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评天下:“越穷越生,只生不养”现象
社会事件:在苏州园区车坊镇上,有一个拾荒者名叫刘向营,每个月拾荒挣1800块左右,全家日常开支勉强维持,但前前后后居然生了10个孩子。刘向营租的房子本是原先居民自建用来储藏东西用的,共两间,加起来约20平米,每月租金500元。室内除了一张床、一盏电灯和一台已经无法使用的煤气灶外,再无他物。由于孩子多,两间屋子住不下,刘向营在屋后的田头空地搭起了一座约20平米的草棚。草棚内昏暗潮湿,有两张床,对角摆放,门口放着一只老虎灶。老虎灶周围堆着一米多高的垃圾,垃圾都是刘向营四处拾荒捡来的。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直到他的第七个孩子由于父母无暇照看,在家附近的水塘边玩耍时不幸落水溺死,他们一家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记者问他:“为什么那么穷,还要生那么多孩子?”拾荒者说:“就是因为穷,所以才要生。十几个孩子,只要其中一个孩子有出息,全家就能脱离苦海了”。目前的现状是,因为家里太穷,也没法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所以孩子们每天都只会随处乱跑,对于他们的未来,似乎完全看不到希望。
鲁迅评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便辗转,没人管他,因为无论如何,数目和材料的资格,总还存在、即使偶尔送进学堂,然而社会和家庭的习惯,尊长和伴侣的脾气,却多与教育反背,仍然使他与新时代不合。大了以后,幸而生存,也不过'仍旧贯如之何’,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 '人’的萌芽”。
(选自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耦合关联:中国人热衷于生儿子,向来认为多子多福,尤其在农村,更是普遍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思想作祟,包括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以及养儿防老等;另一方面则是老无所依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力等客观原因。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国民劣根性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自私”和“虚荣”,自私乃因为家产继承不愿意流入“外人”田,“虚荣”乃因为生得多在中国有面子,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很强,香火(男丁)旺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件“光耀门庭”、“振兴祖宗”的大事,贫、弱家族也会因此而减受外在强权势力的肆意欺压,尤其在法制不完全健全的社会环境下更是如此。
正因为以上多方面的原因,才会出现中国人“越穷越生,只生不养”的悲剧。结合案例来讲,拾荒人刘向营的生活条件仅只刚刚满足温饱,却一口气生下10个孩子,据当事人说,原因一开始大概有三:一、想生男孩,因为前两个是女孩;二、不懂得避孕;三、怀上了没钱打胎。而后面据刘向营坦白:“就是因为穷,所以才要生。十几个孩子,只要其中一个孩子有出息,全家就能脱离苦海了”,他的思想逻辑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鲁迅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 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简而言之,下一代未必有出息,甚至可能不如他的父辈,这是很可悲哀的一点。
那么刘向营这类父亲属于什么样性质的人呢?鲁迅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比喻:“最看不起女人的奥国人华宁该尔 (OttoWeininger)曾把女人分成两大类:一是'母妇’,一是'娼妇’。照这分法,男人便也可以分作'父男’和'嫖男’两类了。但这父男一类,却又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种只会生,不会教,还带点嫖男的气息。第二种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显而易见,刘向营属于“孩子之父”——“只会生,不会教,还带点嫖男的气息”,只“生”不“教”也不“养”,所以导致孩子没“教养”,也没希望。
鲁迅最后的呼吁是:“因为我们中国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后是只要 '人’ 之父”——即不仅会生,还会养,而且能教,使生下来的孩子将来都成为“完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