奔放,技巧闲熟并富有创造性,在河南省参展非常成功,获得表扬。这幅体现了作者深厚功力的作品,至今还妥善地保管在潢川县文化馆里。
鲢鱼山水库
极目眺望,鲢鱼山水库,天空飘着淡红色的云朵儿和深绿色的清水相融合。褐色的野凫与细长腿的银灰色的鹭丝,时翔时落。
要在峡谷口,建造一座能以阻挡、能以承受住夏雨倾盆,山洪怒哮,汇聚激流而形成的,12亿方水的巨大推力与压力的大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提词的二十年之后即1971年,国家决定,由中国著名土坝专家耿其昌挂帅任总工程师,在商城县修建鲢鱼山水库,磊筑一条长1400米,高32米,坝基宽500米的水坝。
受当时条件的制约,没有推土机,也没有挖掘机,整个土木工程,只能靠锹挖肩扛,靠架子车、独轮车推拉来完成。
潢川县工程代表刘武华,就是耿总工程师的得力助手。
政府招集了信阳南五县,八万民工参于建设 。红旗招展,高音喇叭嘹亮,人山人海,蚁附工地,场面非常壮观。
工地上生活非常艰苦,从总指挥,工程师到众多民工,食宿均在工地,住瓜庵棚。(一种剖面为三角形的临时住所。)
有时紧张的工作,也闪烁一些诙谐幽默的插曲。
隆冬的山区,时常浓雾迷漫,细雨纷飞。棉被往往湿沉冰冷。每当温暖的太阳,在东山露出甜蜜笑脸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凉晒自己的棉被。
一日早餐后,刘武华吸拉着一双草鞋,眯着眼睛(昨天工作中,打碎了近视眼镜片)将一条潮湿的棉被,奋力地向两个站杆中间,就像决赛时的铅球运动员扔沉重的铅球一样扔了过去,那床调皮的棉被并没有按要求落在绳上,却宛如一团夏天雷雨前,被一阵飓风急促卷起的黑云抛向远方一样,潇洒飘落在一洼橙黄色的水坑里。
正在懵懂中的刘武华,忽然听见一阵“幸灾乐祸”地敝怀大笑。因为那两根木杆中间的一条柔韧的麻绳,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了。
刘武华并没有懊丧,他仰望着用八万人的心血砌成的威武雄壮的大坝,不禁豪气干云,他高唱道:“浩瀚揽高坝,千川奔竞来。”
人与自然地较量,犹训服一匹野马王,将为子孙造福。鲢鱼山水库的建成,使潢川、光山和商城三县,百万亩良田得到灌溉,确保了粮食丰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淮河儿女。
论画
一天我精心挑选一幅自己创作的油画《借来三峡当画看》,请刘老师品鉴。画面有飞珠溅玉的激流;有临江耸立的悬崖峭壁;有红叶点点,小舟戏浪。动静相间,意趣味横生。
岂料刘老师端详良久,沉吟不决,后来他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样子,断然说道:
小李啊!你这完全是涂鸭啊!
我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是对我“杰作”地评价?就像一个社会底层的赴宴者,满脑幻想着一大桌珍馐佳肴,岂料全是素日里的豆腐白菜。
我对绘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素描,对色彩,对透视,对光线,我进行过无数次地尝试。
我不能接受“涂鸭”这个结论。
“你为什么不早说呢?”我第一次用遣责的口气,大声地和刘老师说话。
“我怕你的自尊心受不了。”他和善地笑了笑。
“你悟性高,聪明,又肯用功,特别是你非常自信。”
刘老师用力吸了一口烟,习惯性扯了扯左嘴角,脑袋两旁挂着一对招风耳。
“你不还是说了吗?”我仍然心气不平。
“我实憋不住了。”
他正色道:“你的画有一定的功力,在这个小县里也称得上是一、二流的水平了。但是,少有生机,意境平庸。”
“你要是早点指出,我不都改了吗?”我还是负气讲道。
三十余年来,我尊敬他,向他请教,与他探讨文学、艺术。
他又扯了一下嘴角,轻微地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你看了很多的文学书籍,有一定学养,但是,你没有弄明白哲学与美术的辩证关系,更没有深入探讨美学浩瀚的内涵。”
我开始气馁并有点茫然了。
他用一双红润的手搔了搔满头浅短的银发。
“所以,你的画缺少那种空灵与神韵。齐白石画上几只呆萌的小鸡,几个欲跳的蟋蟀,给人一种天然的乐趣。八大山人仿倪瓒山水画,给人一种无限苍凉的感觉,而那如黛远山则是画家情感寄托的仙界。”
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安静下来了。
“你对绘画艺术的痴迷程度,也远没有达到高更,凡.高那种狂热、燃烧的程度。”
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潭山水库
在风云诡谲的1958年,河南省委响应国家“大跃进中,大办水利”的号召,要求“水校”在校师生,到地方“支持水利化”建设 。在某个寒雾迷漫的深秋,坚实、执着、年仅二十岁的刘武华被派往西平县,负责潭山水库的设计施工。
