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214):2020年第四十八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郑 州
孟祥荣点评:小场景、小角度、小情怀。没有宏大叙事,却能感人颇深。就是一个人去了外地,有陌生感。人之常情。但是诗人眼里有颇俊之孙,有欲开之梅,有传句平台,无熟客又如何。况且更有贤内助同行,风雪之时,围炉小酌,其乐何如!日常景却写出小人物的淡定自适情怀,且逐层写来,从容不迫。许多觉得日常生活难以出诗意的作者真可好好体味一番。
孟祥荣点评:此诗佳处亦在其结。一结完全兜住前此的铺垫。何以成知交,何以海聊,无他,俱是天涯沦落人。他则不必言。
陈引奭点评:军旅之中,慷慨之词可撼人心。末句感叹,亦足动容。几多早作他乡土,用词似可更明白练达。张庆辉点评:同袍骨未归,获勋际有此想,至为沉痛。偷生言重,愧自不必。韩战,话题沉重,于人情着笔,固无不可,若及历史反思,或更深刻。
张庆辉点评:六二结构,前六之隐忧殷盼,令第七句之“忐忑”“自笑”有依,尾句以“所历多违”揭底,止于当止。一生所历是多违,语何直截,但因有充分铺垫,竟不觉直截只觉沉痛,抒情不弄巧,或招笨拙之讥,然终无招胜有招。此法老杜深谙——若“潦倒新停浊酒杯”,若“强移栖息一枝安”。陈引奭点评:有寒意透衣感,“冰亮”写实,但用“冰上”似更平顺妥贴。
陈引奭点评:树喜先生不以律囿,清亮直白,自有爽然风度。
陈引奭点评:乡间气息,若加以方言俚语,神气自更盎然。
陈引奭点评:触景伤怀,人之常情。此作起承转合,景情中但见法度。
张庆辉点评:小有意趣,自能关合。正摆二字,稍欠风华,莫若替以情态语。
张庆辉点评:有真情,且描叙得法,真切可感。首联不错,以情驭景,忽生缅忆;颈联最佳,典型情景抓取得当,生动鲜活;颌联略泛,稍缺细节;尾联略费,终觉寄意不足。
张庆辉点评:齐物心肠,推己及苔。四句起承转接有致。或有恶“巧”者不喜此类,然细读,非弄巧也。情之所至,真切可感,允为佳构。孟祥荣点评:诗通篇写景,却处处见得诗人心情在。盖拈笔之初,已有一个基调定下,即小雪节气之寒。故其物象皆成意象,隐见作者意绪在其中。其写景亦颇鲜活,炼字精当。一尽一残一敛一宽,恰到好处,宽之尤见出味。唯盘字似失稳。
孟祥荣点评:诗不过写一小事。来了新邻居,杯酒过从,言谈甚欢。然诗人却编织出一番诗意。有花有竹,是为雅邻,语无俗薄,故得情亲。语云白发如新,倾盖如故,故生如住家山之感。居邻若此,主人之趣味,已不必言矣。唯贵客二字,略为不确,尚可推敲。
孟祥荣点评:前二句概写湖景,大而允当。转句兜转,逼出静湖不静。以一闹字作结,见得诗意。
孟祥荣点评:此诗好在一结,大见诗意。有此一结,前三句之平平,尤其转句几不成诗,亦可原谅矣。
以年龄为序
陈引奭 现供职临海市博物馆。少好艺文,入台州金石名宿冯质彬先生门墙。小楼听雨诗刊评论委员。近年出版个人文集《簏中的散叶》《问边集》,编撰出版《钱王铁券摹册》,主编《冰清玉润》画册,策划并主持编辑《笔底湖山——临海》《笔底湖山——临海(诗歌卷)》《阿拉尔丛书》(5卷本),参编《临海揽要》与《临海丛书》之《临海概览》《诗文撷英》《府城史话》,策划编辑《中华经典诗文读本》,参纂《历代台州知府传略》等。
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小楼听雨诗刊评论委员。
半隐庐 本名孟祥荣,楚人,晚年居粤。广东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偶涉吟事,自娱而已。小楼听雨诗刊评论委员。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