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自根

所谓"自本自根"即是无条件性,道是一切事物的条件(为"万物之所系""一化之所待"《大宗师》),却不依靠任何其他的条件。一切存在皆依存于道,道却不依存于任何别的存在。道是无需任何条件而独存的绝对实体。"

语出自《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

详细释义

道"在天地之前,自古以来就是独立自存的。它产生了天地,使鬼神、上帝显示作用,它无始无终、无过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确实可以体会得到,但又是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 被具体接受。"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知北游》)。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认识来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知觉去体会它的存在。

庄子的道论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老子的哲学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创生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运动的规律。“道”既超越于万物之上,又内在于万物之中。庄子与老子一样,也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即“道”在天地之前,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可以体会到,但又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它的存在。这是他们的相同点。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相互竞争,争辩不休。因此,他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知?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加矣。”只有把世界看成没有物质的,才可以说是对世界最完善的认识。他还说,其次的认识就是认为有物,但还没有区别;又其次的认识是认为有区别,但还不分是非;而那种斤斤计较于分清是非的认识,是最下等的认识了,是“道”的亏损。在这一点,庄子对于“道”的看法就与老子有了区别。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在庄子这里,“道”则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了。
庄子从他的相对主义出发,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保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老子“有生于无”的说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彻底。他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推不出一个开始的,因为开始总是没有一个开始的阶段,因此,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总而言之,在庄子看来,关于世界存在的问题,根本是个不可知的问题。这点与老子不同。
庄子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来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我们知道,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与有限的辩证统一。作为整个宇宙来讲,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是无限的,而作为每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讲,在时间上又都是有始有终,这是有限的。庄子既然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就不能认识每个具体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具体过程。因此,他就从世界在时间上的无限性,否定了每个具体事物在一定阶段,即有限时间内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以上就是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与老子道论的异同。
(0)

相关推荐

  • 老子的“天命观”是什么?

    此篇承接(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王弼注:"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 ...

  • 老子与柏拉图被誉为世界精神孕育者,那么谁是参透宇宙的圣哲?

    "轴心时代"的辉煌和"欧洲中心论"的偏见 大约在公元前 600-公元前 300 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希腊.古印度等几大文明古国,在这一时期 ...

  • 道经第23,曲则金,枉则定

    23.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声(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mù)能与之争.古之所胃"曲全者 ...

  • 的的

    ​老子的水 庄子的树 鬼谷的门 中华大地 历史长河 众多大师 智慧启发 一代一代 最具代表: 老庄鬼谷 智慧经受 岁月考验 博大精深 一般的人 很难理解 偏爱的意象,这一线索 我们或许能,一窥堂奥 一 ...