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与“我不愿”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有时候习惯了听到“我不想”、“我不愿”,但有时候又觉得挺烦“我不想”、“我不愿”。
虽然在被问及“你们做心理工作的,是不是只要坐在那说说话就行了呀”时,我会以“交流只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整个过程不仅没有太多的预案,还需要考虑包括‘我这句话说了之后会给对方带来何种影响’、‘对方的这些表现代表了什么’、‘如果这句话触发了对方的痛点,可以如何处理’、‘我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铺垫’等在内的很多问题”。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还特别烧脑,并且还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带来二次伤害。
而假如遇到一些只想用“自己觉得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及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类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可是我不想”、“我付你钱了,你就得听我的”、“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接着交流的目的就由“了解信息”与“协助解决问题”,变为“达成共识”。
当然了,“没有达成共识”这本身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它也是为解决主要问题做铺垫。而不知道看了这些之后,你有没有联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聊着聊着就突然蹦出来“我不想”与“我不愿”的状况呢?
要说这种情况在情感关系中是非常多的,而即便出现了,我们也往往不会觉得这有多重要、也不会认为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如果我也只是在这里“趋炎附势”,那不仅让自己花费在码字上的时间失去了价值,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所以,接下来的一些看法可能略有不同,但也请稍微耐心。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我们不会觉得这有多重要、不认为这是问题,是基于“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在感情中遇到类似的状况”这两个事实,以及大众对感情的认知中包括了“爱一个人就要无条件的包容对方”,导致我们既不敢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说“你这种说法是有毛病的”,也不敢用实际行动去挑战另一半对这一理念的信奉程度。
所以,虽然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意见,可还是选择保留意见、虽然有时候我们真的被对方的“我不想”与“我不愿”搞得特别难受,也还是选择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感情一开始挺好,接着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毕竟,容忍、耐心与理解总是有限度的。
而最尴尬的是什么?
本来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在走过这样一段旅程之后,选择容忍的那一方会越来越觉得“我的选择是个错误”、因为被爱而逐渐开始展示真实自我的另一方,也会认为“我真的是所托非人”,接着,互相带着伤痕与对对方的厌恶进入各自的余生。
但在这里其实用“一方”与“另一方”的描述也并不合适,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类似的固执与坚持。
那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如此执着于“我不想”与“我不愿”呢?
“还没有长大”、“太幼稚”、“其实是想得到另一半的重视”等想法可能这会儿会在你的脑海中盘旋。
我也认可这些原因是存在的。可如果只聊这些大家都知道的,那与鹦鹉学舌也就没了区别,所以,还是希望能分享一些不同的东西。
对“爱一个人就要无条件的包容对方”这个观念的认同与贯彻,其实直接指向了两个方面。
一个是“我对于什么是爱也一头雾水,那既然别人说这就是爱,并且我也认同,所以就直接拿来用了”。且不说这个观念究竟是否合适,单单“直接拿来用”的行为,其实就代表着“对于生活,我是缺乏思考的”,即“对于生活,我是一知半解的”。一知半解的看待世界、一知半解的谈恋爱、一知半解的工作、一知半解的教育孩子,这会带来是什么呢?
另一个方面,跟我们自己有更密切的关系。
“我认同这句话”,其实在有些时候并不是代表“经过思考,我看到了背后的一些逻辑,所以也产生了同样的判断”,而是代表“我需要它”。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缺乏爱、理解、重视与关注的环境里,父母不仅从来没有尊重过我的想法、只想我按照他们的期待发展,还动不动就对我或打或骂。这就很可能导致我在长大后,迫切的想要拥有这些。虽然我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缺乏这个、缺乏那个,但在很多诸如要求自己的男朋友必须由着自己的小脾气、对女朋友有非常强的掌控欲、另一半稍微没有顺自己的心意就大发脾气等小细节上会有表现。
我需要借助另一半“无尽的接纳和包容”来填补内心的空缺,于是,我就对这句话十分的认同。
可这时候,我到底对对方有感情吗?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呢?在遇到更能满足我内心诉求的追求者时,我会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抛弃现任呢?
“如果想要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就要多考虑现实世界的规律,因为世界的发展是遵照规律进行,而不是遵照‘我们的想法’进行”,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可能因为从小到大自己的诉求总能被父母满足、小时候我们被身边人与社会保护得太好,所以一些朋友不自觉的产生了“我说的话就是对的”、“我的想法都能变成现实”、“我就是世界运转的规律”等错觉,接着再加上内心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爱的缺失”,以及基于缺乏产生的对“获得爱”的追逐,我们便开始执着于“我想与我不想”、“我愿意与我不愿”。
当然,长大后却依旧如此任性、如此天真、如此“作”,也不能全怪我们自己,毕竟,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可能会出很大的问题。
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对的”,因为我们不仅过去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同时,在过去那种被宠爱包围的生活中,我们也活的十分开心。接着,当下的现实如果跟曾经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认为“现在自己的生活肯定出了很大的问题”,这时候内心就会升腾起浓重的焦虑,从而促使我们做出很多冷静下来自己也觉得“不合适”的行为。
但这时候往往并不是“生活出了很大问题”,而是生活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远远地超出了父母的能力范围,同时我们自己却始终裹足不前。由此,刚刚提到的焦虑其实也包括了,在内心深处,我们也知道“当下的自己其实是挺有欠缺的”。
可无论怎么样,这份焦虑、这份浓重的内心失衡,在当下我是处理不了的,所以需要借着一些略显退行与幼稚的诉求,以及诉求的被满足来收获些许安稳。
而假如是因为小时候有诸多欠缺,那这一欠便是十几二十多年,这份长久、持续的欠缺与背负,早已经把我们变成在汪洋大海中不断挣扎求生的溺水之人、把我们的内心变成待拆的危楼。
若生活中有那么一点点可以缓解内心空缺,甚至稍稍填补的可能,我们又怎会放过呢。
是啊,这些朋友当下只能通过“非理性的诉求能得到满足”来体会被爱、被重视、被关注、被理解,并产生那么一丁点自信与安全感。
虽然这些努力与尝试确实会给身边人带来伤害,但也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身体、本能与潜意识,正在竭力进行着自救。
但它们终究是势单力薄的。
虽然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确实没多少掌控力,但只有全身心的投入,自救才能成功,并逐渐由“自救”变为“过好”;
虽然直面真实确实也不那么容易,但只有借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去看到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拥有“改变”与“过好”的可能。
你觉得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