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还原》核心结论部分(附阅读说明)
有声书合集 ↑↑点这里↑↑
有声书合集 ↑↑点这里↑↑
如果我们内在的一切感情都能够温和并顺服于理性所认知的客观因果(即:理智),那么诚然——它们对于既定目标的达成方面将不会产生过多的阻滞和侵扰,至少其影响不会凌驾于我们所确信的使命和明白的实证;可是,纵观历史或现实——人间持续不断甚至与日俱增的战乱与背叛……却有诗为证:“憧憬幸福美好、文明进步……面对问题……失去理智、倒行逆施、惯于行恶”——如果我们雄辩的说教,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践,并成功地将信念从非理性的情感手中争取过来,继而在理智和信念之间缔结新的盟约,以对抗情感的惯性依赖,那么理智就会受到束缚,变得奴性十足;
其实我们的一切情感本身,都天性使然地有着向善的强烈欲望,正如理智所确信了的一样。两者的不同在于,情感偏好往往只能聚焦于眼前的事物;理智的目光则更多地着眼未来并贯通整个历史长河。
因此,如果任由急功近利的追求或目标过多地填充甚至挤占了理想信念的空间,理智通常就会成为战败者;但是在那之后,真正理论契合实践继而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会将未来和遥远的事情变成新的现实,那么在这场关乎理想信念的斗争中——最终依然是——理智胜出。
——弗朗西斯·培根《学术的进步》
关于《“道·德·经”还原》结论部分的阅读说明
書,是用来讀的——这份作品之所以呈现为:楚简复制品 帛卷释文 纸卷译文的设计形态——只是为了我们的读者能够更好地读懂2300余年前那位“作者”的一篇文章——五千言“道德经”真正的核心篇章或者说“源头”。
在经历了深入的“探源”工作之后,我们已经不再适宜依照学术传统称其为“郭店楚简·老子甲”,而更应称其为“無名人”的《无名文》,抑或依照其在文章开篇立论处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而将其命名为《三絶智論》。
无论我们如何称呼它,都不改变那份1993年发掘于湖北·荆门的出土文献——39根竹简所载1073字——所呈现:中华文明·先秦时期,某位惊才绝艳的求索者所完成“这份作品”的——真实性、完整性甚至高度的思想进步性、理论完备性、逻辑严谨性、社会实用性……的——事实!
那么,基于这一事实——让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有志于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所有人——真正读懂那篇文,便是我们眼前——这卷书的唯一目的!
因为,其实那只是一份关于“文明生活观”或者说关于“如何尽享幸福”的思想理论构建和生命经验分享——为了孩子们……
第一部分——楚简复制品——卷轴中心
除文献原物的第26根竹简缺损约15枚文字外,这篇古文整体保存完好。
全篇以两枚蝌蚪形“♪”符号分作前后两个部分,并分别侧重立论與论证及实践指引。
“♪”与另外17处[1]墨丁“■”符号又共同将全篇分作19个论述段落。而此外,还存有12处更为细致的间隔符号“-”。三种类型“标点符号”的效用只在于——标明“论证格局”分清“逻辑结构”。
同时,存有17处字符右下角附有“=”符号的书写形态,其效用为该字符重复生效一次,甚至其表意逻辑似有——反复生效直至丰富……绵延之韵味。
第二部分——重新隶定的释文——卷轴本身
帛卷内侧所载《无名文》竖版(自上而下·从右向左)39列1100余字,与39根竹简及其文字、符号基本一一对应。
其中,第26列15个变色字体,系依据关联文献推定的“修复内容”;
其中,全文17组变色加粗字体,系对“=”符号的翻译处理;其中“所”、“誓”二字并不适合作“叠字”处理(故,增加了“…”以示提醒),而“萬”字则在两可之间(其实“大”、“瀧”、“遠”、“地”、“天”、“道”等六处亦然,甚至——对其不作“叠字”处理,而皆以“…”标注,或许才是更优的选择);
其中,三处“彳人亍”字符和一处“爿首”字符,因中文字库内暂无适宜对标的文字,故暂以图片形式呈现;
标点符号方面,“■”、“♪”基本保持原貌,一处“□”其功效存疑待证,而“-”统一换做句号“。”此外,阅读习惯所需的“顿挫”或称“句读建议”仅以“空格”呈现。此外——先“天地”生、字之曰“道”、是谓“不道”——三处,为便于读者理解,译者人为添加了三组“双引号”。
此外,约130余处黑色加粗字体,系深入研读理解时需要反复斟酌推敲的关键词字,例如:第21根简的“可”,竹简中刻意写作左右镜像字形;例如:全文28处代词“其”中8处写作专指性的“兀”而非泛指性的“元”;例如:全文“樸”字的5种书写构形中,除了附加“木”或“人”或“有”变动意符之外,固定意符“正臣”之上“加点儿数量”的逻辑意图也是精心安排的。再至于“不”与“不”、“可”与“可”、“美”与“美”、“始”与“始”、 “者”与“者”、“富”与“富”、“本”与“末”、“正”与“定”、“守”与“狩”、“孰”与“笃”的明显不同;乃至“信”与“使”、“谷”与“欲”的完全相同,及“呼”与“乎”或“呵”的细微差异;甚至“爲”与“为”、“無”与“无”、“舆”和“与”、的同与不同……都将需要更丰富的阅读和经验之后,方能从心所欲加以认知、理解和感受,故本品不再逐一说明。
