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记忆丨熊明霞:天蟾见证了我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
CHAN
TIAN
2021
上 京
X
天 蟾
2021新春,历时近三年的修缮,1000余个日夜的期盼与守候,终于迎来了重逢的时节。“天蟾”是无数名伶绝代芳华的见证者,是世代梨园文化沉浮跌宕的亲历者,是弘扬戏曲精神继往开来的传承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代戏曲人正站在历史与当下的交汇点,回眸过往,展望未来。
我们将持续推送“我的天蟾记忆”专栏。本栏目将邀请十余位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家代表为我们分享他们与“天蟾”的难忘记忆与精彩故事。
熊明霞
Xiong Mingxia
Q1
您第一次在“天蟾”演出是什么时候?
哪出戏?请您聊一聊当时的心情
天蟾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装载着特殊感情,充满亲切感的地方,我人生当中的许多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发生。1998年戏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校鼓励我们实习,找入职单位。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推荐演出中,我有幸被上海的徐幸捷院长选中,当时,徐院长就问我想不想去上海,愿不愿意去上海京剧院。此后不久,便安排我到上海参加演出了。得知要去上海演出,当时心里是非常忐忑的,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去过上海,上海对我来说很陌生,但我知道上海是闻名全国的戏码头,是我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所以我决定要来试一试。到上海的第一场演出就在天蟾逸夫舞台,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带有面试性质的演出,我准备了一折《坐宫》来接受老师和专家的检验。天蟾的这次首秀让我深深体会到上海观众的热情和包容,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一出场就碰了个头彩,随后的“导板”、“慢板”台下观众都毫不吝啬地给我叫好。那一刻,我心里感到特别的踏实和温暖。我告诉自己,这里是艺术的摇篮,是一个可以出人才的地方,这个舞台,这个城市就是我要留下来的地方。演出非常成功,也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加入了上京这个大家庭,而天蟾就是我与上京结缘的重要载体。
Q2
分享一下您所经历的(或听说过的)
有关“天蟾”的往事、趣事或轶事?
来到上海22年,已经很难一一细数在天蟾逸夫舞台演过多少回戏了,但有一场特别的拜师演出让我一生难忘。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2年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天蟾逸夫舞台高朋满座。第一出是金锡华老师和徐建忠老师陪我演的,宋长荣老师亲授的《红楼二尤·闹宴》;第二出是宋长荣老师与陈少云老师合作的《杀惜》;第三出是孙正阳老师陪我演的,孙毓敏老师亲授的《荀灌娘》;第四出是孙毓敏老师的《棒打无情郎》;我特别感激能够得到那么多前辈艺术家和两位恩师的同台提携。演出结束后,在同台艺术家和观众们的共同见证下,我同时拜了宋长荣先生和孙毓敏先生为师。在京剧界,一个徒弟同一时间拜得两位名师是非常稀奇的,我庆幸成为了这个幸运儿,这场特别的“拜双师”也成为了当时的一段梨园佳话。天蟾不仅是伴随我艺术成长的地方,天蟾也是我和喜全,我们两人萌发爱情的地方。那是03年的时候,我和金喜全还有王蓉蓉,我们在天蟾逸夫舞台合演《西厢记》,也正是因为这场演出让我和喜全结下良缘的。
Q3
相比其他剧场,您觉得“天蟾”
对于中国戏曲和京剧有什么特殊意义?
它在您心目当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上海是荀派的发祥地,荀派艺术和天蟾更是有着深厚的情缘。1919年荀慧生先生第一次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从此一炮而红。1926年现福州路云南路的天蟾逸夫舞台(当时叫大新舞台)落成,开幕当天荀慧生先生特邀作为开幕公演,同台名角还有李吉瑞、高庆奎、白玉昆等前辈艺术家,开张首演盛况空前。不光是荀派艺术和天蟾有着不解之缘,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京剧大师都曾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传世之作。为此,我们应该记住天蟾,记住这个中国京剧的最高殿堂。
Q4
对即将全新开台的天蟾逸夫舞台
您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作为上京人,我觉得天蟾逸夫舞台就像是我们的“家”,近三年的修缮,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它的华丽回归。大幕即将重启,诚挚的祝愿天蟾在下一个百年再铸辉煌。期待着新春开幕演出季上和广大的观众朋友在熟悉的地方重逢。
“回天蟾·看好戏”
2021天蟾开幕演出季 现已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