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戚思翠:家乡的味道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戚思翠
戚思翠,女,1963年生。江苏盐城人,现客居常州。自由撰稿人,于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小文近150万字,参加各种文学征文获奖证书60本。
家乡的味道
江苏 戚思翠
一晃,来南方城市定居十年有余,却依然那么的陌生,那么的“不自在”,那么的“不协调”。陌生的大楼,陌生的马路,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空气,陌生的……而于心底里,始终珍藏着一个无比熟悉的地方,她总让我牵肠挂肚,魂牵梦绕,百转千回……她,自然是我的家乡。家乡,是一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藤,挖不掉的根!细细咀嚼家乡的味道,总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铭心!
家乡在苏北里下河平原,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人们世世代代在那种植水稻、繁衍生息,那灰矮的草屋密密麻麻,分布在小河、农田的四周,掩藏在高大的绿树下。一年四季,那柔软细腻多情的故土,永远用滴得出水来的慈悲爱抚着每一株庄稼,每一颗豆苗,每一棵小草,每一个脚丫……
家乡的味道是浓浓的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走过四季轮回,世事沧桑,忘不掉的是乡音;跨过大江南北,岁月蹉跎,改不掉的是乡音。无论何时何地,茫茫人海中,能立刻辨别出家乡话,听到特有的地域方言时,总能会心一笑,甚至热血沸腾。血液里始终流动着家乡的情节,和那温婉朴实的乡音。那一声声喊着乳名的呼唤,似母亲般的软糯的呼唤;那一句句浸润着泥土气息的方言,是世界上最温暖最贴心最顺耳的话语。
家乡的味道是记忆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房屋、每一条土路、每一所学校、每一座桥梁、每一条河流,甚至每一块农田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熟悉得了如指掌。与其对话,诉说心事,分享故事,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岁月。我曾在无数个夜晚,梦回故乡,在学校上学,在小河里戏水,在田野上追逐,在月光下看书……我的同学、亲友都在那里,我的至亲、恩师都在那里。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全都在那里,怎么可能说忘就忘了呢?根植心底!
家乡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那清幽的河水,是圣水,是母乳,喝一口滋肝润肺,心灵也随之被温暖洗涤;那芳香的盐碱地,是圣地,是净土,闻一闻开窍通络,灵魂也随之皈依;那缠绵的乡音,是天籁,是母语,无论天涯海角,都魂归故里;那袅娜的炊烟,是号令,是饭香,是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嗅着它,不会迷失回家的路。
家乡的味道是父母的味道。父母慈善好客,总会热情地留客人吃饭,但那年代,经济困窘,待客菜自然简单。在客人到来前,母亲会再说叮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吃饭时要注意“形象”,小孩子每人最多夹一片肉,以免肉被我们夹光,造成客人没肉吃的尴尬。尽管这样,我们也开心。因毕竟今天能“开荤”吃到肉啦。久而久之,我们自小就懂得讲礼貌、守规矩、为他人着想的好家风,而这些家风如今依旧在影响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如今,家乡味道是奋进时代的乐章,是人们欢歌笑语的新生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家乡宽敞的柏油路早已取代了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土路;整体规划有模有样的居民小区取代了低、矮、散、乱的农家小院;农人的文化、休闲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持续繁荣发展。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幸福安康。一幅幅镌刻家乡诗情画意的美丽景致,岂能不让我回味家乡的味道呢?家乡已“脱胎换骨”城市化。
家乡的味道,既像一首温馨的诗,又似一曲深情的歌,也如一杯浓烈的酒,更如一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交响乐。她总让人温暖回味,念念不忘。她是岁月深处的一瓣心香,在记忆里永恒,在时光里安详,在生命里根植、发芽……洗尽铅华,过尽千帆,真正觉得家乡味道才是心底最珍贵、最难忘、最铭心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是乡愁。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吴金程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