而关于“简繁同书”的问题,2300年前的那位“作者”就已经在运用了,且中文系统本就大规模并存的“简体字”、“繁体字”或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世界,例如:“爲无为”中“得一之爲”而非“胡作非为”的表意需求,以及“名與身”的密切一体,而非“小浴之与江海”间相对独立的逻辑意蕴,甚至“无(0)有一于無(1)间”、“绝爲(心上之为)弃惑”、“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爲(自主之为)”的辩证统一思想等。
第三部分——白话阐发的译文——卷轴之间
纸卷正反所载《三绝智論》横版19节(释文一千余字,译文五千余言),变色字体为曾经那位“作者”的“原文”(其中,个别黑色加粗标注的字符,须在阅读时高度重视并反复推敲),而黑色字体为《“道·德·经”还原》作者系统性翻译——或者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的现阶段成果。
此外,译文(括号内的话语)多有对古文言辞“缺省语境”的逻辑衔接,或解释性说明。其中,偶有引自包括但不限于《庄子》的言辞或辩题——对于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在结合前后语境“同义反复”或称“重言式”等“德充符原子”的比对阅读中——大约也能够领会它们的含义,故不再细述。
一个重要的“阅读小诀窍”或者说“产品使用建议”:
关于“译文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的问题?请推敲原简古字的笔意布局;
……中间的帛卷释文是联结两者的工具和过渡……
关于“古字为什么会这样构形”的问题?请琢磨白话译文的遣词逻辑。
其实,这篇文章的翻译者认为:
在能够“知其言,得其意”的基础上,“不翻译,才是真正最好的翻译”,也就是说:读懂原简,才是最好的选择——它值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综上,期待这份作品能——帮助每一个最可珍贵的你——读懂“人间世”。
最后,请允许我邀请亲爱的读者一起——
玩儿一个我们目前——略有些“不愿置信”的字谜游戏:
“绝为能言以化於事若者之不能亦犹难以弗狩亦有强法致其亡足是不取知我含固益笃以之也”
——这39个字,是否刻意为之?若是,又指向了怎样的历史?
或许,真正的阅读——才刚刚开始……
我们继续~
联合出品人:無名人·战国
……
張無謀·中国
……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三絕智論(第三版)
第一节
绝智,弃弊——民利百伾。■
穷尽智慧,放弃偏弊——人民的发明创造,自然极大丰富。
第二节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無尽科技,舍弃名利——社会人的恶劣行径,亦能收敛消泯。
第三节
绝爲,弃惑——民复季子。■
极尽思辨,摒弃迷惑——自然人的文明天性,终将返“樸”归真。
第四节
三言,以为信?不足——或命之,或呼属(“终日呼”)。■
仅以这三句话,作为“文明宗旨”?是不够的——还须实践领域中自上而下权力意志的安全统合,或自下而上生命呼唤的文明共振(它们虽然可以各自为战,却终究需要携手同行)。
第五节
见素,保樸,少私,寡欲。■
真实纪录文明历程,并持续将阶段性成果传承天下。同时,理性地满足一己之私的生存所须,秩序化地安排对一切存在的好奇探索(这就是幸福的道路)。
立论环节完成……论证环节开启
第六节
江海——所以为百浴王者,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百浴王。
江海——之所以是“百浴之王”,只因为他们能够以“学习者”的状态汲取并消化一切智慧涓流,所以能够成就自身作为“文明王者”的内在素养。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才民上也,以言下之。
善于聆听,善于言说,任事而能成的“圣人”——之所以被尊为“先生”,也只是因为他们——在文明求索的道路上:认知开拓在前,生存消费在后;所以,其智識、经验的某些方面或将远在普罗大众之上,且必然以文明言说的方式——分享给世间万民。
其才民上也,民弗厚也;其才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进而弗謎!
