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GP-510来抒写“洒满夜空的诗篇”
人称肖邦是“钢琴诗人”,他创作的多首夜曲作品更被誉为是“洒满夜空的诗篇”,是钢琴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演奏肖邦的夜曲,同样对钢琴和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音色的纯美,均衡,光泽,颗粒感......弹奏的细微节奏伸缩,歌唱性,乐感的表达,音乐形象与气质......我就有点儿好奇,肖邦夜曲在GP510上面弹奏,会是什么效果呢?
音色选Mellow Vienna Grand(柔和 维也纳三角钢琴),实际上是著名的奥地利贝森多夫钢琴啦,换了个说法而已,呵呵。演奏环境设为Opera Hall(悉尼歌剧院),发现效果不错:它的低音区确实是很有分量,体量巨大,浓郁不显浑浊,下潜深又没有触底感,为什么呢?
贝森多夫著名的帝王290大三角钢琴,是97个琴键,其中低音区多出的5个白键被涂成黑色,非常特别。注意,人家不是玩花样,搞花架子工程来忽悠人,而是有实际作用的:额外增加的低音琴弦与每一次触键产生共鸣,巨大的音板支撑住任何音频的共振。哪怕几乎所有钢琴曲都没有使用到这些音符,但是只要一踩制音踏板(Damper Pedal),这些琴弦就发出深沉且多样的琴弦共鸣音,哪怕不踩制音踏板,也不能完全阻止它们共振发出各种微弱的声音,掺和到正常击键发音的音符里面去。这也造就了贝森多夫大三角钢琴那极富魅力的声音:声音含蓄,但极具底蕴,内功深厚,低音区清晰圆润,但不失浑厚。其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被业界誉为“维也纳之声”。
至于贝森多夫97键290帝王三角钢琴的本尊,我本人当年在广州友谊剧院的舞台上弹过,对其低音区的效果和整体音色的共鸣感印象深刻。在GP-510上,我也是相当喜欢这个音色,仿佛又找到了这种感觉:它的共鸣感在三大三角钢琴音色里面是最明显的,仿佛整台琴到处都是共鸣腔。低音区用点儿力弹奏,琴键上的手指会被震得发麻,这种低音听起来很宽松,很自然,不像是扭EQ旋钮把低音调出来的生硬刻意,也不像拿着什么东西往下挖刮到底板的发扁质感。低音区听起来就像是超粗超长的琴弦,被琴槌激发,产生闷雷般的轰鸣,同时又被琴的框架死死地绷住,充满张力,体积感和能量感。中音区和高音区也相当出色,有足够的光泽度和明亮度,也充满丰富的泛音共鸣感,并未与低音区的音色有所割裂。
我选取了这首也许不是知名度特别高的升C小调夜曲(遗稿)来现场弹奏,只听音色就好......
无损Wav音频文件提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gbskb0uEgRERYE4FL-HlQ
提取码:69nf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我的乐评:
乐曲开头:6. 5 4. 3 /#2 3 - - /6. 5 4. 3 /#23 - - /......这串悠远如歌,柔和深沉的和弦在我看来,像是已是深夜,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撞击着我的心灵,勾起了我的思绪。乐曲第一段缓慢,但是有动感,像是缓缓流动的蜂蜜一般醉人心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多变的左手分解和弦营造出变幻莫测的迷离夜色,右手的主旋律气息悠长,音符如水珠般清澈透明,略带忧伤的色彩,装饰音和长颤音处理得非常自然,一点也没有炫技或卖弄的意思,那句从高音区往下奔流的小调音阶犹如清爽的夜风拂过,结尾处又忽地归于平静,来无影,去无踪,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下面一段像沉醉在梦中一般,或回忆往事,或思念远方的爱人,右手的三连音更有几分慵懒随意的情调。六度的双音优美如歌,让人恍如进入了甜蜜的梦境,梦到最深处,中低音区冒出了一大段跳跃的短琶音,使乐曲有了些许的紧张感,紧张着紧张着,忽然,一串深沉缓慢的长琶音像是长叹了一口气,把这些紧张都“吹走”了,思绪又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中去。
就在仿佛没有回过神来时,主题又出现了,但是忧伤的色彩似乎淡了些,旋律更从容,更甜蜜,如同历练过风雨的心灵,更加纯净,更加虔诚,更加安详,更加自信。结尾段那四句右手快速的上下行音阶不会给人翻江倒海的感觉,反而像融入醉人花香的拂面夜风,沁人心脾。乐曲最后在一个“离调”的上行琶音中渐行渐远地结束,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一个人静静地聆听或演奏这首夜曲时,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思绪游离在四周的空间里,发散和弥漫,缓缓地上下飘荡。非得等乐曲结束,我才能重新找回我自己似的。
乐曲仿佛是带有一些忧郁,忧伤的气质,但它太美了,也没有颓废,厌世的情绪。如同一篇“形散神不散”的优美散文诗,充分再现了肖邦那细腻唯美的浪漫情怀和灵动多姿的艺术神韵。更难得的是,它完全不带斧凿刀工的匠气,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虽由人造,宛如天开”,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能让人沉醉其中,不尽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