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千秋 ▏陕甘宁边区银行的货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不仅在政治、军事领域同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也在变化莫测的经济领域以货币等金融工具为武器,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抗争。由陕甘边和陕北组成的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独立自主地发行了货币,整顿了边区的金融,发展了边区经济,有力的支持了抗日战争。先后发行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简称边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一 陕甘宁边区银行的成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亦称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陕西的北部和关中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东南部。以谢子长、刘志丹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1928年5月发动华起义。1934年,陕甘边政府成立,习仲勋任主席,1935年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7年9月,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协议,西北革命根据地更名为陕甘宁边区。1935年10月1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仅余两担金子少量资料,以及8名工作人员。1935年11月下旬,在原陕甘晋银行的基础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改组为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由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长林伯渠兼任行长,原国家银行业务处长曹菊如升任副行长;同时撤销了陕甘晋银行,并“停印陕甘晋银行的票子,改印西北分行的票子”。1936年7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迁到保安,更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制,1937年10月1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由边区财政厅厅长曹菊如兼任行长。陕甘宁边区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立的第一家银行,它是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决边区抗战需要,改善人民生活而由边区政府设立的银行。
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
曹菊如二、 光华商店代价券抗战开始时,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原在根据地流通的苏维埃货币,由边区收回,法币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币。虽然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就在延安成立了,但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和国内形势,此时边区银行不公开对外,亦不发行货币,而是以法币作本位币。由于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故意刁难,拨给陕甘宁边区的军费补助大多是伍元、拾元的法币主币,零星辅币十分缺乏,使边区市场上“找零”成为问题,市场上有的使用“邮票找零”,有的干脆“宁愿物物交换,不肯接受法币”,致使法币一定程度上贬值。为保证边区军民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边区商业的发展,根据群众的要求和市面的实际需要,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以公营商店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1元以下货币,作为法币的辅币。光华代价券发行流通于1938年至1941年2月间,面额有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和柒角伍分(1941年发行),对法币比为一比一。 后来又发行了一种柒角伍分的大面额辅币。这种奇特的面值,奥妙在于2张就是壹圆伍角,4张就是叁圆。既解决了辅币的不足,又可以代替主币。
贰分正、背
贰角正贰角背
伍角正/背
伍角正/背
柒角伍分正/背光华代价券的发行,解决了法币的找零问题,促进了边区市场的流通,此外“代价券也起了相当的周转作用,使八路军的供给尚丰富,不依赖银行周转”。光华代价券发行量小,光华商店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市场,因此对物价影响不大,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流通范围甚至扩大到边区之外,他们亲切的把代价券称为“光华券”。图表一:光华券版面情况一览表年份券别图案颜色票幅(mm)1938贰分面额蓝/黑41*731938伍分面额棕/黑51*851938壹角面额红棕/红棕48*901938贰角山楼红棕/红棕55*981938伍角面额、亭蓝/黑65*1251940伍角纺织、绵羊红棕/蓝53*1231940柒角伍分宝塔山、额棕/蓝54*128图表二:历年光华代价券发行统计表(1939-1941年2月)发行年度时间月份本月发行数(元)19387-129905019391-61826907-123523519401-62309407-1047321011815665121274750194113002752937000资料来源:《史料摘编》第五编金融第22页(1941年2月发行额内有41600元为边币)“光华券”虽不是边区的主币、本位币,但它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根据地以商业部门名义发行的最早的货币,这一创举对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发行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三、边币与商业流通券边币发行期是1941年2月-1944年6月。皖南事变后,边区政府遭遇财政困难,为了发展经济,坚持抗战,1941年1月30日,边区政府公布《关于停止法币行使的布告》,2月18日发布《发行边区钞票的布告》,并于2月22日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特字第403号指出,发行边币是“为了建立正规的边区金融制度,取代光华代价券,成为边区本位币。它的发行是有限度的,并且用盐税货物税作为保证,使边区人民免受法币贬值的损失。” 边币的面额有壹角、贰角、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伍佰圆、壹仟圆、伍仟圆等。其发行完全独立于法币,具有和法币对抗的一面(禁止法币在边区流通)。
伍圆正背
拾圆正/背伍拾圆正
伍拾圆背边区商业流通券,1944年5月,西北财经办事处作出了《关于发行商业流通券的决议》,以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逐步收回边币,并代替边币在市场流通。边区商业流通券于1944年7月开始发行,面额有伍圆、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贰佰伍拾圆、伍佰圆、壹仟圆、贰仟圆、伍仟圆等。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以边区银行作为后盾,实际上仍由边区银行发行,将边区贸易公司和下属公司财产当做发行的资金支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流通券发行后,市场信誉良好,逐渐取代边币成为边区本位币,直到1948年12月,人民币发行后,商业流通券停用。
伍佰圆正伍佰圆背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工作方针,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在调剂金融、促进生产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开办初期的10万元资本,到1941年发展壮大为400万元,业务涵盖存款、贷款、汇兑等,到1945年各项贷款达到211576万元券币,其中农业贷款1945年比1942年增长了66倍,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经济建设,并为以后的货币发行、管理和流通积累了经验,为全国统一发行货币构建了基础。如今历经战火硝烟留存下来的一张张纸币,已成珍贵的革命文物,在纪念全民抗战八十周年之际,重忆其背后的故事,追忆先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更能激励我们不忘初心,一路前行。(本文图片来自《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及网络)参考文献1. 陕西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宣传发行银行币的训令》。2.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3. 李实主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4. 张文杰:《纪念朱理治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5.魏协武:《边区银行风云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6.江苏钱币学会主编:《中国近代纸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