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12克),芒硝半升(12克),甘草炙,二两(6克)。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或者温顿服之。方中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时间同煎,若久煎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影响治疗效果。
[治则方解]
病机:燥热结实,胃气不和。
治则:泻热和胃,畅达气机。
方义: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甘草益气,与大黄相用,泻热去实而不伤胃气,且能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攻下而不峻猛,能够调和胃气,治疗阳明热结缓证。
本方服法有两种:一见于第29条,“少少温服之”,以和胃气而泄燥热。一见于第70条,取“温顿服之”,使药力集中,以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都可治疗阳明热结证。其中大承气汤主治阳明热结重证,由于邪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所致;小承气汤主治阳明热结轻证,由于邪热与燥屎相搏,腑气不畅所致;调胃承气汤则主治阳明热结缓证,由于邪热与燥屎相合,尚未搏结,腑气失和,未至不通。大、小承气汤均用理气药,而调胃承气未用。
[辨证要点]
调胃承气汤所治病证的病机为燥热结实,胃气不和。用于治疗蒸蒸发热,腹满不大便,或心烦谵语等阳明腑实轻证。本方为泻下缓剂,正气虚衰、脾胃虚寒者及孕妇,宜忌用或慎用。
[仲景方论条文]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陈而缓中。
2.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汗吐下后,病不解,心烦谵语及心烦不得寐者,此非大实大满之证,乃虚结不散而凝于中,故属此方也。以大黄为君而通中结,以芒硝为臣而润其燥,以甘草为佐为使,缓调其中而辅二药。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是也。问曰:诸下泄方中皆不用甘草,独此方中复用甘草何也?答曰:诸下泄方,乃下大实大热之证,速如星火,甘草能缓诸药,是以去也。独此方中乃调和胃气,故用甘草以缓其中也。又桃仁承气汤中用甘草者,乃治小腹急结,以甘草缓之也。
3.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调胃承气者,以甘草缓大黄、芒硝留中泄热,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泄尽胃中无形结热,而阴气亦得上承,故亦曰承气。其义亦用制胜,甘草制芒硝,甘胜咸也;芒硝制大黄,咸胜苦也。去枳实厚朴者,热邪结胃劫津,恐辛燥重劫胃津也。
4.吴谦《医宗金鉴》:方名调胃承气者,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承气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恐其速下,故佐甘草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