因其持续丰沛的才学总是精深而浅白的,所以人民对他们的尊重无可厚非;其不断改良的知识总是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所以人们也将不再相互诋毁,不再去加害文明的引领者们——于是,天下终将脱离蒙昧,共创发展进步的幸福人间!
以兀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曾经有位“作者”——反求诸己、与世无争……所以,在他所生活的时空,也曾达成摒弃吵嚷、止息纷争、共创未来的文明盛况(“天下辩者相与为乐”)。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
(以他的生命经验而言:)世间一切苦难,惟人自召:过度化的欲望之罪;非理性的占有之咎;不学习·不知道的无知之祸(这便是“平庸之恶”的源头,也正是“极端之恶”的土壤)。
知足之爲,为足——此恒足矣。
(相反:)合理地追求与其生存空间和认知阶段相适应的生活目标——那么,其实践过程本身,便是真正的满足——而这样合乎文明趋势的生命状态……也将成就永恒的幸福。
以彳人亍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在以我们所获得的经验、学识,辅佐各层级文明视域管理者的历程中,不必以——竞争性、排他性、强制性、武力甚至军事手段——称雄于天下为目标。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廢,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兀事——好!
而真正的善,应是世间所共有的各阶段文明进步之达成,且不以“占有”为强——明辨而不混淆,进步而不骄傲,共识而不分裂——这便是文化的目标导向,也正是曾经那位“作者”和他的时代——奠定中华文明“轴心底蕴”之关键!
長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漫长历史中曾经的“文明引领者”们,必然不是沉溺、止步于“玄妙通达”的虚谈者,但万世将来的人们……显然会无法认识我们完整的实干历程。所以,作者谨以诗歌的形式——抽象性地概述其生平:
夜呵(“有无之相生也”),若冬涉川→
生命初始,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包裹在未知的夜色之中,却不得不亲身探险,仿若冬日踏过万里冰河……
犹呵,兀若畏四邻→敢呵,兀若客→釋呵,兀若诚→生呵,兀若樸→
而曾经的“作者”在经历了属于他自己的苦难之后——起初变得犹疑静默,似乎在畏惧着曾经同行的伙伴。继而变得敢怒敢言,仿若成了游刃他乡的旅人。继而变得喋喋不休,试图对世间一切存在作出自己“成乎心·确乎信”乃至大白于萬物的注释和说明。继而变得幸福逍遥,力图将自己所继承并重构的一切文明成果尽数托付——甚至化成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
死呵(“先后之相随也”),元若濁——
生命回归,我们任何人锤炼一生的文明书写,在汇入举世共创的文明系统时,或将不免于被肢解、混淆、讹传,甚至面目全非……(“道术将为天下裂”)
竺能浊以肅者,将徐清;孰能死以运者,将徐生。
若有谁能够从“历史”的乱流中再次整肃出这些言辞本来的逻辑秩序,那么真正的历史亦将恢复清明;而这份“智慧火种”的复现,也终将让文明重获新生。
保此彳人亍者,不欲尚呈,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聖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违。
那么,未来能够重拾这份“学以致用”的文明遗产的人啊:请不要试图让它成为高高在上的“法版”,而妄图那样做的人必将遭遇失败,并因此而远离真理。所以,圣人不求“成法”便无所谓失败,不拘“教条”亦无所谓违逆。
临事之纪,誓终如始,此无败事矣。
相反——永远在路上——学习的生命和进步的文明在面对一切事情时,直须始终践行此前所确信的基础理念(发展智慧、科技、思辨……联结、记录、分享……探索、发现和改良一切)。如此,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不会有“失败”这回事儿。
聖人——谷不谷,不贵难得之货;學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聖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例如:圣人——生产和发明传统领域中闻所未闻的新产品,且不以奇货可居,但求惠施天下;学习和钻研人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并未能够作出合理解释的生命经验与科学知识。所以,真正的圣人——能够帮助世间万物·天下万民成就她们天性自然的本真模样,而不再会去施加——任何刻意的剪裁或雕琢。
彳人亍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爲,为而欲作。将真之以无名之樸。夫亦将知,知足以肅,万物将自定。■
一切“术业专攻”的本质,始终都是顺任“自·然”(或称:“中·和”)。各层级生活视域的管理者只要能够守护这样平衡的秩序——那么世间万物·天下万民将自然反思一切存在的价值,继而确信文明前行的方向。智慧生命终将各自无言地构筑着属于它们自身的文明进化。而当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知道这一切,并从中整肃起更趋秩序化的理性世界时,万事万物也将达成更趋文明的——新的平衡。
第七节
