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两个“海南丢”历时4年完成《大连老街》

2010年的时候,记不清具体日期了,我刚刚调到大连出版社工作不久,一天在《半岛晨报》上读到一篇讲述大连城市记忆拍摄队的文章,提到某个成员正在撰写一本关于大连老街的书。
出于编辑的敏感,我立刻打通报社的电话,通过写那篇文章的记者葛运福,最终辗转联系上《大连老街故事》(初名)的作者嵇汝广。
在电话里,一句“我也是‘海南丢’的后代”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从此,两个“海南丢”的后代,怀着对大连这座城市的深深爱恋,开始了《记忆·大连老街》历时四年的出版之旅。
嵇汝广来自一个历经百年的“海南丢”家族。
一张老房契唤醒了他深藏心底的赤子情怀。
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是他魂牵梦绕的家园故土,是他血管里抹不掉的生命烙印。
他恋城成痴,每天游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追究每一处断壁残垣的前世今生。
从2003年开始构思,到2011年初稿完成,历经八年,终成一书。
2009年至2011年动笔写作的三年间,他经常熬夜,一度有半年时间是白天工作,夜晚写到次日凌晨2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误解和困难,但也收获了很多朋友和他们的支持。
2012年9月,历尽千辛万苦,《记忆·大连老街》作为大连出版社“品读大连”系列丛书(第一季)之一,终于面市,并立刻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可。
很多人参与到对大连的追忆与考证中,他们与作者取得联系,就某个细节与作者一起反复论证,这些论证的结果后来在修订版中都得以体现。
还有一些年轻读者,包括那些新大连人,曾带着这本书走进大连的老街沉巷,去与书中描摹的老街、老房子来一段奇异的邂逅。
如今,《记忆· 大连老街(续)》也即将付梓,虽然此时我的工作已有变化,但这本书却始终是我放不下的一个牵挂。
2014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与嵇汝广一如从前,经常就书稿中的某个细节进行不厌其烦的讨论与考证,希望呈献给读者的,是一部虽不完美但充满诚意的完整作品。
把《记忆·大连老街》出齐是我和嵇汝广的一个美好愿望,没有功利方面的考虑,只是想做成这件事,觉得这两本书对这座年轻而又变化太快的城市很有意义,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城市发展的脚步总是太快,我们是一路向前,一边奔跑,一边遗忘,还是应该不时回一下头,看看自己的脚印,在记忆之美里留下沉淀与反思?
我们更愿意选择后者。如果说城市如树,那么老街就是这棵百年大树的枝与蔓,它们存储着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每一片叶子都印记着城市所走过的坎坷而艰辛的脚步。
在《记忆·大连老街》之前,你不知道去哪里追溯这些故园旧影;
在这本书之后,大连的历史街里将变得清晰立体起来,你终于可以对孩子说,从前,这里……

郭朝晖

2014年12月28日

致谢

建筑的艺术之美,历史的沧桑之美,在城市的自然之美的基础上确立并形成了大连的人文之美。希望善待我们的山与海,善待我们的历史,善待我们的人文,善待我们的城市,大连是温情的!感谢郭朝晖女士和朋友们多年来给予的帮助。

2015年1月

联系编辑及笔者的读者有:

电影《吴运铎》编剧兼总制片人丛者甲

冰山集团创始人陈民立之子陈维深

老市长宋黎的孙子

老市长辛束的邻居刘修杰

许多南山、凤鸣街和东关街的老住户……

2020年6月再修改《大连老街》精选本其余部分

从《记忆大连老街》到《时间中的大连》:一个独自呐喊的人

名人和大连:粟裕大将与大连的那些往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