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几点体会【随笔】
与孩子相处
丁丁小学时是很好相处的孩子,非常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时光。虽然也有不少让人抓狂的时候,但狂躁瞬间即逝,为人之父母的愉悦永远都是主流。
进入初中后,变化相当明显,或许缘于新环境的冲击,自己还停留在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加上青春期孩子确有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于他,于我们做父母的都来了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
现在这场考验基本告一段落,我们的沟通达到了他独立思考后的顺畅,我们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和谐与亲密。回想起过去的两年,有如下一些思考:
1.无论“棍棍棒棒出好人”有多少个体可以证明,都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初中后,丁爸打过一次,没想到威慑力降到零,甚至负数。很多家长不再打孩子是因为打不过孩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敢于挑战父权母权,敢于跟你对骂。就算和好,木已成舟,彼此的伤害已经造成。
2.父母要不断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各项特征。比如青春期孩子大脑发育快,但情绪控制力方面远远没跟上。知晓了这一点,对于孩子们的顶撞和冒犯,不可上纲上线地看做他们不尊重父母。当然,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是必要的。
或许有人说,我们那个年代很多父母都是文盲,哪有学什么呢?问题恰恰就在我们不是文盲,但又没有达到很好地教育孩子的水平,加上城里空间逼仄,孩子每天就是学校(培训班)、家里两点一线,不断膨胀的情绪无发泄渠道。
3.父母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进行实践。一般时候都是因为父母太较真,没有控制住情绪,甚至与所学背道而行。前两个月重读《论语》,有一句给我感触很大: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意思是说:道理懂了,脾气一来,却任着性子,不照着做,这样的人得意或失意都会忘形。
从那天起,每当我欲生气的时候,眼前就浮现这句话,接着就平静了。
父母平静,如果孩子错了,过后他会内疚,这种内在的自省比父母纠正有效很多。我们以前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纠正得太快,导致他很反感。尤其是我家爸爸,好为人师,还经常说他小时候就是被妈妈念叨来的。这里有一个前提,自己被这样念叨纠正,结果很好。如果真的很好,难道不可以更好吗?
4.孩子不愿意听你唠叨,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从2018年10月16日开始我用家书与他沟通,每天一封,到今天已经是第329封了。起初是发泄怒火,后来慢慢变成了心灵的沟通。有一次丁丁莫名其妙赌气,我说不写了,他气冲冲地问:为什么不写家书了?原来孩子们是很希望和我们交流的。所以我窃喜。
5.父母之间总体上得和谐。有一段时间丁爸跟丁丁冲突较大,还相互对骂。我在很多封家书里毫无保留地夸赞丁爸,瞎吹也在所不辞,必须树立父亲的形象。可能是我很多时候也是一条虫,搞不定的事情多,必须丁爸出马才行哈哈~
先说以上几点吧。
父母之间的相处
A和B是夫妻,都是我们的朋友。B说A在家说话总是教训人。那天回家后我特意关注了我们家的谈话,发现我家肖先森在这一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经常陈述理由后来几句总结,抽象到一定的层次。比如我说不喜欢吃某个菜,他一筷子夹了自己吃,绝对不会忘记来一句:我适应能力强,不像你们,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一听我就比较窝火,还有挑剔的没见着吗?我算比较不讲究的了,像我这种喜欢吃食堂的人能挑剔到哪里去对不对?
当然我自己也很容易犯说教的毛病,比如丁丁问个问题,我指导一下,末了也经常会说:所以要如何如何做……这样孩子就不高兴了。
对方说话让人不舒服的时候怎么办呢?同样不能较真,要分个对错肯定得吵下去。但绝对可以沟通,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然后提出:你可以只陈述事实不做评价吗?
另一方面,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有龃龉,更何况是两个陌生人组成家庭?哪有那么完美,像开车,时刻沟通矫正,相信能够平稳前进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