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泉州开元寺双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是石塔界的老大,而且是双棒,第二批国保文物,身份极为尊贵。我也是第二次来瞻仰,以前关注重点是石塔的建筑构造,这次给自己的任务是观察塔身160幅等身大浮雕造像的布局的规律,这些造像的数量足以形成若干个立体石窟。当天参观的时候遇到一队领导模样的人来看塔,一位身着西装工服的资深讲解员说石塔浮雕时有点云山雾罩,比较深奥,一层是“人天乘”等等,我看到一层就是金刚力士和天王的八个组合,根本不符合“人天乘”的说法,塔上浮雕最多的是和蔼可亲的本土罗汉形象,与传统的声闻缘觉形象差的很远,有点怀疑开元寺官方对石塔浮雕的讲解内容,后来查资料,这些说辞基本上都是依据王寒枫老先生的《泉州东西塔》的观点,这本书出版于1992年,二手市场也很贵,成了珍藏本。书本上的观点有漏洞,也没有找到更合理的解释,只能凭感觉说说自己的感受。
泉州开元寺双塔的浮雕现存160幅,两幅为一对共80对,成对出现,四、五层的浮雕像在现场也很难看清楚,在此感谢花巷视觉团队在网上提供的无人机照片,虽然像素很小,但160幅全有了,对古迹爱好者帮助很大,通过对这些照片的梳理,我发现一个事实,这些浮雕的图像形成以罗汉像为主体的供奉主题,而这些罗汉图像不是佛教传统中外藩形象,而是以中原人面孔为主的世俗化图像,这是宋代以前任何佛教建筑遗存(寺院、石窟、塔、碑、经幢)所未见到的情况,可以说是福建地区的首创,也就是宋代达到巅峰的中国本土罗汉信仰的佐证,福建开元寺石塔,不仅在建筑领域达到令人瞩目的顶峰,而且成为佛教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整体浮雕体系表达了中国特有的罗汉信仰,是中国面孔罗汉的立体殿堂,这种塔存量极少,弥足珍贵。
关于知识点“罗汉信仰”,据说罗汉信仰是中国佛教特有的信仰,印度本土不存在。参考《罗汉信仰极其造像艺术在中国的普及》的介绍,唐玄奘写的《法住记》是中原本土罗汉信仰的起点,经典佛经记录的罗汉和高僧的形象以外藩人物为主,没有本土罗汉的地位,比如早期佛教的罗汉是佛祖亲绶十大弟子,后来有了最著名的十六罗汉或者十八罗汉群体形象,还有佛教二十四代传承祖师的形象(龙门看经寺),最后形成五百罗汉堂,都不是本土罗汉的形象,罗汉画像在唐宋非常流行,在日本保存了中国宋代的《五百罗汉图》,也是罗汉信仰的佐证之一,而中国本土高僧很难以罗汉的身份进入这个团体,比如我们所见清代的五百罗汉堂,大名鼎鼎的济公和尚只能站在房梁上做后补队员,这是后世强行加入的特例。以传统五百罗汉堂的供奉方式,历代罗汉们论资排位早已没有增加的名额。我们本土产生了众多高僧大德怎么办?如何集中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开元寺石塔就是他们的归宿,历代中原本土著名的罗汉形象都在这里汇集。石塔的建造者以创新的佛教形式供奉本土罗汉。
从另一个角度说,宋代也是造神的时代,比如四川的柳本尊成为佛教中毗卢遮那佛的转世,以人的形象坐在佛祖的头冠中,大足大佛湾巨大的摩崖造像群就是柳本尊最好的宗教建筑纪念物。而中国南方也有很多造神的神迹,也是佛或者菩萨转世,或者自己拥有菩萨一样的神通,比如布袋和尚是弥勒转世,僧伽和尚(泗州大圣)是观音转世、马郎妇(提篮观音)等是观音化身,济公和尚、寒山拾得(和合二仙)、宝志和尚、普化大师(手持铃铎)等等民间著名的传说神仙,这些中国本土佛教人物需要自己的纪念殿堂,而福建石塔的形式是这些本土罗汉最好的佛教纪念物,罗汉信仰在福建石塔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迹,而这些罗汉很多是中国人自己的面孔,这就是宋代人们的宗教思维方式,让宗教世俗化,让神仙平民化,邻家大叔一句话也许就是指导你人生的关键提示,禅宗的兴起,为罗汉信仰添砖加瓦,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皆是禅,顿悟成佛的教义推波助澜罗汉信仰,这些世俗化的罗汉形象在在开元寺石塔浮雕上集中呈现,让罗汉的光芒照亮了开元寺双塔。
回到开元寺双塔的浮雕造像,东西双塔,也就是镇国塔和仁寿塔五层的浮雕设计是同步的,寓意完全相同,互有补充,可谓珠联璧合,但我们无法看到石塔供奉的主尊像体系,80对浮雕图案对应着80尊主像,这些主尊像永远地灭失了,都什么样子无人知道,而主尊像两侧的绿叶都保存下来了,成为我们分析每层宗教含义的唯一依据,没有主尊像,没有题记旁白,只能靠猜。王寒枫老师还记录了21幅后世修补的浮雕,多在塔的高层位置,这些图像与原内容的差别也无法识别,分布在五层的160幅浮雕,石塔设计者想通过这些浮雕表达什么宗教含义,这个问题留给专家去解析,我所看到的是民间罗汉们欢聚一堂,这是中原罗汉的纪念碑,中原罗汉的封神榜,记录着本土罗汉的千年传说。
