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让诗意照亮生活
差不多两千年前,江边。那晚,月白如水。曹操心中筹划着自己的伟业,诗情澎湃,他以一种豪迈的声音吟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差不多一千年前,也是江边。秋天的夜晚,月色皎洁。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和朋友来到赤壁泛舟,想起曹操的故事,感慨万千。那晚,他们对着那轮明月,喝酒,诵诗,“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见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又过了一千年,还是秋夜,还是那轮明月。仍有酒。在虞河路的一个小酒馆里,坐了几位普通的潍坊人,老中青都有。有酒有月的环境让人感慨,不由得想起苏东坡。在座的赵鹏和高洁掏出随身带着的老花镜,朗诵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声音抑扬顿挫,或厚重、或温柔,或高亢,或低沉,当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听的人已是痴了……
诗言志。朗诵也言志。确切地说,朗诵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以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也许只有中国人才理解的情感,而这个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朗诵着,快乐着
赵鹏和高洁都是潍坊播音主持界的大腕,潍坊最早的一批广播、电视主持人。那晚,之所以朗诵那首苏东坡的词,是因为白天他们刚去看望了一位朋友,一位患了重病的同龄的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朋友的祝福。人生在世,喜怒哀乐是免不了的。各种情绪积于心中,有人将之转化为眼泪,有人将之转化为文字,有人将它转化成歌声,也有人将它转化成体育运动。而他们,把这种情感转化成朗诵。
那晚聚会的是一群热爱朗诵的人。有这方面资深的专家,有年轻的广播电视主持人,有业余的朗诵爱好者。大家谈论最多的,是某个经典作品写作的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以及在朗诵时某句话抑扬顿挫的处理方式。他们说:“朗诵这件事儿会让人上瘾”,它其中的快乐那么多。一部经典作品,被自己的声音完美地表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如果把它分享给听众,能够引起共鸣,那种心理的满足感更是无以言表。
为了这份热爱,也为了给潍坊的朗诵爱好者们搭建一个展现才华、交流心得、提升自我的平台,2014年5月,他们成立了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这是由潍坊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现有会员130多名,主要是由社会各界朗诵与语言艺术的爱好者、潍坊市的朗诵专业人士及语言艺术工作者组成,旨在“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繁荣文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家的专业水平,协会还聘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虹云,著名诗人桑恒昌、老巢,中国传媒大学杨杰教授、浙江传媒大学赵思运教授等担任顾问和艺术指导。
协会成立两年多来,他们定期举办读书和朗诵活动,成功举办了潍坊市第一届经典诵读大赛、2016母亲节朗诵会、“富华之夜”朗诵会、2016新年朗诵会、“情动心弦”致青春朗诵诗会等大大小小十几场活动。在潍坊,有数万名喜欢朗诵和喜欢听朗诵的人参与其中。
潍坊市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的会长马永安是我市的知名作家、策划人,大家都叫他老马,他说:“协会里最初的参与者都是业界大腕,功力实力影响力决定了他们的价值,曾经担心,在当今的功利社会里,那些小打小闹的活动和几乎是纯公益的行为能否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致。后来发现,这‘小人之心’的揣度亵渎了他们的热爱,他们享受的氛围是朗诵之美传达的快乐体验,甘于付出也乐于付出”。
当然,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好学精神也让老马颇感意外,他总结了朗诵协会人员的几大特点:
一,爱朗诵。不管是朗诵还是听,都会沉醉于文学作品和语音再创作的艺术氛围里,感受且愉悦。
二,爱吃。每每聚会,总要与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酒店小饭馆自给自足,哪怕是一碗面条也吃得津津有味,聊得眉飞色舞,他们私下里自称“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美食家协会”。
三,爱笑。如果有一天你在某处听到那种无遮无拦的爽朗笑声,想象着那些笑着的人张开的大嘴几乎看到胃的感觉,那多半是朗协的人在聚会。
四,爱哭。真诚的人最善良,善良的人容易被感动,有些带有悲悯情怀的作品,诵者常常每诵必流泪,听者往往每听必流泪。
有悲伤也有惊喜
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让人难忘的事儿。
那天,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决赛,在滨海举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选手表现出了很高的诵读艺术水准,比赛过程可以说得上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正当大家沉浸在一篇篇优美动人的经典诗文之中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后台发现一位选手出现了呕吐现象,那是一位清秀的小伙子,他看起来非常虚弱,脸色煞白,放在腿上的双手在微微抖动,似乎要随时倒下去的样子。大家劝他既然身体不好,就干脆回家歇着吧,又不是什么重大比赛。可是小伙子说,他要坚持。
那天,小伙子是坐在椅子上完成了朗诵。他朗诵的作品是《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诗歌,需要足够的底气来完成。当他的第一句声音发出:“中国正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砌着一个又一个黎明”。评委们能够听出他的虚弱,但是他的意志和朗诵技巧掩饰了身体的虚弱,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意向,就随着他抑扬顿挫的语言,组合成激荡人心的意境……而一位穿着红裙子的美丽姑娘一直为他伴舞。那优美的舞姿与他的朗诵相得益彰,诠释出激情与柔情相融合的美妙动人。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小伙子名叫吕晨荣,是滨海宣传文化中心的科员,毕业于四川某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业务水平很高,也非常热爱朗诵,还曾得过很多播音主持和朗诵的奖项。而那位伴舞的姑娘,是他的妻子,为了爱情,从四川跟随他远嫁山东。据说,小吕有某种家族遗传性的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最近还出现过在工作过程中晕倒的现象。
