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三名将谁能排第一?请用排除法去掉司马懿诸葛亮再来比比看

按照宋朝《十七史百将传》的记载,后汉三国时期有十三位名将,其中魏有张辽、张郃、徐晃、李典、邓艾、司马懿,蜀汉有诸葛亮、关羽、张飞,东吴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这其中司马懿跟诸葛亮斗智斗勇难分高下,关羽对阵张辽有输无赢,周瑜火烧赤壁陆逊火烧连营,好像东吴名将最喜欢用火,但是他们费劲巴力打造的横江铁索,却被司马晋国的益州刺史王濬一把火烧断,可谓成也火攻败也火攻。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别是敌对阵营的武将,要是不分出个高下来,他们本人也不愿意。但是收入百将传的这十三位名将,还真难以排出个状元榜眼探花来,因为武将施展自己的本事,要看后勤补给、部属数量质量、上级是否掣肘、有没有一群猪队友。比如关羽的失败,虽然有襄樊战役操之过急的因素,但是盟友孙权背后捅刀子,猪队友糜芳傅士仁先是断供粮秣后叛变投敌,这才导致关羽大军军心不稳以致一败涂地,就像项羽所说的那样,有点“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的意思。

本来《十七史百将传》的名将排名是不分先后的,但是大家似乎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看武将的排名的时候,一定要分出个一二三来,而且大家评价的标准又不一样,这就难免会引起一些争吵。所以咱们今天要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把名将们公平地摆在同一个平台上竞技,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争论。

按照绝大多数评比办法,打分的时候,是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的,所以咱们要把地位最高的两位去掉:司马懿和诸葛亮不应该参评,因为他们后来都是本阵营实际上的一把手,曹魏(司马)阵营不管谁建立了战功,摘桃子的都是司马懿,不管谁打败了,责任都要由他来负,诸葛亮也是一样。让司马懿诸葛亮利用职权来跟自己的属下争夺名将位置,有点仗势欺人的嫌疑,所以先抛开这二位不算。
然后咱们再去掉最低分,邓艾、陆抗成名的时候,什么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如果有五虎上将的话)已经不剩啥啦,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两代人放在一个时代去比较,这就是欺负老年人了。去掉地位最高的司马懿诸葛亮,再去掉辈分最低的邓艾陆抗,就剩下九大名将了:张辽、张郃、徐晃、李典、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
这九位名将谁能排第一?咱们还是先用排除法,第一个先排除掉张飞张翼德(益德),因为按照当时的说法,“蜀中名将唯羽”张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所以“兄事之”。有哥哥关羽在,张三爷自然不会去抢三国第一名将的头衔,这样一来,蜀汉阵营就剩下关羽一位选手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东吴,周瑜、吕蒙、陆逊这三位名将,最让人瞧不起的就是吕蒙吕子明了,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盟友关羽背后下毒手,鬼鬼祟祟白衣渡江,很是没有名将叱咤风云的霸气,要不是关羽跟曹仁及曹魏援军的战斗陷入胶着,吕蒙连趁火打劫的勇气都没有。
排出了三个,下面就剩下张辽、张郃、徐晃、关羽、周瑜、陆逊这六位了。这六位名将我们还要再次排除三个,那就是张郃、徐晃、陆逊,以便三国每个阵营只剩下一个。
按照三国正史记载,刘备在伐吴之战中投入的兵力在四万到五万之间,这个数量是孙权向曹丕求救的时候说的。夷陵之战是一场击溃战,刘备的损失应该在两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是陆逊向孙权汇报战果的时候说的,而且刘备在白帝城聚拢散兵准备卷土重来的时候,孙权很害怕,又派出使者向刘备求和:“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 这说明刘备虽然损失惨重,但却没有伤筋动骨,甚至还有再战之力,这跟赤壁之战奠定三分天下基础的赤壁之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现在就好办了,曹魏张辽威震逍遥津差点活捉孙权,吓得江东小儿不敢夜啼;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要迁都避其锋芒;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三个人要不是生在同一时代,似乎可以算是他们本人的幸运,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和百姓的幸运——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越能打,百姓越遭殃。名将成名的路上,是亿万百姓的累累白骨。越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战斗就越激烈,战争就越残酷,而真正受伤的,是大汉元气。

名将已成过眼云烟,但是他们雄姿英发却成了史书中璀璨(刚才打成了摧残,似乎也不算全错)的一笔,要是按照笔者自己的想法,张辽对大汉和百姓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关羽和周瑜,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如果不以为然,那么您认为谁才是三国第一名将呢?至于三姓家奴吕布,就不要提了,抛开人品不提,就是按时间来算,吕布也不是三国时期的人:三国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吕布就被曹操勒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