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过鸭绿江》中,扮演邓小平的卢奇,一家三代都出镜了
最近,首次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年度大戏《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上映,收视率和好评度双双创下近年来的记录,连《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说:“这才是一部值得追的良心好剧!”
一部好的电视剧,自然离不开好的演员,比如在《跨过鸭绿江》中,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孙维民饰演的周总理,丁勇岱饰演的彭老总,刘之冰饰演的邓华,姚刚饰演的洪学智等等,都惟妙惟肖,让人心旷神怡。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称道之处,就是扮演邓小平的卢奇,一家三代四位成员,都在这部电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太难得了!
卢奇是公认最成功的邓小平特型演员,在《跨过鸭绿江》中再次扮演邓小平的角色,将开国之初邓小平的那种精干强健,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卢奇的女婿,年轻的北京人艺演员徐白晓,则扮演中国志愿军第38军政委刘西元,还有卢奇的孙女和外孙女,外孙女徐砡扮演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孙女卢玺则扮演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两个小丫头活灵活现的表演,给这部大气磅礴的战争史诗剧,注入一份温馨感人的亲情暖意。
卢奇,1953年出生于重庆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经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母亲也是一位军人。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卢奇从小就勤奋好学,在学校里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艺术天分。
中学毕业后,部队招文艺兵,卢奇就偷偷跑去报名,赢得了招兵干部的好感,破例招收了他。
卢奇在部队演出队担任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话剧歌剧,还学习过舞蹈,堪称全能型的文艺战士,这也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年,卢奇从部队转业后,赶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招话剧演员,卢奇就凭着在部队中磨砺出的精湛演技,顺利考入了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卢奇第一次与伟人“结缘”,还是在1978年的一部话剧《山城雪》中,他扮演的是周总理的警卫员。
当时,那场运动刚刚结束不久,人民终于可以自由表达对老一辈领导人的思念,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对周总理的扮演者每每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种强烈的艺术氛围,让当时还是小龙套的卢奇非常震惊和向往,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扮演历史伟人。
可是,卢奇有一个表演工作者最觉遗憾的事,就是他的身高只有1.66米,所以尽管卢奇天赋很高,也很努力,但许多“高大上”的角色还是与他无缘。卢奇也急了,多次找领导要角色,但领导每次都无奈地点出他的身高问题,卢奇愤愤不平,后来说:“谁说个子矮就不能演好角色了?我一定证明给你们看!”
终于,机会来了,1986年,一部电影《孙中山与宋庆龄》招募演员,卢奇决定尝试一下,就去报了名,结果化完妆后,大家都惊呆了,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孙中山吗!
在这部电影中,卢奇不负众望,将孙中山这位革命先行者表演得栩栩如生,赢得了一片喝彩。
打出了名气之后,一系列表现孙中山的电影纷纷邀请他担当主演,尤其是一部《黄埔军人》的电影上映后,正巧有一批台湾来大陆观光的老黄埔军人代表团,也观看了这部电影,纷纷要求一定要见见这个扮演“国父”的演员。
卢奇便化好妆,与老军人们见面,这些黄埔老军人一见到他,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围住卢奇,又是敬礼,又是鞠躬,仿佛真的见到了孙中山!
但是,就在人们将卢奇当作孙中山特型演员不二人选的时候,卢奇却并不满足,他更希望有机会表演一回他一直深深崇敬的四川老乡邓小平。
198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表现邓小平早期革命生涯的电影《百色起义》,剧组初创,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海选最能表现年轻邓小平风采的演员,一直等待机会的卢奇,立即跑去报名。
当时,卢奇已经以孙中山的特型演员而闻名,所以,制片方礼貌地婉拒了他。但卢奇没有放弃,继续执着地请求让自己试一试。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以拍摄大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而闻名的陈家林,他仔细端详着卢奇,发现卢奇的身高、脸型、气质,尤其是那一口浓浓的乡音,让陈家林都非常满意,但唯一有些“出镜”的,就是卢奇那一双又黑又浓的眉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孙中山。
陈家林灵机一动,说:“卢奇,你能不能把眉毛修一修再看看?”
卢奇干脆地回答:“没问题,您说怎么修吧。”
陈家林有些抱歉地说:“把它拔掉一些行不行?”
眉宇是一个人重要的相貌标志,尤其是男人,都想让它更浓重一些,如果拔掉了,那就太难看了。可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卢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亲自用镊子一根一根地拔起了眉毛……
一番修整后,卢奇回过身,面对陈家林导演和制片人,这次该轮到导演和制片人惊讶了,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跟青年邓小平相貌神采都如此契合的演员!
制片人惭愧地对陈家林说:“还是老陈你有眼力!”