开元寺双塔浮雕图像,我分成两类,一类是看门的,也就是每层塔通行道拱门两侧的浮雕像,这些浮雕类似石窟门或者寺院山门的护卫,不能完全表达每层的宗教含义,仅仅表达护法的含义,与通道内佛龛的关系不是很明确。两座塔有40条通道门,40对武士守护,也就是80幅浮雕造像,基本不重样,全部持有武器,最多是各种姿态的天王像,力士像,武器也五花八门,也有民间武装,普通人守门,宋代老百姓的装束,甚至有道教神仙的护卫,这部分浮雕人物带有宠物比较多,龙、虎、麒麟等,如果西塔每层屏蔽掉这些门卫,剩下四座佛龛的浮雕造像与东塔的浮雕造像含义高度一致,这就是两个石塔造像珠联璧合的秘密。
另一类是塔身佛龛造像,这部分造像是每层塔宗教设计的基础,东塔的佛龛浮雕与通道浮雕达到统一设计标准,所以看起来比较正规,其实含义是一致的,首层是天王像,力士像,象征寺院或石窟寺的山门,西塔一层,东西塔二层,三层,这些石塔最好的位置都是罗汉像,或者是罗汉的神迹,其中有宋代官员形象,圆领方心的官服,当好官也可以成佛,也有大量世俗化的和尚形象,与孩子互动,也可能是著名和尚的标准造型,也有妇女的形象,也有早期和尚形象,拿禅杖和钵有神通的大和尚,很多和尚的身份可以辨识,我统统称为有中国面孔的罗汉,区别于传统中外藩形象,罗汉浮雕的数量最多,最传神,这是罗汉主题石塔的佐证。
东西双塔的第四层都是菩萨层,这是双塔宗教含义相同的佐证之一,这是传统佛教的次高阶层,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的形象比较好辨识,东西塔都有,东塔文殊和普贤,是唯一坐在坐骑上的形象,第四层菩萨之间的呼应,宗教寓意比较明显;第五层比较奇怪,按常理是最高佛陀的境界,但是除了弟子像和菩萨像之外,出现三幅平民形象,东塔为帽衫俗人侍从像,西塔出现一位俗家妇女看经书像,标识为马郎妇,有点牵强,还有一幅是女童(道姑)像,与佛祖的事迹不搭界,所以第五层佛教含义存疑。但另一种可能,与宋代时间背景不可分割,五层是一种特殊供奉,比如东塔的主尊像有可能是僧伽大圣(帽僧),在南方做过宗教领袖,也有可能是当朝皇帝,政治地位显贵,这是抛开传统佛教能与佛祖并肩的人物,其重要性足以配得上进入第五层空间。西塔五层也可能是出资供养人或者寺院开山鼻祖之类的尊贵的身份有关,供奉亲人祖先以表彰建塔的功绩,总之,第五层是私密层,有点特权,类似大雄宝殿之外的后殿,由建造者自由掌控。以上都是猜测一笑而过。
这些浮雕中以西塔第四层的“孙悟空”的形象比较有趣,也是开元寺石塔浮雕的宣传噱头,日人专家还来考察,宋代的孙悟空形象比西游记原著还早,《西游记》电影中猴子就是这个造型,紧箍咒非常显眼,老百姓比较好奇。我的意见这个孙悟空造型来自道教的传说,这是一对守门的武士,原来标注为火龙太子和猴行者,猴行者指孙悟空,猴行者其实是雷公形象,其实两位就是道教传说中的雷神和火神,古代负责打雷的神仙就是雷公,也是猴子的形象,这位雷神后来成为佛教24诸天中的天神,是从道教借过来的神灵,猴行者头左侧有一个菩萨的化身像,表示菩萨的化身。
罗汉像浮雕有很多小细节,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比如罗汉手中拿着给孩子的铜钱,刻画逼真,还有道士(和尚)手持的经卷,上面镌刻“大乘金刚波若波罗密经”,还有未发现的细节,希望爱好者不断发现有趣的现象。另外,镇国塔须弥座八面有四十幅图像,绝大多数是佛传故事,均有题记,比较有趣。
关于双塔的资料,双塔全部用石材建造,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西塔高44.06米,东塔高48.24米。东塔名“镇国塔”, 淳佑十年(1 2 5 0 年 )完工,西塔名“仁寿塔”,嘉熙元年( 1 2 37 年 ) 完工,两个石塔主体结构相同,采用中心柱的双筒结构,用巨形花岗石叠砌而成的实心八角柱体,其实心柱围1 5 .0 5米 。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有拱额和门楣,有回廊、护栏,门龛位置逐层互换减少应力集中,总体结构先进。其中心柱的形状像待发射的火箭,而塔壁剖面像火箭发射架的支架,附一张荒诞画,石塔藏火箭图,有助于了解石塔的物理结构,图一乐!还有几张虚拟罗汉像展览,网上素材,也是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