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疏肝破气:青皮
青皮与陈皮同为橘的果皮,幼果皮为青皮,成熟果皮为橘皮。如枳实与枳壳一样,都是果实青时作用峻猛,成熟后药力缓和。常生用或醋炒。
一、功效应用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能疏肝破气,散结消滞。其特点破气力强,善开肝气郁结。
常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草经图》:“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珍珠囊》:“破坚癖,散滞气,治左胁肝经积气。”
《本草纲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本草备要》:“疏肝泻肺,破滞削坚,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积,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二、配伍应用
1.用于肝气瘀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及疝气疼痛等证。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能疏肝胆,破气滞,性较峻烈。治胁肋疼痛,常配伍柴胡、郁金等疏肝止痛之药。
若治乳痈胀痛或结块,常配伍柴胡、香附、青橘叶等疏肝散结药。
若治乳痈肿痛,常配伍瓜蒌、金银花、蒲公英、甘草等疏肝清热解毒之药。
若治寒疝腹痛,可常配伍乌药、小茴香、木香等散寒理气止痛药,即天台乌药散。
2.用于食积不化。青皮消积散滞之力较强。治食积气滞、胃脘痞闷胀痛,常配伍山楂、麦芽、神曲等消导药,即青皮丸。
若治气滞水停证,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或胃脘疼痛,小便不利,常配伍白术,共凑行气消痞之功,即枳术汤。
若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及久疟癖块等证,常配伍三棱、莪术、郁金等破气散结之药。
施今墨临证处方,还常青皮、陈皮炭并用,其作用有三:一是去其辛烈伤气之弊;二是保护胃、肠黏膜;三是止血、制酸。施老经验,值得学习。
青皮与陈皮配伍,青皮入肝胆,行气于左,橘皮入脾肺,理气于右,左升右降,升降调和,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调中利膈之功。凡肝气为病,累及脾胃,症见肝胃不和,胁肋疼痛,胃脘胀痛等均可应用。
三、用法用量
青皮常入煎剂,也可做丸散。因其开破力大,故不易大剂久服,入煎剂一般常用量几克即可。
陈皮和青皮比较而言,陈皮辛散生浮,偏理脾肺气分,长于行气健胃,燥湿化痰;青皮苦辛酸烈,沉降下行,偏于疏肝胆气分,兼能消积化滞。二药一老一嫩、一高一低、一缓一猛,功效与应用差异明显。
《汤液本草》:“青皮小而未成熟,成熟而大者橘也,色红故名红皮,日久者佳,故名陈皮。如枳实、枳壳一种,实小而青未穰,壳大而黄紫色已穰。故壳高而治胸膈,实低而治心下,与陈皮治高、青皮之下同意。”
汪昂言:“陈皮升浮,入脾肺治高;青皮沉降,入肝胆治低。橘之青而未黄者(为青皮)。”
四、应用注意
青皮性烈耗气,故气虚体弱者当慎用。
李东垣言:“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
汪昂言:“有汗及气虚人禁用。”
——中医实战笔记:21.1.21二稿
#中医实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