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梅核气】

梅核气

梅核气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最早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明代《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气病名:“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

诊断依据

1、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

2、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

3、对咽喉、食管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鉴别要点

1、慢喉痹虽有异物感症状,但其咽部充血,颗粒增生,状如帘珠,而梅核气的咽喉局部无异常改变,其症状与情志变化有关。

2、咽喉、食管肿瘤常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症状,而梅核气虽有异物感,但吞咽并不妨碍,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也可助诊断。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痰气互结

【证候】咽中如有炙脔或其他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作嗳气、呃逆、恶心、泛泛欲吐,胸脘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清利咽喉。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法半夏12g,厚朴15g,茯苓20g,苏梗10g,川芎9g,柴胡12g,香附10g,枳壳12g,桔梗10g,甘草9g.

(2)肝郁气滞

【证候】咽中梗阻感,嗳气频频,或作呃逆,胁下胀闷,嗳气后稍舒。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枳壳12g,陈皮10g,香附15g,白芍15g,

川芎10g,玄参15g,浙贝母12g,甘草6g.

(3)心脾气虚

【证候】咽中异物感,不思饮食,口中无味,面白神疲,少气懒言,或时时悲伤欲哭,夜寐不实,易惊醒或惶恐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20g,白术15g,黄芪20g,酸枣仁30g,当归10g,远志9g,木香12g,陈皮12g,茯神15g,法半夏10g,甘草9g.

2、外治法

(1)可用冰硼散、麝黄散吹布于咽部;或含化梅苏丸,润喉丸等。

(2)用食醋、开水各半,饭后漱咽。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合谷、内关、太冲、丰隆、天突、廉泉等穴,每次2到4穴,强刺激,留针15到2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取肝、胆、脾、胃、神门、内分泌、咽喉,埋针或压贴王不留行籽,两耳交替进行。

4、单方验方

(1)矾冰散:取黑矾6g(又名皂矾),冰片3g,将黑矾放新瓦片上煅令烟尽,与冰片共为细末,每日早、中、晚3次用纸管吹少许入喉内。

(2)梅荷汤:乌梅2个,薄荷根6g,用水熬汤,口中含月石黄豆大1块,饮服上汤,药饮完,月石亦化完。其他疗法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炙、辛辣香燥的食物。同时禁烟,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朴花饮用厚朴花10g,煎水代茶,频饮。

2、青果茶将藏青果3g,甘草2g,分别研细过筛,泡茶饮之。

3、二花一子饮金银花、绿梅花、大海子各10g.以上3味放入保温杯中氽泡2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4到5次,杯中水饮后可再加水泡后服。

附:李可“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例如“梅核气”,即咽喉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我按书本上学来的半夏厚朴汤很少取得疗效,而用白芥子1.5g,桔梗2g,甘草1.5g,硼砂1g,陈皮6g,乌梅9g,利咽豁痰,剂量虽小,每每取效。

因为中医有句话,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意思是治上焦的病用药像羽毛一样轻,才能取得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