谁也想不到,那是吕晨荣生命中最后的一次朗诵。一周后,马永安收到滨海朋友的短信:“还记得那位坐着朗诵的人吗?他已经走了”。老马一时没回过神来,回了句:“走了?去哪儿了?”那位朋友回答:“他去天国朗诵了”。
29岁的他,以朗诵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生命的谢幕。抛下年轻美丽的妻子和年仅三岁的孩子。令人痛惜。回想那一天,吕晨荣年轻生命中最后一次朗诵。他的妻子为他伴舞,他的父亲代他领奖,似乎全家人都在陪伴他去完成这么一场比赛。
生命无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朗诵的故事,有悲伤也有惊喜。
去年的一天,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的会员们在1789艺术区聚会,庆祝协会成立一周年。正当大家欢声笑语不断的时候,小伙子刘阿龙向自已心仪的美丽姑娘于芊文当众求婚,那一刻,那份温馨和美好的情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两个年轻人在平常的工作中是同事,又都热爱朗诵,也通过参加朗诵提高活动着自己的业务能力,加深着两人的情感,两个年轻人的家都在外地,他们把朗协的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请大家见证他们俩人的幸福时刻。
那天,当刘阿龙向于芊文真诚地表白,勇敢地承诺时,大家脸上有最美丽的笑容,心里有最美好的祝福和感动。1789艺术区的王总也被感动,当场将求婚场地挂在墙上的自己的画作摘下来,送给两位幸福的年轻人。
诗歌从未远离生活
没有进行这次采访之前,我一直以为,朗诵是一件小众的事情。它有着自己的小圈子,有点儿阳春白雪。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离得远。
而当走近这些热爱朗诵的人,才发现,朗诵,或者说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几年,手机的朋友圈中,常常有《为你读诗》这样的节目。都是请名家名人读一些经典作品,转发率很高。每天吃完饭,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听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文,是很多人的享受。
在潍坊,有一帮年轻人,更是创作了《陌生人,请你读诗》这样的微视频。他们拿着录象设备,拿着诗集,到菜市场,到公交车上,到商场,到旅游景点,请陌生人来读一首诗。当看到南下河菜市场里卖菜的大叔大婶们用本地方言读一首诗时,很多人被那种场景打动了。
这个活动的发起人牟昌非是个85后的年轻人,说起策划这个活动的初衷,他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为你读诗》的活动,也为名人名家们的朗诵打动,但又觉得种朗诵有些曲高和寡,诗歌本就是起源于百姓之中,没有阶层与阶级的区分,普通人的生活是诗歌存在最基本的土壤,诗歌本来就应该属于普通人”。
在这两年朗协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朗诵活动中,最有力的群体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贾路平,工作于奎文区疫控中心,是朗诵发烧友。今年56岁的他在朗诵协会的会员中算是年龄大的了,对朗诵的热情也是最高的。几乎每一场活动都要参加。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文艺活动,虽然年轻时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了医学,但是对唱歌、朗诵、主持的爱好却一年年有增无减,这是人生的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追求。每当站在舞台上朗诵,贾路平就会进入一种全然忘我的状态,完全投入到作品中去。而为了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他一遍遍地学习,请教同行、专家,研究每一句话的抑扬顿挫。比如他朗诵的作品《胡杨礼赞》,每一次的朗诵,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现在几乎成了他的代表节目。
而在朗诵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友情,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和的朋友。贾路平深有感触地说:“生命有限,精彩无限。朗诵表达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张洋,是滨海区希望幼儿园的一名普通教师。她热爱朗诵,并把朗诵教给自己班里的孩子们。去年,“富华杯”潍坊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举行的时候,她自己创作了一部作品《蓝色畅想》参加比赛,作品取材于身边的生活,关于滨海,关于环保的畅想,班里的七个孩子参加了朗诵。当孩子们纯净如天使般的声音在舞台上响起时,大家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滨海希望幼儿园张洋那个班的孩子,她从小班带到大班,三年来,读书、朗诵是他们班的一个常规节目,在朗诵的过程中,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了,害羞的孩子变得自信了,孩子们的变化有目共睹,这个活动也受到了学校和家长们的肯定。
前段时间,孩子们升入小学, 当年参加朗诵比赛的七个孩子,竟然有四个成了新班级的班长。
如今,朗诵教育已经在滨海希望幼儿园推广开来,琅琅书声便从孩子们的朗诵开始了。
诵诗从来就不只是文人的自娱自乐。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国风》就是对于百姓生活的描述。几千年来,诗歌从来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远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其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于,人们对于诗意生活的向往。朗诵,会让诗意照亮我们的生活。(图片取自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的公众号及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