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打卡54:正方形有关的几何变换综合问题分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2,0),点B(0,2),点E,点F分别为OAOB的中点.若正方形OEDF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正方形OEDF′,记旋转角为α
(Ⅰ)如图①,当α=90°时,求AE′,BF′的长;
(Ⅱ)如图②,当α=135°时,求证AE′=BF′,且AE′⊥BF′;
(Ⅲ)若直线AE′与直线BF′相交于点P,求点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参考答案:
考点分析:
几何变换综合题;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题干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BF′的长.
(2)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就可解决问题.
(3)首先找到使点P的纵坐标最大时点P的位置(点P与点D′重合时),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及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即可求出点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
(0)

相关推荐

  • 利用基本图形分析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本文主从三道例题着手,在平行线和等角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从而搭建函数关系式. 解法分析:本题的背景是正方形背景,隐含的条件是90°和平行线,还有一个条件是一组等角,由这些条件带 ...

  • 2021一模18题解法分析(16区)

    2021年各个区县的一模18题整体难度不大,但是综合性较高.图形运动板块主要围绕旋转和翻折:解题思路主要围绕着:相似三角形与比例线段.等角或同角的锐角三角比相等.勾股定理.解三角形.并且有不少区的侧重 ...

  • 图形折叠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二)

    以微课堂 奥数国家级教练与四名特级教师联手打造,初中数学精品微课堂. 27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往期链接: 图形折叠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典型例题4] [思路分析]利用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 ...

  • 压轴题打卡102:圆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已知⊙O中,弦AB=AC,点P是∠BAC所对弧上一动点,连接PA,PB. (1)如图①,把△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CQ,连接PC,求证:∠ACP+∠ACQ=180°: (2)如图②,若∠BAC= ...

  • 压轴题打卡100: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在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0)和B(1,0),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点D为此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当△DAC的面积最大时, ...

  • 压轴题打卡91:矩形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结EM并延长交线段CD的延长线于点F (1)如图1,求证:AE=DF: (2)如图2,若AB=2,过点M作MG⊥EF交线段B ...

  • 压轴题打卡85:相似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在矩形ABCD中,AB=4,AD=6,M是AD边的中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MN⊥PM交射线BC于N点. (1)如图1,当点N与点C重合时,求AP的长: (2)如图2,在点N的 ...

  • 压轴题打卡84: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定义:若某抛物线上有两点A.B关于原点对称,则称该抛物线为"完美抛物线".已知二次函数y=ax2﹣2mx+c(a,m,c均为常数且ac≠0)是"完美抛物线": ...

  • 压轴题打卡81: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以点P(n,n2+2n+1)(n≥1)为顶点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 (1)当n=1时,试求b和c的值:当n>1时,求b与n,c与n之间的关系式. ( ...

  • 压轴题打卡76: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在△ABC中,AB=6,AC=BC=5,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旋转角为α(0°<α<180°),点B的对应点为点D,点C的对应点为点E,连接BD,BE. (1)如 ...

  • 压轴题打卡75: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上,∠ACB=90°,OA=√3,抛物线y=ax2﹣ax﹣a经过点B(2,√3/3),与y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 ...

  • 压轴题打卡74: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 (Ⅰ)当b=2,c=﹣3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Ⅱ)当c=5时,若在函数值y=l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自变量x的值与其对应,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 压轴题打卡73:相似有关的综合问题分析

    已知△ABC中,∠ACB=90°(如图),点P到∠ACB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 (1)先用尺规作出符合要求的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作法),然后判断△AB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