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最令人窒息的瞬间TOP10
“恩哦啊🙂”
知乎上有网友爆料,自己因为在微信上,回了老板一句 "嗯" 被老板批评。
当事人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把这件事曝光在网上。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大家都没站在他那边。
很多网友在回答里说:
" 嗯、哦、啊这三个字,真的是微信聊天中最敷衍的回复,一个人再想找你聊天,也会因为这三个字而绝望。"
其实,从回复微信信息的字数,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对这段关系的态度。
回复得越敷衍、越简短,也就代表态度越不诚恳、越冷漠。
尤其是当一个人他兴高采烈地分享,想极尽可能表达喜悦,充满期待等待对方的回复,却只等来了一个字:嗯。
那他一定能感受到骤然的失望和热情的冷却,那种感觉就像被突然泼了一盆冷水。
有时候哪怕费力多打一个几个字,把嗯哦变成“嗯嗯,哦哦”都会好很多。
又或者哪怕是大串的哈哈哈哈哈,和搞怪表情包。
在吗
当你兴致勃勃的刷着视频,看着小说,微信突然收到一条消息。
“在吗”。
这两个字会瞬间让人“心肌梗塞”。
说在吧,不知道对方有什么事儿;说不在吧,岂不是睁眼说瞎话;不回复呢,又不太礼貌。
问了“在吗”,却长时间不说具体的事,我就会忍不住猜测,是借钱?是有大事相求?还是说有什么要求生怕我拒绝?
这两个字真的极具杀伤力,几秒钟的功夫就能让人在脑海里闪过中国上下五千年。
“在吗”这个开场白,总透着一股套路的味道。
很多无所谓的寒暄看似有礼貌,其实是在浪费对方时间和精力。
大家都挺忙的,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不好吗?
有事说事,开门见山,不要反复试探、犹豫。
这就像追剧时常听到的那句话: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只能说:不当讲。
砍一刀、点个赞、借点钱
其实,现在好久不联系的人问在吗,大多都是PDD砍一刀,朋友圈点个赞,手头紧借点钱......
总之除了点赞就是投票,最近还加了一项帮抢火车票。
一两次还好说,多了感觉不过是他们集赞求票的工具而已。
最重要的是,大家真的好像就只是“点赞之交”。
很多人,只在有求于你时才出现,甚至你帮了他,他连声谢谢都没有。
他们不觉得打扰别人应该抱歉,反而觉得帮他是理所应当,不帮就是冷漠。
求朋友点赞是小事,但也从侧面看出来这种人多少有些自私。
他们根本没有把彼此的交情放在心上,什么寒暄客套不过是权宜之计,目的性太强。
朋友就是以心换心,对于那些总想着索取,总想着“砍一刀”的,这一刀把那点仅有的联系也要砍没了。
大段语音
有些人聊天总喜欢大段大段的发语音,动辄几十秒甚至一分钟。
发的人是舒服了,听的人可就惨了。
并且听语音回复消息,总赶不上对方发语音的速度。
明明还在回复他第一条语音,他却已经连着发了四五条。
一段文字就能表达清楚的事情,却要对方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耳机戴上,然后听半天。
有可能因为信息太多,无法把握所有内容,错过重要信息。
还有可能不小心断掉,又要从头开始……
其实沟通是一种互动,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很多老人和一些不方便打字的人,确实能够理解。
但那些可以打字,却还是一条接着一条语音的,真的脑仁疼。
一句话分成很多段
还有一些不发大段语音了,却会把一条消息分成很多条来发。
周末跟朋友约饭,正聊得开心,她的微信突然响了几声。
就在她解锁回信息时,微信又连续响了好几声。
看到消息后,朋友直接翻了个白眼。
朋友说,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和这个新同事互发微信,但令人抓狂的是,她总喜欢几个字几个字地发,明明可以一条微信就说完的内容,硬生生拆成了十几句话。
于是便有了刚刚那一幕,手机会"叮咚叮咚"响个不停,但点进去看,根本没什么大事。
一看消息分成四五条,可这四五条拼在一起却可能都不是一句完整的话。
好好地用几句话把一件事说清楚不好吗?
对方正在输入
前段时间网上看到一个句子:最开心的时刻是,想念一个人,打开聊天框发现对方正在输入。
而我联想到最难受的时刻是,和一个人聊天,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等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
每当这个时候就老忍不住想:他在输入什么?想说什么?怎么又不说了?
文字终归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心境,哪怕是面对面交流时,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透过神情及肢体动作,猜测对方的真实意图。
比起在聊天框中被我们看到的,那些可能已经打出来,却又被删掉的内容更让人好奇得百爪挠心。
突然消失,不回消息
比起“对方正在输入”,更难过的是对方迟迟没有回复。
比起没有回复更难过的是,发现对方发了朋友圈,或者在群里聊得火热,就是不回你信息。
有时候你正聊得开心,正和对方分享你的心情,却发现对方丝毫回应都没有,好心情顿时无影无踪。
有时候你隔着屏幕正等着对方的回复,结果等来的只有长时间的沉默,自己结束也不是,继续也不是。
有人说,有时候看到了当下不知道怎么回,过了一会儿就忘了;或者有时候意念回复了,但后来发现没有发出来。
但不管怎样,及时回复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如果实在忘记了,回复不及时,空闲下来定要解释。
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语音视频
如果说要选一个最让人抗拒的聊天方式,那可能就是突如其来语音或视频了。
每当遇到视频通话,都会血压迅速升高,然后慌慌忙忙地点击挂断,再给对方连续发几个问号“怎么了?”。
不出意料的是,往往没有什么大事。
可能是社恐惯了,现在的习惯是,能打字的绝不语音,能语音的绝不电话,能电话的绝不视频。
有时候甚至可以接受当面吃饭聊天,都不想打电话或者视频说。
总感觉,视频电话耗费的社交精力是打字的好几倍。
拉黑/删除
想念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给他发消息却发现对方把自己删了或者拉黑了。
甚至有时候昨天还在聊天的人,今天发消息就需要好友验证了。
这一瞬间真的会很懵,很失落,很有挫败感,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的感情,竟真的这样脆弱易断。
一段时间不联系,就让人觉得可有可无了。
但还是希望有那种可以永不失联的好朋友啊。
🙃
当然,以上烦恼我都没有。
因为没有人给我发消息。
点亮在看,愿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