爲,无为。事,无事。本,无末。大,小之。多𢗠,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基于前述理念)有序作为,而不妄动;实干兴邦,而不滋事;务本谋始,而不逐末。面对重大课题,就将其分解为细致的模块和步骤,分别构建并系统性整合;反之,若不能处理好生活中的具体事项,日积月累……磨难自然越堆越难。所以,圣人也只不过是在点滴之间——执道应物、终日惕励……故能天下无难。
第八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兀不善已。
世间所有存在——若都能够知晓文明先行者们所确信的“美”对于我们也将是能够验真的“美”,那么逆反文明趋势的“恶”便会自然收敛而非泛滥成灾;若都能知道合于天下至诚的“善”,那么曾经那位“作者”因故而在“历史”中所埋藏的一切“不善”,也终将得到纠正和治愈。
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浧也,音聖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道理或者说“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例如:)生命是从“父母”的存在,而至“子女”的新的存在;认识是从“无知”的混沌,而至“文明”的新的秩序;长短是从“利弊”的权衡,而至“优势”的新的抉择;高下是从“资源”的聚散,而至“权力”的新的信任;语言是从“象形”的描绘,而至“形声”的新的抽象;“历史”却须从“先人”的书写,而至“后人”的跟随……还原成真实的“新”的历史(这便是“文·明”的“自·然”秩序,而其关键“之”主体——是生命)。
是以:
聖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所以啊:
圣人——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默默耕耘而不妄作,他们的生命姿态本身便成了最好的教材。
万物——亦是如此:把握当下,而不追悔过往(因假设“存在是存在的”,而不再于“语言世界”的范畴之内去追问为什么“存在是存在的”);尽享自然,而不求名垂青史;创造成果,惟愿能普惠世间。
存在——根本不存在“占有”的逻辑,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所谓“失去”。
第九节
道恒无名——樸唯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狩之——万物将自賓。■
(同理于前文所议“术业无伪”之“彳人亍”:)或许“文明真理”永远也无法被精准定名——甚至我们每个人毫不起眼且尚待证伪验真的“生命创见”也会因整个“文明系统”的“惯性排异”而“不敢”予以接纳……但是作为各层级文明视域的管理者——若能更进一步——主动获取和吸纳一切文明伙伴所分享的点滴智慧的话?那么生活中的一切存在,都终将成为我们——文明的同行者。
第十节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在“语言世界”发生之前)万事万物浑然一体,都处于混沌·自然之中;人们尚未认识生命的意义或称“使命”,而自然·秩序就那么存在着。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知止……止,所以不始。
(后来)“言者有言”的人们开始为万物命名,于是“语言世界”便也成了“存在”的一部分,继而又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这便是“语言世界”生发的逻辑起点——至此,我们便也不必再去追索语言的“原初”或“开始”……
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
至于原本柔弱微细且本无名的“道”?于整个文明系统而言,它只好像涓滴泉溪汇聚……而成——万川归海(我们——便都是——文明的源头活水)。
第十一节
有爿首混成,先“天地”生——兑穆——獨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而在“物质宇宙”的维度)一切物质实存及其现象,都是由更细小的物质实存所构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且先于诸如“天地”等一切概念、定义的发生——它们都依照其固有惯性运行、重构并蕴养了生命——或许从本质上说,唯有这极大丰富的“存在是存在的”是可以被确信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则不得不将其“假设”为“言者有言的”文明系统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瀧”,龍曰:“遠”,远曰:“反”……
我们不知道这“本源存在”的名字和特性,所以便创造了(与“爿首”相应)写作“道”的字符来指称它们。继而强行赋予它一些同义反复的定义、概念或称“重言式”例如:“大(恢弘无边)”…“瀧(繁复无极)”…“遠(绵延无尽)”…“反(循环无穷)”。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位一焉。
(再将其类比、嵌入到现实和社会生活中——)“天”时空无穷,“地”资源无尽,“道”联结无极,“王”求索无边。而在任何层级的文明视域中,我们都可以模拟出这四种维度的“文明要素”,且其中“唯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王”才是真正的关键(同时,它又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由这一核心要素——人——学习探索一切“资源”…“时空”…“规则”……的历程本身,便是“语言世界”仿真、拟合“物质宇宙”——“默而識之·言以成之·文以明之·信以新之”——认识的过程,亦即:“自·然”(自,存在是存在的;然,言者有言)或称“中·和”(中,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
