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维乔先生《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一书摘抄,静坐养生经典之作

蒋维乔

京武功夫如是说:

感谢头条的朋友们热心互动。小编会继续梳理关于传武、功法、养生及人物故事的内容搜集整理。今天我们分享一下静坐的经典图书。蒋维乔先生的《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很适合大众。以下为摘抄笔记。

  一、静坐经历

  1、少年时多病

  我自幼多病,消瘦。28岁时,我兄长因肺痨病死,并传染了我,我咳嗽咯血,连喝了三月的中药都没效。我非常惊恐,怕步我哥后尘。所以下定决心,不再吃药,隔绝夫妻生活,一个人关到一个房子里练静坐。

  2、开始练静坐

  刚开始练静坐时,每天早上3、4点起床,坐一两个小时。然后吃点东西后,跑到人少的地方呼吸清新空气,7、8点回家。回来后,看看书,10点又再静坐。12点吃午餐,饭后在家里散步。3点练琴,娱乐下心情,6点又静坐。7点吃晚饭,八时后散步,9点又静坐,10点后睡觉,每天如此不间断。

  3、刚开始坐时很艰难

  当时因为怕死,所以练得过猛。每次入坐,妄念横生,我越想压制反而妄念越多。呼吸也是,越想调节呼吸,呼吸反而越不顺,肺部像有东西塞住一样(也有可能是病情影响)。但我也没其它好法子了,只能坚持下去。后来有个前辈和我说,初学的话,不要过于压抑念头和呼吸,顺其自然就好。

  我于是改变方法,静坐时任其自然,过了些时日,情况开始好转。

  4、第一次丹田震动

  还没练静坐前,我身体很差,出去步行不到一公里,就腰酸腿软要休息了。

  练了两个月后,走上5公里都没觉得疲劳。

  每次静坐时,会觉得丹田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

  练静坐到85天时,丹田突然震动,身体也摇晃起来; 感觉这股热力冲开尾闾,沿夹脊上达头顶,我非常惊奇。连续6天后,震动渐止。

  从此,每次静坐时,就觉得这股热力自然上达头顶,沿着熟路而行。以前所有的腰酸、头晕、耳鸣、目眩、咯血等病,一下全好了;唯有肠胃炎还没全愈,但也没有加剧了。

  5、第二、三次之震动

  静坐到150天时,我每次都能坐3个小时,觉得身心如太虚,一尘不染,非常愉悦。

  我见病情基本痊愈后,就结束这种专一打坐的生活,开始上班工作,改为每天早晚打坐两次。

  一年后,有天早上静坐时,丹田再次震动,和上次一样,冲击尾闾直到头顶后部,即道家所谓的玉枕关。连震三天,后顶骨酸痛。后来忽觉顶骨或然若开,这股热力就在头顶上盘着,是为第二次之震动。

  又过了10个月,丹田又震,热力盘旋头顶,从面部下至胸部,复归丹田,震动即止,是为第三次之震动。

  自此之后,每次静坐,这股热力都从后背升到头顶,再从面部下降归入丹田,循环不断。

  如平时患感冒,觉身体不适的时候,就可以将这股热力扩向全身,连指尖和毛发都能感应到,热出一股汗后,感冒就好。

  和朋友一起登山,走几十里山路都不觉累,有一次,在大暑天中走了50公里,都没有疲劳感觉。

  我今年83了,还耳聪目明,手轻脚健,终年没有疾病,连感冒也很少;碰到气候突变或阴雨潮湿时候,别人都感到不舒服,我则依旧一样,身体十分舒爽。

  二、静坐方法

  1、身体的姿势

  双盘膝:筋骨柔软的人适用,就是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使左脚掌和右股略齐,再把右脚小腿牵上,架在左股上面;这时候两脚掌向上,两股交叉,好像三角形,这叫做'双盘膝'。这种双盘膝姿势,不容易学,不必勉强。

  单盘膝:坐时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右脚放在左股下就得了。这比双盘膝容易得多。它的缺点,是左膝盖不能够紧贴坐垫,入坐稍久,身体要向左边歪斜;只要你自已觉得歪斜,慢慢改正,也没有妨碍的。

  下盘法:倘若老年的人,连单盘也做不到,那就把两小腿向下面盘,也可以的。不过两膝盖都落了空,更容易歪斜,应随时注意改正。

  初学盘腿时,入坐略为长久,必感觉两脚麻木,此时可以徐徐放开,等到不麻木时再盘;或就此起身散下步,然后再坐都可以。

 2、两手的安放

  两手应该宽松,丝毫不可着力,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面,轻轻搁在两小腿上,贴近小腹。但如在平坐时,也可以将两手放在两大腿上部,掌心向下,自然的放平。

  3、头部的姿势

  练习时,头颈,面孔,眼睛,嘴巴的动作都要注意:头颈要平直,面孔朝前,眼睛轻轻闭合,嘴巴也要闭,不可张开,舌头抵住上颚。

  4、精神的集中

  静坐的时候,要把精神集中在小腹部(即脐下约一寸三分的部位,称'下丹田')。初学的人,通常胡思乱想,妄念很难消除。

  怎么办呢?到静坐时候,把一切事物放下,拿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这样反覆练习,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以达到无念的境界,这是最上乘的方法。

