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的深度远不及古人
紧盯着信号灯的电子倒计时,54321,红灯闪烁,司机再次观察左右,就在绿灯亮起来的那一刻,一脚油门,一骑绝尘。
这是十字路口的常态。如果起步稍慢,就免不了被后车闪灯鸣笛。
城市的道路纵横交错,当公交车进港,乘客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前门,总会有几个人,边跑边喊,“等一下”。
路上,人们行色匆匆,驻足者,多半捧着手机在操作着什么。
手机里,存着密密麻麻的安排,还没完成一半,就到了中午,匆匆扒了几口饭,又继续踏上了行程。
现代人的焦虑多半来自于忙碌,而忙碌的背后是过多的选择。
翻开时光手册,一束光从页面里倾泻而出,不知道是哪个年代。
袅袅炊烟,升腾而上,鸡鸣犬吠,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一大早,农夫就扛着锄头下地,妇女们也来到河边,坐在青石上锤洗一家人的衣服。
水车吱吱呀呀地转着,田地里蛙声一片。蜻蜓从身边飞过,停在低垂的稻穗上。
孩子们在村头玩闹,时不时传来清脆的呼喊。
一辆牛车晃过来,“去哪里啊?”,“四十里铺,不急,这两天到都行”,赶车的慢悠悠,问话者不急不忙。
大槐树下,月影绰绰,穿布衣著草鞋的老汉们抽着旱烟,谝着闲传。
那是个没有手机、电视,没有汽车、飞机的年代,缓慢的节奏正好与日月同步。
他们是我们的祖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劳作,靠天吃饭,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却在蓝天白云之下,慢悠悠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满天的繁星,虽然平均寿命只有4、50岁,却时刻与自然贴合。
而今,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人类的寿命在延长,却与自然隔离。扑面而来的信息瞬间充满了我们的内心,汽车川流不息,工地的轰鸣日夜不停,空气受到污染,水也变得不再清澈,夜晚再也看不到点点繁星。
我们的祖先,没有太多的选择,却活出了深度,而今,我们看起来有无限的选择,却在耗费了大量精力后,一无所获。
我们的物质享受远远高于古人,而生活的深度却远远比不上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