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每年新招5万名官员,比高宗时期多了十倍,官职都不够用了

乾封(唐高宗年号)之前,也就是公元666年之前的唐高宗执政期间,他的政府班子每年吸纳的新官员数目大概是几千人;到了垂拱(唐中宗年号),即公元685年之后的武则天执政时期,这一数字翻了十几倍,达到了50000人。
也就是说,武则天执政期间,她不断扩大政府班子,不断吸收新的官员,一年之内就能招“新员工”50000人,武则天是怎么想的?很简单,有句话说得好:“为政之道,唯在得人”,只有有了人才,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

武则天就是这么想的,她急需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所以,她求贤若渴,想尽一切办法招揽贤才。为国家招揽人才,不能只靠武则天本人的慧眼,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武则天把目光聚集在了“科举制”上面。
她要完善“科举制”,形成一套选拔人才的机制,这样人才就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廷。众所周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到武则天时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武则天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改动,使之更加完美、更能解决问题。

先认识一下“科举”,科举考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科”,即每年进行一次的考试;另一种是“制科”,是由皇帝下诏,临时组织的考试。“常科”主要包括两个科目,分别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让考生创作诗赋,考察他们的文采才华。也就是说,“明经科”有考试范围,把基本儒家经典读透背熟就可以,而“进士科”是展现文采的地方,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应付的。

在武则天之前,“明经科”比较受重视。但由于唐朝的印刷术还不发达,寒门子弟很少有机会能读到儒家经典这样的书籍。所以,科举考试选拔出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武则天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使在“进士科”夺得头筹的考生得到的官职往往比在“明经科”夺得头筹的考生得到的官职更大。这样一来,人才选拔基数相比之前大了许多,寒门子弟中的人才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另外,武则天也很喜欢举办“制科”。武则天举办“制科”,不仅频率比唐高宗高很多,而且“制科”规模也令唐高宗难以望其项背。“制科”的优势在于它没有固定的题目,所考题目都是武则天根据当时的时政所出的。
这就对考生们的实践能力和政治能力提出考验,而不是一味地考察他们的学问。而且,现任官员也能参加“制科”,只要所书答案令武则天满意,当场赐官。

武则天还开创了武举,由此一来,不光知识分子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习武之人也能通过“科举”报效朝廷了。除此之外,武则天还鼓励大家毛遂自荐,也提倡官员推荐他们的下级。《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是这么说的:
内外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
最低的品级就是九品,也就是说,只要是大唐的子民,无论是官是民,无论品级高低,只要觉得自己有才能,有才干,都可以向武则天推荐自己,谋个一官半职。武则天每年那50000万名“新员工”就是这么来的。

这样一来,原设官职都不够用的了,武则天不得不创造一些新官职。武则天这种行为会不会造成官员品质参差不齐?要是有的人在官职上尸位素餐,混吃等死怎么办?
武则天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不能胜任的官员,武则天的处理方式是轻则贬官重则杀头。所以,没有金刚钻,也别去武则天那揽瓷器活,闹不好直接就和世界说拜拜了。
武则天这个国家掌舵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她这么做,是史无前例的。也正是这样史无前例的选人制度,才让武则天的朝廷人才辈出,历久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