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上午,刘工和助手小杨正在为芯坝(土坝中间的一道U字型,钢筋混凝土墙,其两端紧扣山体原始石层)用精密仪器放线。
突然,小杨急促地喊道:
“刘老师快上树。”
顺着他的眼光一看,乖乖!一只硕大的威风凛凛的老虎正在远处树林里,如一悠闲书生,边走边看周围怡人景致。
刘武华吓得魂飞魄散,双手紧攀树干,两腿却软弱无力,好像是别人的物件,不听使唤。已经爬到另棵树上的小杨,又倏地滑了下来,肩扛手推,帮他推上了树干高处。
那老虎抖了抖一身雄壮的皮毛,冲着千里碧波,打雷似的长啸数声。于是湖中鱼儿乱跳,林中鸟儿乱飞。刘武华紧贴在树上的身体如吴老二(小品“吴老二见到谁都发抖,他脑血栓”)般地颤抖不止。小刘因见过多次,所以比较冷静,隔着几颗树:
“刘老师您不用怕,它一会儿就走了。”
果然,那老虎又冲天空连吼数声,竟旁若无人地往丛林深处,扬长而去了。
刘老师后来对我讲:潭山水库,位于今驻马店市西平县境内,当时属于信阳辖区,储水量5千万方,属中型水库。当时谭山动物生态优良,有虎、有狼、有成群的野猪和无数色彩绚丽的小鸟。
诗
豪爽而多才多艺的刘武华,崇拜雄才大略的毛泽东。
他曾系统地阅读过毛泽东著作,那篇高瞻远瞩的《论持久战》,彻底地征服了刘武华。
毛主席通过对当时日本和中国国情以及对世界局势鞭辟入里地分析后,英明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几个发展阶段。
刘武华无不欣佩地说:“尤其是战争正是按照这种先知先觉地预测中发展地”,他兴奋地扯了扯左嘴角,“在当时的中国,也只有毛泽东,而非他人,才具备这种超人般的大智大慧。”
毛泽东豪迈的情操也同样地感染了刘武华,那种气吞山河的气派,苍海咆哮的壮美以及那“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的神思风采。
刘武华的美学造诣,不仅体现在建筑上,绘画上,还体现在他充满丰富想象力的诗歌创作上。他常常将巨与细,壮美与优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山水几刀成,一刀一座峰。千峰一水篆,白鹭两三声。”《读齐白石篆刻》。
多才多艺的刘老师,在潢川县生活工作了六十余年,他丰富的情感,他滚烫的热血早已融入这片沃土。他的《潢川老城印象》“浣姑捶旭日,老城老桥亲。”如同深山涌泉,充沛而自然流露,表达了他对第二故乡,深刻地眷恋。
他的新诗《白芙蓉与维拉斯》:
拂晓里
白芙蓉亭亭玉立
我痴痴地望着,望着,望着
突然,我从心底里呼唤
维拉斯!维拉斯!维拉斯
这首诗巧妙地使芙蓉和维拉斯,这两个中西方最著名的圣美金典相互呼应,互相交融。真是神来之笔。
如今老人家练气功,亦有成效,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他非常恰当。他辩证地强调:气功生活化,生活气功化。他的一首《气功与读书》,意境开阔,想象奇特。“意开天瀑布,体内大江流。抚卷临沧海,朝霞涌雪鸥。”
全诗充盈着他与广漠宇宙相融合的浩然之气,体现着他那豪迈的美学旨趣。
2020.5.21
《中原潮》征稿启事
《中原潮》隶属于《河南科技报》科教版。《河南科技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邮发代号35一5,全国公开发行。《中原潮》栏目可编发时代报告、小说悦读、散文赏析、人生感悟、百家杂谈、诗歌天地、摄影园地、书画长廊等栏目。欢迎广大文艺爱 好者踊跃投稿,同等质量稿件,征订样刊者优先发表。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2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1月30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1年二月25号左右。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6、投稿后不接受修改。浏览量不过百的作品,下次平台不再推送。
7、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报纸副刊长期征集书法、绘画、企业宣传等各类作品。
关于打赏
01、打赏总额低于20元的归平台所有
02、20元以上百分之五十归作者作为稿费,百分之五十归平台,留作平台运作费用
0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后07日止,请及时联系主编,否则视为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