  如初学者觉得这还不行,可以轻闭两眼至微露一线之光,眼观鼻尖,这叫做'目若垂帘'。静静的自然以鼻呼吸,口也须自然闭合,遇有口津多的时候,可缓缓分小口咽下。最要紧的仍在自然的意守下丹田。

  还有一种'数息'的方法,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

  而最重要点,仍是在于'意守下丹'。这几种方法,都是最妥善安全的,每个人觉得哪种最舒服,就用哪种好了。

  5、对症散乱、昏沉

  初学的人,有两种现象:一是散乱,没法子把情绪安定下来;一是昏沉,时时要打瞌睡。

  大概初学的人,起先都是容易散乱,无法收敛,练习稍久,妄念减少,就容易昏沉。这是学静坐者的通病。

  治散乱的毛病,应该把一切念头,完全放下,专一注意在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

  治昏沉的毛病,应该把念头提起,专注鼻尖,把精神振作起来。

  很多时候,人们因为白天劳累,晚上静坐,容易昏沉; 早上起来静坐,精神好,就不昏沉了。

  6、呼吸的练习

  1)呼吸气息的出入,应该极轻极细,连耳朵也听不见出入的声音。

  2)气息应该慢慢的加长,让它达到小腹;但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耐心练习,久后就OK。

  7、静坐时间

  1)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各一次为宜,否则每日至少必有一次静坐。

  2)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当然不必有意求长,顺其自然就好。

  8、坐前坐后的调身

  静坐时须要解衣宽带,从容入坐,然后把身体左右摇动七、八次,感觉坐得端正和稳当后,开口吐出胸腹中之气,吐毕,把舌头抵上腭,由鼻徐徐吸入清气三次至七次,然后闭口,舌抵上腭,再轻闭两眼,正身端正,兀然不动,坐久若微觉身体或有俯仰斜曲,应随时轻轻矫正,这是坐时调身的方法。

  静坐结束后,应开口吐气十数次,令身中热气外散,然后慢慢的摇动身体,再动肩胛及头颈,再慢慢舒放两手两脚;再以两大指背互相摩擦生热以后,擦两眼皮,然后开眼,再擦鼻头两侧,再以两手掌相搓令热,擦两耳轮,再周遍抚摩头部以及胸腹、背部、手臂、足腿、至足心而止。坐时血脉流通,身热发汗,应等待汗干以后,方可随意动作,这是坐后调身的方法。

(0)

相关推荐

  • 东方医道十大养生精萃之三 强壮静坐养生法

    东方医道十大养生精萃之三: 强壮静坐养生法 强壮静坐法是根据古代释.儒.道各家的养成修炼方法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而成,也是传统内丹术的筑基法.该养生法具有养气壮力.培肾固本.健体强身.增强 ...

  • 国学大师钱穆的静坐养生法

    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 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其父终年仅41岁.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也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为弟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引发旧病病亡,年方"不惑". ...

  • 笔记丨任辉~割不断的亲情——读《如父如子》

    割不断的亲情 --读<如父如子> 任辉 今天读了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一书,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永恒话题--血缘和亲情的书籍.这本小说被作者拍摄成电影,2013年荣获第 ...

  • 书评A160: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里——读《九州·黑暗之子》

    文/望月听雪 "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 ...

  • 周五听读故事会:森林之子毛克利

    人生有时就像中了魔咒,莫名其妙的蹦出各种问题,本是周五的睡前故事,变成了周六清晨的早安故事 .好巧不巧介绍的偏偏也是一部费尽周折才上线电影.难道这真的只是巧合么? 好饭不怕晚,酒香不怕巷子深,相信大家 ...

  • 潇洒荐赏 | 常常读《读者》崔子荣《常识与学问》

    <常识与学问>  作者:崔子荣  朗读:常   常 常常 读读 者 朗读者 常志霞(常常),河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国务院津贴专家.首批省政府津贴专家,全国十佳百优理论工作者,省委省政府表 ...

  • 高师读画|《送子天王图》——释迦牟尼的诞生「23」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送子天王图>原作无印款,根据卷后南唐曹仲玄的题语和北宋李公麟节录的<瑞应经>,一直被认为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但学术界对此仍是众 ...

  • 漫评人的噩梦,很难读懂的山田尚子新作《平家物语》第一集有感

    <平家物语>已经播出2集,其他番小破站都是超久过审,这个番过审飞速甚至提前开播是因为小破站参与了投资. 这个番看了预告片和基本的介绍资料,我就知道,不好评,不好写,这个番要写,需要很高的知 ...

  • 远逝的耕读|中国人民大学朱子辉博士来枞采录古诗文吟诵(一)

    朱子辉 祖籍安徽枞阳,生于望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古典诗文. "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曾几何时, ...

  • 读睡诗词:渔歌子四首

    渔歌子春 文|天涯一倦客 小草尖尖破雪关,春雷一炸改河山. 花抢树,水冲滩,衔泥燕子报平安. 渔歌子夏 文|天涯一倦客 小艇双双下藕湖,波光闪闪映花姑. 蝉伴柳,鸭眠芦,天涯醉客赖人扶. 渔歌子秋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