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56,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奉城西门外1.5公里,当奉城还是奉贤县治时,为城西一重要集镇,名高桥镇。奉贤迁治南桥后,奉城降格为市,现在是奉城镇,高桥镇也降格为奉城镇所辖的高桥村。浦东新区东北角也有一个高桥镇,是杜月笙的出生地。
高桥,成陆时为东海边亢地,故名东皋(皋的本义为水边的高地)。北宋元丰年间在青村(今奉城)设青墩盐场,盐民、渔民陆续定居此地,东皋渐成集镇。明永乐六年(1408年),里人陈宜捐款建环形石桥一座,讨口彩,取名高桥。从此镇以桥名,东皋仅作别名。
讨口彩的说法存疑,我觉得是取“东皋桥”谐音的可能性大一些。东皋在奉城西,东字不太合适,直接叫皋桥,一般人未必认得皋字,故改为高桥。
出奉城南门,到川南奉公路,往西六七百米,川南奉公路结束,再向前是南奉公路。川南奉公路的南指的是南汇,南奉公路的南指的是南桥。
再往西一里路,是高桥村的入口,路口那个门楼一样的建筑在网上看到几次,到了对面才意识到上面是一座桥的形象。但说的是环形桥啊,这个模型像个电话筒。
《奉城志》上的高桥
相传,乾隆年间高桥有一乡绅外出。有人问他家住何地,他回答住高桥。对方又好奇地问:高桥有多高?乡绅为了夸耀家乡,便形容道:“假如你站在桥顶上,投一个铜板到河里,初一跌下去,月半咚声响,你看高桥高勿高?”对方听了,连连点头称高。
此事传到乾隆皇帝那里,竟引起游兴。决定马上出游江南,亲临高桥,观赏胜景。一日,乾隆皇帝的龙船经淀山湖进黄浦江,直驶奉贤。途经得胜港时,龙船稍停片刻,皇帝问侍从此处何地?侍从答曰得胜港。乾隆听到得胜二字大悦,下旨得胜回朝。乾隆中途返京,乐煞了高桥乡绅,庆幸避免了一场欺君杀身大祸。
进村不远就能看到高桥,桥下为盐仓庙港。原桥身已经损坏严重,2005年高桥被拆除,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原,在尽量使用原材的基础上,对残缺的部分进行修补。现在这座桥,据说浅色的石块是原物,深色的石块是后来补上去的。
现在的水位有点高,显不出高桥的高了
盐仓庙港现在只剩下几百米长,南端在村口,已成断头河。
据说近年曾治理过,河水干净多了
盐仓庙港西北汇入南北流向的五星港(从名字看,五星港是解放后开挖的人工运河),交汇口西北有青龙桥,一座三跨石制梁桥,如今少了一截。和高桥不同,因为河浜改道,青龙桥已弃用,能保存下来不容易。
桥梁上有“青龙桥”三字,保护点的级别要低于保护单位
原先盐仓庙港应该是从青龙桥下流过,西北汇入东来的一条河流,这条河再向西一点也断头了,哪里都没有标注名称。
《奉城志》记载,在青村与奉城之间原有奉青港,古称青村港。我猜测眼前这条东西方向的河流就是古青村港,青龙桥的得名当与青村港有关系。现在的主河道是略北一点的浦南运河,奉青港(青村港)已是断断续续,在高桥这儿,依然东流到奉城西门,汇入环城河。
虚线部分是我的想象,如今是断开的
古盐仓庙港、青村港交汇处,现在都在此处断开
相传明武宗正德年间,江西宁王的儿子要选妃子,用点秀女的方法,向民间搜选。时高桥有个彭姓女子,面貌俊秀,能文能武,两脚瘦小,人称彭小脚,被选中。宁王心怀异志,要夺取皇位,起兵造反,后被明皇军队消灭。彭小脚亦被打败,后与隐蔽在福建的宁王残部会合,重新与明皇军队作战,最后兵败阵亡。
为纪念彭小脚,本地人在高桥镇南市修建了凤喈桥,跨古青村港,以示彭“凤鸣喈喈”,虽死犹生。
宁王朱宸濠封地在江西南昌,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反叛,十万大军从江西出发,沿江东下,意图攻取南京后登基称帝。著名的心学大师阳明先生王守仁,发兵抗击,很快消灭了宁王的叛军,前后仅43天。
按照《明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宁王朱宸濠、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品行都不好,整个造反事件怎么看都很无厘头。事后,很多趣闻在江南一带流传,最有名的是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就是与宁王的首席幕僚斗法,赢得秋香的青睐。
宁王朱宸濠败亡,宁王正妃娄氏投水自尽,翠妃为一位知县所纳,趣妃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舒芬所纳,紫妃、素妃不知所踪,也许来了高桥,化身为彭小脚。至于凤
喈桥,会不会是眼前这座青龙桥呢?
村中新旧房子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