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活着?
一个人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这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来到这个地方,与万物共享宇宙天地之恩赐,是幸运的。伟大的生命,让我们真实地存在并繁衍。
每天都发生两件大事,就是生与死。婴儿的啼哭是伟大的,流逝的魂灵同样伟大,我们目睹这些场景,为何不拷问自身?我们从那里来,又要到那里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种终极审视。
到一定年岁,参加追悼会和参加婚礼的机会增多,就觉得这人呵,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逝者如白驹过隙,不舍昼夜。人有时避讳死亡,觉得不太吉利,可它是存在的,生动而逼真。经常去爬山,山上很多坟莹,一层一层,有许多能指名道姓,这是某某的,那是某某的。旧坟碑上文字冰冷,新坟魂幡还飘来飘去,都给人一种启迪和暗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藏克家的感悟至今无人超越。唐朝那么多诗歌作品存世,我们捧为神圣,就是作者以另一种形式活着,所以文以载道,生命能够生生不息。上好的一幅字,一幅画,一篇文章都是有呼吸的,才可以流芳百世,才赋予了生命,让后来者贴面滚烫,如谋其面。
还好,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时还活着,有机会重新打量生命的章节。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是生命,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皆为轮回,这些事物比人还要空灵,是山川的体温。从生命的角度讲,我们是平等的,没高低贵贱。
庙宇的钟声,教堂的尖顶,忏悔的目光和微启的嘴唇,都是对生命的呼应,也是对心灵的提醒。我们每天需要接收这么多的抵达,撞击,并保存于体内。在上帝的指引下,我们一直走向一个地方,我们最终安静下来,多么友善,温暖,美好。
走路,唱歌,写诗,我每天这样活着,觉得这属于自己的时光是美好无比的。还有这么一类人,见不得你好,你活好了他就不舒服,四处散发谗言流语。所以,有时候我还要装作活的很抑郁,很麻烦,很痛苦,以便让这类人舒服一些,不节外生枝。关于写诗,我说了太多,大都不合时势,但的确占用了我一小部分业余时间。记录一下活着的状态,没有什么不好。
今天下午就要去子长采风了,主题是“重温红色历史 探寻重耳文化”。延安诗词学会的一次活动,没有铜臭味,没有官场气息,很干净,很自由的。不过,有几个女同学在那里工作,还得压稳,不联系为上策。如果非得聚聚一起撸个串什么的,尽量不要眉来眼去,顾盼生情,以免男同学吃醋上火,子长的男同学可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