第一关算是过了,不过,当时这样的重大革命题材影片,尤其是第一部表现邓小平革命生涯的影片,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也是一个政治任务,因此,主演的人选还需要上级决定。
于是,卢奇的化妆定型照和其他参选演员的照片,都放在了当时的国家副主席王震的办公桌上。
王震将军非常熟悉年轻时期的邓小平,所以这部影片特邀他作为总顾问,王震仔细对比这些演员的照片,许多人他只是瞅了一眼就把照片搁一边了,但是当看到卢奇的照片时,老将军顿觉眼前一亮,看了又看,扭头问广西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这个人是谁?”
负责人回答:“他叫卢奇,也是四川人。”
王震激动地说:“这个人太像年轻时的小平同志了!”
就这样,卢奇被选中,从此与邓小平结下了不解之缘。
扮演历史人物,尤其是观众非常熟悉又非常敬仰的历史伟人,对演员来说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容不得演员自以为是的“艺术升华”,必须要“形似”、“神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基本功。卢奇也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就找来大量邓小平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影视录音资料,一遍一遍地认真模仿。
卢奇还大量翻阅名人回忆录,查阅很多老红军老干部对年轻的邓小平的描述,并多次拜访百色起义的当事人,认真请教他们记忆中的邓小平的神采风貌和逸闻趣事,渐渐的,一个精气十足、活泼开朗、工作雷厉风行的年轻邓小平的形象,在卢奇心中慢慢清晰起来。
电影《百色起义》上映后,盛况空前,观者如堵,人们纷纷惊叹卢奇把邓小平青年时期的朝气蓬勃、英武伟岸的形象演活了,卢奇也因此获得了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正当人们纷纷向卢奇祝贺时,总政又带来了一个让卢奇无比激动的消息。
原来,邓小平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余,也抽空观看了《百色起义》这部影片,卢奇出色的表演,让这位老人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又回忆起了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情景,久久难以平静,对陪他一起看电影的女儿毛毛说:“很好的演员,我应该好好感谢一下他,他表现得很恰当,很成功。”
于是,毛毛就委托总政,给卢奇捎去老人诚挚的谢意。这份感谢,既是对卢奇精湛的演技的肯定,也是对他更高的期待,卢奇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决心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此后,卢奇的演出越来越多,电影电视剧一部接着一部,虽然其中有些作品,邓小平只是配角,有些甚至只有几个镜头,但卢奇每一次都丝毫不马虎,而是认真熟悉相关的历史背景,做足功夫,他深知广大人民群众对邓小平的爱戴和敬仰,绝不允许自己出一点点差错。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都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丰富多彩一点,希望尝试不同的角色,卢奇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接到一部影片的邀约,扮演一个反派人物,这是卢奇从艺之后没有过的经历,卢奇就决定把它当作一次艺术的突破,接受了这个角色。
但是,影片上映后,卢奇的父亲第一个提出了批评,说艺术的境界虽然是无限的,但广大观众却是有朴实的情感的,自己敬爱熟悉的面容,一旦变得猥琐、无耻起来,观众是不能接受的。
卢奇知道,父亲的批评其实也代表了许多观众的心声,于是就决定从此不再饰演有损伟人形象的角色。
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中,卢奇也处处以高度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能做任何给伟人抹黑的事情。
2003年,为了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大型纪实传记影片《邓小平》筹拍,这部影片着重表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20年中的光辉岁月,这也是邓小平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时,卢奇刚刚50岁,却要扮演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
卢奇后来说:“这是我从艺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原因很明显,观众对于晚年邓小平的音容笑貌都太熟悉了,看这部电影,人们不会把我塑造的角色和其他演员比,而是和邓小平本人比。”
于是,本来已经对扮演邓小平驾轻就熟的卢奇,又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在大量的影像资料中,他不断地聆听邓小平的各种讲话录音,仔细观察晚年邓小平一些不为人察觉的小细节,比如,晚年的邓小平不再是那么从容矫健,而是像无数耄耋老人那样步履蹒跚,颤颤微微,手指也时时有些颤抖,但还是能清晰地透露出坚强和果决,他说话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清晰流畅,时时会有一些停顿,但是思路依然清晰,没有一丝含糊。
卢奇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细节:晚年的邓小平夹着一根烟,但是手指在微微颤抖,烟灰轻轻抖落下来,而他却毫无意识。这种伟人老矣,尚为国操劳的感人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有一次,卢奇在片场模仿邓小平晚年迟缓而蹒跚的步态时,常年跟随邓小平的老警卫员张宝忠看到了,急忙抢上一步,下意识地想搀扶他,当意识到眼前只是刚刚50岁的卢奇时,张宝忠不禁啧啧称赞:“太像了!你让我都入迷了!”
《邓小平》上映后,好评如潮,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握住卢奇的手,代表家人感谢道:“卢奇,这个戏你演得太好了!”
卢奇因在这部电影中的精彩演绎,获得了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