第十二节
天地之间,兀犹橐籥與——虚而不明,動而愈出。■
对于我们所生存(“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物质宇宙,曾经那位“作者”将其比喻为“万物之橐”(“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与“文明書冩”的总集——而未知领域尚有无尽丰富的“人·物·言·组合”……随着探索、发现的进程……我们也必将日趋丰富地领略一切精彩。
第十三节
至虚恒也,狩中笃也。
探索未知,是我们永恒的使命;锤炼已知,是我们坚实的道路。
万物方作,据以寡复也。
万物自然乃至一切伴生存在的发展进化,是我们取弃·學習的对象。
天道員芸,各复其根。■
文明创见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归根“还原”至其生命实在——才是关键。
第十四节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霰也,易备也;其機也,易徵也。
(基于确信的使命和路径)营造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自身;在兆始处,谋篇布局;在过程中,整备资源;在关键处,果断抉择。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亂。
(对于我们所想要蕴养的)从零开始,点滴培风;(对于我们所想要摒弃的)惕励政治(正文之治),以免见怪不怪而至天下大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切(无论善恶)强大惯性或辉煌成就,只源于我们生活实践的此刻当下。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真正知道的人,实干而绝无虚言;终日吵嚷的人,则根本不知路在何方。
闭其兑→宝其门→和其光→迥其誓→削其垒→解其纷——是谓玄同。
戒断盲从→确信源头→交融智識→彰显共识→破除壁垒→消解纷争……这,便是天下大同的道路。
故:不可得而新,亦不可得而足;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可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所以(对于殊途同归·道通为一的“文明宗旨”而言)它们或许既不可以被更新,也不可以被完成;既不可以借以牟利,也不可以拿去害人;既不可以用来攀附权贵,也不可以据之而自甘贫贱(其实,若能“言无言”或称“得意而忘言”则可——“无招胜有招”——弃之?亦无妨!)——因为它们终将成为普世共有的宝贵经验(如是……而已)。
第十五节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关于“文明”的理论构建,大抵如此了……万世将来的人儿啊——)请让文明改良的进步风尚长存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以更趋强大的科技和战略力量实现对生存空间的安全守护,自然而然……你们的“文明本身”将普惠天下。
吾可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备→……民多利器而邦玆闻→……人多知而奇物兹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对于前文所议论的一切,大约会有人好奇——)我们怎么会知道?你们又凭什么验证——它们是正确的呢?(放眼历史,瞩望将来——且看人类行至何时才能跳脱出——那兴衰更迭的“历史周期律”吧:)各层级“文明视域”的最高管理者的禁忌越多,那么其所辖人们的创造活力将被压制,而逆反之心则会酝酿;反之,当人民自由迸发文化活力、科技创新与日俱增时,他们所共创家国天下的文明传播则将遍行于世。而唯有各层级生活视域最基本认知教化的水平越高时,人民极大丰富的科技创造和文化进步才会成为现实;再反之,不学习·不知道的人们若只想维持他们在“权力”、“财富”、“名望”……等方面的统治地位而妄图抗拒创新與变革时?那么,社会也将如“贪吃蛇”一般日趋“内卷”……其繁杂的法令、教条、潜规则、亚文化……甚至“反文明”……终将令天下烽烟再起……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爲,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所以——总结成圣人格言:我极大丰富地學習知道,朋友们自然安定富足;(在此基础上)我尽量避免去干预或控制,伙伴们便自发地抉择并创造;我喜欢合乎文明趋势的——能够最大程度上(归根曰:静)追本溯源、凝聚共识的前行方向,人们将自然走上生命可喜、正大光明的幸福道路;(在此基础上)我尽情去探索发现、生产创造一切新奇的可能……而人民便会帮助我们将所有的阶段性成果(“德充符”)——运用、验证、发展、改良、传承下去……
♪《三絕智論》前篇——理论构建完成
……社会实践指引继续……
第十六节
含德之厚者,斥于赤子——蠹萬万蛇弗伤,攫贼欲狩弗用,骨溺根柔而握固。
