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行情下的思考

一起成长

价值投资者的聚集地

与其盯着记分牌,不如盯着训练场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上半年小结的时候自嘲上半年炒了个寂寞,如今又过了一个多月,还真希望收益回到寂寞的上半年。

不过虽然回撤大,但是也面对着一大堆的便宜的好公司。只是在当下行情中,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这种极端行情持续下去,很多顶级公司会出现历史性机会。想想反而觉得有点兴奋呢。

如何应对当下极端的行情,简单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无论从A股长期历史看,还是只看近几年,任何题材在炒的时候逻辑都天衣无缝。去年初的科技行情,与现在的科技行情如出一辙,可是到今年上半年,大把前途无量的科技股腰斩。如果你去年热度高的时候进去的,能扛一年解套吗,想必大部分人扛不住。去年的白酒,讲的是全中国最好的生意模式,价值投资不买白酒股就是没有入门的菜鸟。我其实也非常认可,无论是张坤还是李岳,讲的内容我都奉为经典,可是投资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行业空间决定的,也不仅仅是生意模式决定的,若如此,就不存在多样化的市场和周期性的轮回了。

去年到今年,我持仓收益最高的,反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品种,比如玻璃,看起来这些行业并非好行业,甚至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其实除了玻璃之外,还有很多周期行业带来了巨额的回报,这些不入流的行业的回报可一点不比好行业差。可见,只要业绩好,股价一般都会好。业绩简直就是A股唯一标准。

还发现很多去年收到追捧但今年暴跌的好公司,都是业绩增速低于预期。只有业绩持续强势的公司估值和股价才能持久坚挺。说到底,A股都是看业绩。即便是生意模式最好的白酒,我相信只要有一两个季度行业整体业绩负增长,股价也会跌得很惨,没多少人在行业业绩惨淡的时候还能赚到钱。

所以说如果能在市场中把握一些行业或者公司的景气节奏,应该是可以取得超额收益的。毕竟A股还是散户市场,即便大部分机构也不过是拿着散户的钱追涨杀跌的大散户而已。所以市场大起大落的很夸张,不加以利用,直接穿越可能会比较痛苦。

事实上,我了解的有两种人,收益都可以做到很好。一种是严格遵循巴菲特思想,长期持有好生意好公司,除非出现夸张的估值才卖掉,否则一直持有,长期下来由于企业经营的复利带来巨额回报。还有一种是涉猎较广,了解很多行业的供需关系和周期特点,不拘一格,基于对中短期业绩的判断提前布局,逻辑兑现立马布局下一个。

这两种高手都同样值得学习,我自己想了想,现阶段可能会走第二种。一是因为希望自己能继续拓展能力圈,不仅是投资上,商业上,也能多接触一些行业,多接触一些市场,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提高对新事物的认识,丰富自己的阅历经验和智慧,如果自己死守一个长期确定性较高的东西守到财务自由,但是除开这个东西啥也不懂,我是不太愿意的。二是我见过的民间高手,很多年复合收益50%以上的,都是第二种。三是因为A股大大起大落下坐电梯会非常痛苦,而我不太想再经历这些痛苦。

但是追求业绩,又不能变成季报投资者,在季报超预期大涨时候追进去,在季报不及预期大跌时候卖出来,这样操作的话那和那些平庸的机构有什么区别啊。追求业绩起码是中期逻辑,在季度业绩不好或者其它负面逻辑展开的时候进去,在估值大幅超过你预期的长期复合增长率退出。所以业绩是逻辑分析的结果,而不是买入卖出的起因。

之前的文章已经写过,我总体的持仓组合策略是正合奇胜,其中正合分两个队伍,一个是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组合,一个是不那么完美但是业绩增长逻辑确定的行业或公司。奇胜主要是高赔率组合。可能是超跌反转的冷门股,也可能是热门股。

具体到当下,到底是守着自己那几只看着市值持续下跌还是加入新能源队伍搏一搏?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投资体系去判断。对于热炒的新能源、科技,我本身并不抗拒,只要前景非常好,账算得过来,还是不介意分散持有的。例如有些新能源高科技设备,壁垒很高,增长确定新非常强,又只有五六十倍估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比如我持有一成左右的储能和风电,不是很懂,分散持有,严格止损。

但是当前我的正合持仓还是比较分散,在比较差的行情下,分散持仓必输,所以下一步会根据不同公司的跌幅情况提高仓位集中度,会不停地同类公司两两PK,逼迫自己二选一,使仓位集中到主要的几只上面,其余都作为分散组合。

此外,在这种极端的市场中,积极寻找被错杀的好公司。如果大家有心仪的目标,不妨说一声,一起看看。

对读者唯一的请求:点击右下角“在看”。
【重要说明】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分享,很可能充满主观性甚至偏见,仅作交流,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独立思考,自行承担风险。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