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化富士修剪反应

根据修剪反应规律,可分为利于生长的剪法和利于成花结果的剪法。

利于生长的剪法(适于老弱树复壮、花量多的树)如下:

抬高枝条角度:各级领头枝要加强生长势时,必须抬高枝条角度,选用壮枝、强芽带头。

及时回缩多年生枝:一般用来更新复壮枝组或骨干枝,回缩在壮枝、强芽处。

利于成花结果的剪法(适于旺树、初果树)如下:

长枝缓放:长枝要经过自然缓放才有成效。对平、斜、下垂、粗细合适的要缓放,对强旺、直立、徒长枝不留,这就要求夏秋季采取揉、捊、拿、软化、拉等措施。

疏枝:适当的疏枝利于通风透光、养分积累、提高枝芽质量。疏枝有抑前促后的作用,缓和母技总体的生长势,利于积累营养成花。

弱枝、芽带头:旺树各级延长头、强头、辅养枝,选用弱枝、弱芽带头。当年生长枝选弱芽领头,对缓势、促短枝、促形花有缓冲作用。

加大各类枝条的开角:控制枝条长势,增加枝量,加大枝条开张角度,利于形花。

乔化苹果树经历了大改形之后,应用树形出现了很大差异,动态管理特点更加明显,定植密度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

所以,苹果整形修剪技术的因时而变性就更加明显。在树形应用动态化情况下,修剪手法依然陈旧不变,必然影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1、幼树放任生长,结果初期整形难度加大  

旱塬地区新建果园从栽植到初结果,一般需要5年以上。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没有效益,大部分果农采取了放任生长的管理办法,既不及早整形,也不拉枝培养,有的甚至套种高秆作物,连营养带都不留,树冠丛状生长,致使枝条基角开角小,后期开角难度大。

当开始结果时,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极不规范、需要“大手笔”改造的树形,疏除大枝多,改造时间长,造成树体伤口多,腐烂病感病几率高。不但影响了初期效益获得,而且给今后规范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盛产期应用树形稳定难,逐年改造目标不明确  

乔化苹果树栽植密度多数为3 m×4 m(667 m2植56株),第8年开始出现主枝枝头交接和封行。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果农采取了改变主枝伸展方向或是强行回缩退让空间的修剪方法,极易造成后部分枝加粗生长加快,“喧宾夺主”扰乱了树形,加剧了内膛密闭程度,造成了结果部位外移、果品质量下降。

在实施改形修剪过程中,由于永久株与临时株选择没有区分,长期保留与短期结果的主、次关系没有确定,整形修剪手法没有区别,势必造成树形应用格局“两败俱伤”。
  3、改形阶段大枝与小枝的关系处理不明确,大枝多,产量不稳  

在进入间伐降密度、疏大增小枝阶段后,大部分果农以“怜悯大枝”的心理指导修剪,总是感觉到大枝长到现在不容易,疏除了很可惜。

当空间密闭了,就采取减少小枝数量来退让空间,其结果就是留下的都是“需要供养的、不出力的”,能够孕花结果的都背回家烧火了。

乔化果树树龄达到15年以上的,单株保留大主枝均在5~7个左右,互相侵占空间,重叠遮光严重,光合作用形成的养分连自己生存都难维持,更没有成花结果能力了。
  4、间伐降密后修剪方法不配套,解决群体密闭与个体密闭的关系方法不配套  

在果园群体密闭问题日益突出时,解决的主要方法就是间伐降低单位密度,但大部分果农难以接受。主要原因在于间伐前的提前培养工作没有落实,永久株培养目标还没有尽早实施,使得永久株与临时株承担的产量和生长势基本一样。

间伐后的果树,在逐步培养完善树体结构上没有做到循序渐进,认为果园密闭问题已经缓解,个体密闭问题就采取“得过且过” 的方式,加快了个体密闭问题的发展。

一类是对个体影响树冠通风透光问题的大枝不能及时进行调整,造成了结果部位外移,产量恢复和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

另一类是依然坚持陈旧的修剪手法,见花回缩、甩单辫留花、疏小枝、留大枝,使得果树开花坐果和孕花稳产的平衡被打破,加剧了大小年的发生程度。采取大量疏除小枝缓解密闭的方法,造成了树体伤口较多,徒长冒条严重,树势整体偏旺,成花难度加剧。

总之,修剪就是在土肥水基础上,调节营养的重新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光照,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平衡、地上与地下平衡、冠内外平衡,连年优质高产高收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