那些沉溺于旧的“道德”或称“认知惯性”中的人们,会以“规训与惩罚”的方式“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乃至重新觉醒之后的“文明赤子”,其一切所作所为——却仿佛——亿万蛊虫毒蛇噬咬,终究无法伤及“孩子们”本真之神魂;世俗中那些以“贵·富·骄”为目标而拼命攫取“个人财富”,甚至妄图将一切自然资源据为己有的“成功者”……他们也根本不屑于采信和任用“文明赤子”梦想之火种……于是“孩子们”终将在“文明百浴”的浸润滋养中逍遥徜徉……持续培育起自己根深蒂固的文明巨树……不断磨砺好我们游刃世间的干将·莫邪(“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未知此彼,之合物名,精之至也;(“或呼属”)终日呼而不忧,和之至也。
人间世,本无所谓“彼·此”、“主·客”,一切存在主体及其“能指·所指”或称“心·物”本就浑然一体,这就是“存·在”或称“精·神”的极致了;在文明求索历程中“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而幸福无忧,这就是“語·言”或称“文·明”亦即“中·和”的道路了。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藏则老——是谓“不道”。■
文明进步——这就是“恒常”或称“确定性”的总体趋势;而普及“中和”的精神與宗旨——这也是“文明”或称“进步性”的理想信念;且唯有能让人们尽享“幸福生活與學習知道”的逻辑和理论——才应当被确立为“祥瑞”;继而,在“成乎心·确乎信”的基础上运用“语言世界”驱动和改良“物质宇宙”——这便是浩然有力之罡风!不必恐惧甚至逃避前进路上扑面而来的一切砥砺琢磨,我们自身乃至所创造的一切文明工具将因此而日趋纯熟、精准、笃定且灵动……这样的过程——正是:验真(为目的)·证伪(为方法)·信任(为结果)之道!
第十七节
名與身笃新,身與货笃多,存與亡笃病?
(将前述方法持续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我们的语言世界與生命躯体,将自然经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发展和进化;我们的文明生命與物质世界,也必然会更趋安全、丰富和精彩……那么,意义世界的“生存还是死亡”、“存在还是占有”难道还会令你陷于“小恐惴惴·大恐缦缦”的生存焦虑……而不知自拔么?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过度化的偏私之爱,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心力消耗;而妄图去“占有”的一切“社会资源”或试图去“维持”的曾经之“美好”……都终将迎来自然之回归……(所以,想想看吧——要继续以谎言、欺骗、恐惧、焦虑为友,而与“自·然”为敌么?)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所以,唯有不断丰足的理智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因虚妄的占有之心而自取其辱;而懂得充分契合生命及历史发展阶段并有效匹配内外部环境的积极作为(“行适至是而止”亦即“止于至善”)则将帮助我们——避免以自己惯性固化的陈知陋见而身陷危局。如此,我们的幸福——终将合于文明的长生久视之道。
第十八节
返也者,道動也;溺也者,道之用也。
(当然,社会生活或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也会存在着)看似逆反于文明大道发展和进步趋势的情形,但这也正是我们推动文化改良甚至认知革新的动因所在;(至于在任何时代都将普遍存在的)沉溺于固有认知惯性或迷失于“微眇玄达”而无法自拔的人们……这不也正是我们普及文明教育的——效用之所指么?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意义世界中的一切存在,无不源于——全部——既成现实的文明改良。
第十九节
持而浧之,不不丧已。
(幸福生活與學習知道的生命历程,便只是)持存和发展文明,不断地证伪、证伪……直到“小我”之生命尽头方才止息……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浧室,莫之能狩也。
请不要试图在“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中,以群体运动的方式推进这项事业,因为一切“矫枉过正”的短视举措……既无法长久且不利于未来;至于通过发展甚至聚敛“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路数搞“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背道而驰的惯性若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便只会越离越远……(复归于“绝智弃弊”自然将“民利百伾”……)
贵、富、骄,自遗咎也。
“贵·富·骄”——权力、财富、名望……都不过是一切“社会资源”或称“文明的信用符号”的相对性聚集所呈现的阶段性表征而已,而若这些符号工具的使用者们迷失了——“信,乃人言”、“信?以为!真?”的——文明天性?那么,这些符号便不过是奴役人心甚至贻害子孙的——诅咒(罪與罚)而已!
攻述身退,天之道也。
好了,曾经的那位“作者”作为作者所能够寄托天下的一切……就述说到这里吧——“真正能够由我做主的道路就要走完了呢……接下来,该你们的了……那么,我先走了~你们……要加油哦!”——这就是文明的道路……
♪《三絕智論》后篇——实践总结完毕
我们继续……
張 無 謀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北京·中国再保险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