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析古玉皮壳之变系列一
有句俗话说的好:“瓷看底,玉看皮。”古玉的皮壳就象人的肌肤,是其玉质在自然界的流淌岁月中的连结和公开展现之地。
流失的岁月会在玉器皮壳上留下自然进化的痕迹。虽然有的玉天生丽质,皮的质量很好,能较强地减慢抵抗老化的过程,很难看出岁月中的痕迹。但大多数古玉还是会在玉器的表面和里肌的分析与对比中发现其玉器皮壳变化中的老化程度。
重要的是玉皮壳上还可以分析出工的痕迹和沁纹的痕迹。因为工和沁纹都是在玉皮壳上进行的,所以必须认真地对玉器皮壳上的工和沁纹加以特别注意的比较分析。玉皮壳的状态分析还可以区分籽料上的原生皮壳——原璞玉皮和真沁之间的差别。这是鉴定老玉新工的 必须手段。玉皮壳还要分生坑和熟坑。
根据目前出土资料来看,古人治玉的第一道是开片造型。因为古人的工具原始,开片和造型的过程会很漫长,所以就会在开片造型的过程物中开始了第一次打磨抛光。开片造型和第一次打磨抛光之后,就会用坚韧尖利之物刻出第一次草图来。在第一次草图的刻画中,又加入了第二次抛光工艺。这道工序完成后,通过核对,这才开始真正的碾琢加工。正式的碾琢工艺耗时更久。在雕刻中又形成了第三次抛光。之后,再通过核对,又开始第四次抛光——全面完成的抛光工艺。这中间还不包括小修小改时的小抛光。从层次上看,古玉皮壳的底子是经过物第一次抛光后形成的,在抛光的底子上开始雕刻,然后再抛华光。因此古玉皮壳的层次分析是:抛光-刻工-抛光。刻工在抛光。也就是说,刻工是在皮壳的中间层次。因此要特别注意在刻工中的槽底、洞里拐物角处和角落里是否一致,这是关键之所在。战国到汉物代的古玉皮壳的抛光最好看,估计是当时兽皮的工艺改进了,又加上多次抛光,故战国到汉代玉器的光泽产生有玻璃光之感。
古玉开始时以短中线抛光为主,这在红山古玉皮壳中最明显。宋元明清时期,因为抛光华中半机械化,出现了中线抛光工艺。所以在玉皮壳底子上玉表面就平整得多了,但玉皮壳也就变得薄起来了。现在的新玉使用的是一次性大面积机械抛光,因此没有皮壳可言。
包浆是人的汗物迹留玉表面而形成的,这在开片成型时就开始有了。古人开片成型化费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天天搓摸中,汗水等留在玉的表面,包浆就会变的越来越厚。古玉出土后,收藏者又把玩盘摸搓,玉表又开始留下盘摸时的汗迹,包浆就更厚更润了。
玉皮壳的桔皮纹有两种:一是抛光时所留的痕迹;另一种是自然老化的痕迹。古玉皮壳上,这物两种桔皮纹有时同时存在,有时只有华一种。
古玉入土后,形成生坑皮壳。生坑皮壳的表象是侵蚀痕迹和玉色的老化沁化的过程。侵蚀痕迹有蚀咬坑、沙咬坑、中土咬坑等。特别在酸碱土壤和空气环境里.玉色的变化有整体老化和部分玉色变色,这就是所谓的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