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印课堂丨贺进:李阳冰《谦卦碑》的临摹方法

开栏语

技法是书法篆刻临摹与创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代书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和书法爱好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加便捷地学习书法篆刻,提升技能,《中国书法报》特策划“书印课堂”栏目,每期邀请“国展”书家就古代经典碑帖讲授临摹与创作技法。

李阳冰《谦卦碑》的临摹方法

贺 进

《谦卦碑》为李阳冰篆书代表作之一。其碑刻整体上看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又观其细致处结体修长、字法多样、矩法森严,种种独特的篆书表现让此碑在李阳冰所有流传的篆书碑刻中独树一帜。

唐·李阳冰《谦卦碑》拓本(局部1)

临摹《谦卦碑》时,要加入篆书逆入的动作,即使再细的线,我们也要保持逆入的起笔,逆入是为了更好地蓄力,蓄力完成后转入向右平行的力度时又调整为发力,起笔完成这几个动作才能保证一条线的力度把握。进入行笔后还要保持起笔的发力继续前推,“推”是指笔杆左倾,笔锋向右,运用手指的力量运用提按的力度行笔。收笔也要注意收住笔锋,请注意,是“收住”笔锋,不是“收回”笔锋。因此,我们在收笔时是指收起来笔锋,不是向反方向带回。收住笔锋要让笔毫慢慢脱离纸面,让笔锋由“面”恢复到“点”的形态。

唐·李阳冰《谦卦碑》拓本(局部2)

唐·李阳冰《谦卦碑》拓本(局部3)

《谦卦碑》的线条多为曲线,且粗细一致,因此在用笔上应多以圆转为主,表现其圆润的曲线风格。临摹时采取五指执笔法,提笔多在笔杆中下方,这样的执笔是为了更稳定表现圆转的力度,当书写诸如纵势的长线时,更要适时调整手指的位置与动作,如“用”“下”“可”等字中的纵线的书写,我们当以此法书写会更到位。除了曲线的表达外,我们看到《谦卦碑》另一特点是绝对的方折动作,且方折的动作有时独立存在,如“之”“用”“二”等字,也有方折与圆转合一的情况,如“吉”“中”等字,因此,我们在用笔中也要掌握方折的动作,《谦卦碑》的方折动作几乎都是斜线与直线的结合,因此并不含有折,而是接,也就是说斜线与直线的接笔。

唐·李阳冰《谦卦碑》拓本(局部4)

《谦卦碑》的结构长宽比达到了6∶16,也就是说几乎接近1∶3的比例,这在唐代同时期乃至整个篆书的发展中都属于独树一帜的。因此,我们从整体上要把握《谦卦碑》的这种瘦长的结构表现。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体现,使得该碑中的字重心较高,如“卑”“变”“鬼”“君”“象”等字,重心都很高。在这种结构的表现上,我们应该注意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不能把重心位置理解错误,更不能过分夸张重心的位置。上面的结构尽量收,下面的结构则多放,以此呈现更合理的收放关系,在字的表现上会接近《谦卦碑》的字形特征。

唐·李阳冰《谦卦碑》拓本(局部5)

《谦卦碑》的对称表现相对来说更明显,我们看“不”字的左右两条纵线,“中”字的左右结构,都是相对对称的,我们书写这种中间一条长线两侧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以中轴线作为参考,左右结构协调统一,当然,书写的顺序则多是中轴线最后完成。《谦卦碑》的临摹,难就难在对称的处理,因此我们应更多的去把握对称、平行、均衡的装饰感,通过反复的训练将这种结构做到更完美,然后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要摆脱绝对对称均衡的结构,增加一些灵动的变化,甚至还可以做上下摆动、左右摇曳,表现出更为高级的铁线篆结构。

贺进篆书作品

贺进临摹《谦卦碑》

贺进篆书创作作品

监制|杨 超  朱中原
图文编辑|王小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