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以“雾霾”为中心词,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请以“雾霾”为中心词,在这个词的前面或者后面补上合适的词,组成一个作文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说明文,可以写议论文。
雾霾,我们都见过吸过,请调动你的生活经验来写这篇作文。
我们从“雾霾”这个词出发。
雾霾这个词,在写作上,我们可以作两种理解:第1种就是实打实的,雾霾就是雾霾,我们要科学地了解它的意思,去词典里翻它的定义。
雾霾是雾和霾。
雾跟霾是不一样的。雾,太阳一晒就散掉了;霾是烟啊,灰尘啊,在空中,像“一片恶毒的灰沙阵”,太阳出来它也散不掉,它是固体小颗粒。
有一段时间,大家出门都戴口罩,雾霾天气很严重,对身体不好。
如果我们选择去写真实的雾霾,比如说,你写记叙文,只要写一篇跟雾霾搭上边的事情就行。雾霾天,谁送了个口罩给你,温暖啊,深情啊,感动啊。
第2种雾霾的理解,就是心里面有雾霾,对吗?
一种是鼻子呼吸的雾霾,一种是心灵当中的雾霾。也许当你这位朋友给你送来口罩的时候,你不仅抵挡了鼻子的雾霾,心灵的雾霾也被驱散了。所以厉害一点的同学,可以把雾霾的这两层意思写在一起,能理解吗?这样文章就会有层次感。
好的文章都是有几层的。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就是代表。
如果写鼻子呼吸的雾霾,写说明文,我们可能有一点难度。因为这要有基础的,要对雾霾有一定的了解,要告诉读者雾霾是什么东西,它对我们有什么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处置,等等。当别人读完你的介绍之后,能够获得一些知识,了解雾霾,噢,原来雾霾是这么回事,从不懂到明白,恍然大悟。
阅读可以增长人的知识。阅读的作品当然是写出来的,写这样的作文相当一篇科普说明文,得专业一点。
当然,你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知识巧妙地介绍进去,可以充实作文内容。我们讲到写作表达方式的时候,就有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怎么说明?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等。
其实写东西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写作就是混搭,彼此间不可能分割得很清晰,都是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我们的活学活用就在于此,学的是方法,方法能迁移。
如果来写一篇议论文,比如说《多吸雾霾有益健康》,那么你要有理有据讲出来,让别人信服。文章要有说服力,否则就搞砸了。
像这个题目,一听就不对啊,多吸雾霾怎么会有益健康呢,太颠覆了。虽然很有吸引力,很震撼,可是虚假的,这是标题党,造假的标题党,要不得。
如果你就是科学界的大牛,讲出123的道理,别人挑不出刺,没法说,那就成了。
历史上,有些观点的提出是很震撼的,比如布鲁诺反对地心说,坚持日心说。虽然是对的,但当时人们相信地心说,日心说太颠覆了,所以布鲁诺被被烧死了。我们现在认为是正确的常识,在未来,可能就成错的了。黑格尔有句话,叫:“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扯远了,这话有机会你们可以引用到作文里。
写议论文就立论和驳论,对吧?
立论的话,一开始就讲出你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用可信的证据去证明它成立。
驳论的话就是有条理地驳斥别人的观点不对,最后推出你的正确观点。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而已,但都要用到证明,都要逻辑清楚,理由充分。
写议论文最好题目就是你的观点,直截了当有气势。我们看一些辩论大赛,正方跟反方,他们的观点就是一正一反,对吧?
在“雾霾”上面,你可不可以做这样的文章呢?当然也是可以的。雾霾是有害的,这是一个观点;雾霾是有益的,这也是一个观点。难道雾霾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是有专家说雾霾有利于军事吗,侦察机飞来都看不清情况,挡住了呀。
以上举例可能有一些不是很恰当,但是能供你了解文字背后写作逻辑,明白没有?
题目一开始讲“雾霾”是一个中心词。中心词,这个说法在作文题目当中好像出现得不多。
什么叫中心词呢?就是占据C位的老大,一个短语当中的关键词、核心词。比如:可怕的雾霾,它的中心词就是雾霾;美丽的春天,核心词就是春天。这叫偏正短语。我的铅笔盒,核心词是铅笔盒。
这作文相当于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在雾霾前面或后面画一条线,填上相关内容,把它当做一个题目,对不对?半命题填空这个方式,我们都是练过的。
这个题目当中,有一点很好,就是说“可以写记叙类文章,或写实,或虚构”。其实写实当中,你去虚构也行,虚以实构,虚得实就行。
既然是虚构,那就可以写童话故事吧。有两兄弟,一个叫雾,一个叫霾,它们有个好故事。大家都喜欢雾,不喜欢霾,为什么呢?
寓言故事可不可以?行啊。
只要是记叙类的体裁都可以写,对不对?
一般散文是写实的,真实,但是,如有必要,也可以稍微虚构一点点,只是虚构得少一点而已。像你们学的课文里面,有些文章真是瞎编的,小学里以前有一篇课文叫《变色龙》,记叙文,承担起了科普说明文的作用,瞎编得让你怀疑人生。如果它是童话,我就接受它了,可它偏不是。
所以瞎编要有度啊,知道吗?你可以虚构,但是要经得起推敲,不要让别人一看就是瞎扯。多吸雾霾有益健康,还不是瞎扯吗?玩笑开开可以,用它讲讲道理可以,但当不得真,咱们毕竟都是地球人,雾霾吸多了不好。
其实,在有些观点上面,可以做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氧气,但是你可以写篇文章说,《我们都是被氧气害死的》,很新鲜吧。可这就是实际情况啊,我们既需要氧气,离不开氧气,但是氧气吸进我们的身体又会把我们氧化。当然,写这样的文章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当你不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时,做不了科普文,那就用雾霾的比喻义写作文吧,不要用它的词典义。这位同学就说了他要写《冲破雾霾》,心灵的雾霾,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词对它的限制。
当然,出题老师在出题的时候,他可能更希望你去写飘在空中的真实的雾霾,对不对?
雾霾将城市变成了丛林,红绿灯都困了。
可老子不熟悉雾霾啊,没法写啊,难道让我试卷空着白着吗?不行的,那我就写一篇心灵上的雾霾。
这算应对技巧,但是,从这里也可以告诉我们,平常的时候呢,要对生活有一点观察,日常新闻也关注一点,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结果考一个新鲜的题,蒙瞎了。
以前有一个笑话,清末的时候,书生写作文,作文题是《项羽拿破仑论》,拿破仑是法国的皇帝,可书生从来不知道拿破仑是一个人名啊,他以为是项羽拿起了一个破轮子,还写得有模有样,洋洋洒洒,潇潇洒洒,这不是个笑话么。
所以说,不动脑,脱离生活,读书会读傻的,对不对?
什么是雾,什么是霾?现在新的冠状病毒又出来了,为什么叫冠状病毒,不叫瓶装病毒?因为把它放大之后,它表面的突起看起来像一个皇冠。
医——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